(国网壶关县供电公司 山西壶关 047300)
摘要:配电线路是进行电能分配和使用的关键环节,加强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力度对于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对配电线路进行运维检修的必要性,之后分析了配电线路运检的常用方法,最后对这些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配电架空线路;运维;有效策略
1 引言
平稳运行的电力系统是保障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关键因素,所以电力企业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构成,必须确保配电线路能够平稳运行。但是在现实情况中,配电线路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比如人为损伤、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设备的老化现象等。所以对于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分析非常重要。
2 配电线路运检
配电线路的特征为点多面广,运行维护的复杂度较高,配电设施也较多,提高配电运检的效率和质量较为关键。配电线路主要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对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配电线路,在运检方式和管理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而言,电缆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比架空线路高,但由于电缆线路的对地电容较大,故在运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如常见的电缆头烧毁。此外,由于电缆线路一般是埋在地下,在城市建设中可能会出现挖断电缆线路的情况,故对配电线路进行运检具有重要的意义。
3 配电架空线路故障原因
3.1 在施工设计方面的问题分析
因为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基数大,地形、气候等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在配电线路的设计上较为复杂,继而使配电站的设置位置较多。除了电力运输方面的设计,国家在发展阶段也会设计其他的资源输送,其他资源输送阶段将会对电力配电线路造成相应的影响。例如在配电线路设计层次上,可能会由于设计人员的设计深度以及考虑方面存在弊端,导致施工技术手段存在不合理。除此之外,对于配电线路塔杆结构的分布不佳,也会导致配电线路的运维问题对配电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长期以来,在配电线路设计阶段产生的故障类型,包括短路故障、断路故障、超负荷故障等。
3.2 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
暴雨、台风和泥石流等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往往会造成一些较严重的线路故障。出现故障后,检修人员不容易寻找到有关故障区域,在雨水、冰雪覆盖的地区,即使找到了故障区域,工作人员维护电力线路也十分吃力。如果没有快速确定故障范围,不仅无法尽快恢复供电,还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问题。例如,塌方严重的区域,如果没有及时找到故障原因,维修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此外,雷电对线路也有着严重的危害。在雷电多发区,输电线路更易发生跳闸,复杂的地理形态特征更影响了这部分区域的电网可靠性。
3.3 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电力系统的容量与日剧增,配电线路的输送压力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电力超负荷运输缩减了电气设备的使用期限。所以在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监测,及时更换老旧的电气设备,保证电气设备能够承载较大的电力运输压力。但是在实际的运维管理中配电设备老化现象仍然存在。
4 配电架空线路问题的解决策略分析
4.1 积极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在配电线路上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这些材料和技术对于配电线路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电力工作者的电力维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在配电线路的运维检查工作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智能检测设备,完成对配电线路设备的实施检测以及数据提取。比如,可以运用最为先进的全球定位技术即北斗导航技术或GPS导航技术。该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位置,并监控配电线路每一根塔杆与配电网的具体方位。采用先进的智能监测设备及配网自动化,能够提高配电线路检测的工作效率,迅速隔离故障。除此之外,大力推行新技术设备,并依据该区域的电力输送情况,安装先进的自动检测设备。总之,依据智能电网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范围,加快电力故障的维修速度。
4.2 人力巡查和研发状态巡视系统
人力巡查是目前巡视输电线路安全状况最有效的方式。目前,维护输电线路系统的研发进展并不明显,而使用人力检测输电线路并判断输电线路的安全状况,有着较为直观的优势,还可以分阶段进行评估巡查。所以,各企业和单位在大力研发输电线路检测系统的同时也应当重视人力巡查。当然,人力巡查也有许多缺点需要解决。例如,人眼和望远镜存在不小的误差,可能无法准确及时地发现输电线路中的细微问题和预测线路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输电线路铁塔的高度问题,运维人员也可能无法十分准确地判断通道内的其他故障问题。因此,各企业和单位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人力巡查,同时以输电线路监控设施观察到的信息为基础,辅以直升机和无人机定时快速巡查,多种方法同时运用,才能更好地监控输电线路。
4.3 有效防范自然环境的影响
配电线路的运行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所以要加强此方面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夯实电线杆的地基,最好使用混凝土进行稳固掩埋,防止因暴雨的冲刷而导致地基疏松,其次使用高质量的电线杆,确保电线杆不会因大风天气出现折断、断裂的情况。最后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有效提升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现阶段我国防雷措施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铺地线,第二种是设置避雷线。设置防雷措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避雷措施,尽可能的提升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一旦发生故障将损失降至最低。
4.4 配电线路运检方法的应用
随着对电缆线路运检的重视,可以采用智能化的电缆线路运检模式和方法,提高线路的运检效率及质量。根据电缆故障检测理论,制作成电缆智能运检装置,该套装置包括杆体、故障处理模块、传感器和辐射源等,可以实现对电缆故障的定位。其中在电缆智能运检装置,可以分成多个辐射测量传感器,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辐射测量传感器,杆套的长度小于杆体且能以套入的形式固定于杆体的中部,处理控制装置设置于杆套外部且分别与第一辐射测量传感器,各个辐射测量传感器都应该和辐射源进行连接,保证从辐射源发出的信号能够被传感器所接收。在配电线路运检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采用智能化的新技术,提高配电线路运检的效率和质量。
5 结束语
电力企业在实际的运维管理中要了解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各种原因,不断提高配线电路的运维管理能力。在上文的论述中不难发现,电力企业要想配电线路能够平稳有效地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运维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规避不利因素对配电线路的影响,如自然灾害、设备陈旧、外力破坏以及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让人们能够享受平稳的电力供应。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电力企业加强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陈荣明.架空配电线路检修运维要点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24):73-74.
[2] 钱欧,顾世东.电力配电架空线路的运维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205.
[3] 郑波.基于架空配电线路检修运维关键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7(04):55-56.
[4] 李强.如何做好当前的配电线路施工工作[J].科技经济导刊,2016(02):90.
[5] 王峥,戴建本,贾兴林.浅析架空配电线路检修运维要点[J].通讯世界,2016(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