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及处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宋殷冠
[导读] 摘要:配电线路是电网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在智能电网高速建设发展过程中,线路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一问题中配电线路故障检测与处理技术又是重中之重。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535000)
        摘要:配电线路是电网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在智能电网高速建设发展过程中,线路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一问题中配电线路故障检测与处理技术又是重中之重。电网运行环环相扣,必须要在运维阶段仔细分析问题、排查隐患、处理故障,为用户输送高质量的电力资源。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对策
        一、配电线路运维主要问题
        配电线路上涉及到的电力设施损坏问题除自然因素外,往往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由量变到质变产生的,对故障处理的最好时期在其仍处于隐患风险以及向永久设备故障过渡时期,原因在于越早处理设备故障,其对电网运行和用户使用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少,成本消耗也越少。但是,早期隐患的排查和检测是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部分故障的隐蔽性和自恢复性使得其依附的设备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故障特征,现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发现故障隐患所体现出的弱信号,适时给予运维人员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风控预案以消除隐患,减少由于故障停电检修带来的损失。
        二、配电线路故障主要诱发原因
        (一)外部环境因素诱发故障
        对于架空线路而言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但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还与人文社会因素有关,常见的高阻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即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高阻故障的产生多由于配电线断裂直接接触高阻抗物体,当发生此类故障时线路中的电流值低于短路所产生电流,给基于在线检测的故障识别带来了一定困难;单相接地也是较为常见的故障类型,而且其不易引发跳闸操作的特性使得发生在用户端的此类故障较难发现,但若发生在夜间,其打火是较容易被巡检人员发现并排除隐患的。
        另一类由外部因素诱发的设备故障是在气候条件变化状态下产生的,例如在春季多大风的地区,树枝被刮断后搭在裸线上就容易引发短路现象,农村地区的大棚被刮到线杆上引发短路故障也较为常见;在多雨雪天气的地区,配电线路难以承受覆在绝缘外层的雪使得线杆间电线松弛程度加大,或者由于雪结冰引发线路闪络等造成故障。
        (二)配电线路设备因素诱发故障
        设备因素的故障诱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配电线路上设备自身质量存在问题:在电网建设中没有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施做好质控,最终导致部分设施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所体现出故障;②设备老化问题:设备“超期服役”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对关键节点上的电网设备保养程度不足或不重视巡检工作,未对设备老化这一问题做出必要响应,诸如绝缘性能下降、设备通讯故障等;③社会用电需求激增使得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发展等脱节,配电设备难以承受高负荷用电压力,经常出现用电高峰“罢工”问题,严重影响着用户的生产生活;④各地区之间的配电网建设水平不均衡,设备型号、网架结构等不同导致后期运维管理难度大、问题多,很难通过统一的检修或管理工作一次性到位,把故障处理的战线拉太长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人为主观因素诱发故障
        由人为主观因素诱发的配网线路故障多存在于以下几个场景:①巡检工作不重视导致配网线路中的安全隐患点不能及时被发现,小隐患量变导致质变诱发设备故障进而引起停电;②在设备检修、特别是带电作业过程中,技术人员未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导致检修效率低下,甚至威胁到工作人员生命安全,这些操作是对工作不负责、对工友生命安全不负责;③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偷换线路、私连变压器、偷电窃电等行为严重危害了电网安全和其他用户的合法权益,对这方面监督管理层面的不到位也是诱发线路故障的原因之一;④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农村生产中未对施工地区进行详细勘查而造成挖断地下电缆线路等后果,影响用电安全和可靠等。


        三、配电线路运维管理原则
        (一)问题导向
        影响配电有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面临非常复杂的线路故障,所以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处理原则,查清故障原因并及时排除隐患,将配电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其进一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对于多源头故障处理时要先抓主要矛盾,进而逐个解决小的隐患点,灵活处理各种故障场景。
        (二)技术引领
        配电安全和在线监测系统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是提高故障检测效率、保障电网安全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支撑,工作中要坚持技术引领发展的思想,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检修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层次,进而将理论落实到故障处理实践中,以此来指导一代代配电运维人的日常工作。
        (三)人才支撑
        人才支撑是各项工作落实的基础,技术创新工作、日常巡检工作、管理工作、故障隐患排查和处理工作等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安排上,所以要加强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不断提升配电运维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以更高的水准要求自身和工作。
        (四)管理增效
        团队管理和操作规范管理是配电线路故障处理的两大主要内容,前者涉及到对参与工作的人的管理,后者则主要涉及到对人所进行的检修操作、设备操作等的行为管理以及单纯的技术体系管理,这两方面内容紧密结合,其监督与控制必须常抓不懈。
        四、提升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手段
        (一)对于自然条件诱发的故障防范
        由气候因素(雷击、大风、霜冻等)引起的线路故障,要采用技术创新和强化巡视两种手段综合利用的方法。首先要在技术层面保证线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进而结合定期的人工巡检或远程监控手段及时发现线路故障,启动故障处理预案,形成技术检测与人工处理的有效衔接。
        (二)对于设备因素诱发的故障防范
        设备质量问题,要在电网建设中严格审查所使用的设备装置,严禁不合规范标准的设施进入电网系统建设中,从源头处控制质量;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等问题,要通过科学的报废淘汰机制,及时更换、替代性能下降或已出现安全隐患的设施,控制电网运行期间的设备质量;对于破坏配电线路中电气设备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追求其责任,进而通过社会宣传教育等途径加强公民对电力设施的保护意识。
        (三)对于人为因素诱发的故障防范
        首先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通过入职和在职培训等途径提升人员的检修理论和实践水平,并树立起其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到线路的维护检修工作中。与基建等施工单位建立联系,保障电网建设与城市基建工作的协调发展。
        五、结语
        为提升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对于风险隐患的早期识别特别重要,所以必须要严防早期故障隐患向永久性故障转化这一阶段,具体来讲,要通过在线监测技术设备的覆盖以及日常巡检工作加强等措施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另外,电力运维人员也要自觉提升专业技能,多学习、应用先进技术装备,提升故障处理效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应稳定电力资源。
        参考文献:
        [1]蔡赓辉,郑潇.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对应措施[J].科技风,2020(12):199.
        [2]黄卫.关于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9):2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