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的电力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多,这样有效的推动力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而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输电线路的稳定性而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输电线路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就对供电公司输电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信息;管理;设计
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在近代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近代社会进步和人类社会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电力系统中,对计算机科技的利用,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管理能力。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科技的应用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电力系统系科技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距较长,各地的自然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对电力线路的检测和维护带来很大的困难。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发展对电力的使用需求。这就需要电力管理部门引进新的科技手段,出台新的政策,开发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运作能力。
1、输电线路管理系统开发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在1995年之后,许多供电企业引进线路信息管理系统(MIS),MIS系统在电力企业开发应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就,把它付诸实践后,也使得不同地区的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有效地指导了生产,促进传统管理的升华。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的供电企业管理基础和模式是不一样的,MIS系统的功能辐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为它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的。MIS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应用,它有很多功能仍然在不断的发展和研究中,因此各地区的MIS系统在应用中有一定的普遍限制,所以很多地区都在不断改进各自的MIS系统。目前,MIS系统在某些方面的功能已经非常完美了,并且一些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管理实际中。总之,所有的MIS系统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熟知的Web浏览器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这种情况下,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又发展出了成为时代需要的“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简称为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和应用软件都安装在服务器上,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应用程序,只需要在安装IE浏览器。在不久的将来,浏览器/服务器的模式可能会成为供电部门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主流模式。
2、设计理念
2.1从实际出发
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应从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对输电线路管理的要求为基础,将输电区域进行划分,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功能管理系统。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科学技术的利用还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但是电力系统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所以这对我国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针对现阶段实际情况,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就成为必然。
2.2功能的确定
在电力系统中,整体功能是由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其中包括:资料图形化的快速录入;图形信息可以多屏展示及快速切换;在平面的地形图中,能够实现对杆塔和输电线路的快速查找;对杆塔的所有信息和资料能够快速查找;线路故障和检修记录的快速查询,自动设定间隔检查的时间;制定最佳的检查路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抢修;为多部门提供最新的信息服务。
2.3设计结构
信息系统在线路中的具体需求以及功能在结构的展示中,要依照计算机的特点以及技术功能,对电力的整体化系统进行层层分解,进而对结构的程序以及应用进行确定。
在对该系统中的特性以及功能模块做出设计时,要让这些模块中的功能单一并且独立,但是在功能模块之中的深层部位要有联系,实现功能的内部揉合以及联系,减少功能外部的阻隔和妨碍。关于具有公用性的功能,在模块的规划中数量可以较多一点,进而使这种公用性的功能可以在电网中实现共享,不仅符合设计理念中的功能、特性,而且也减少了使用中的麻烦,还可使功能所在的程序简单化,效率化。输电所用的线路十分重要,它决定着线路中电能的质量,所以要想使电力整个输电系统得以安全、稳定并且可靠地运行,必须使输电所用的线路畅通化、无误化、正常化。在设计中,要面向所有电能用户进行设计,还要保证窗体的多样化和技术化,关于电路中的映像还要有存储、内存的技术。另外,在传统系统的菜单中,一般都使用的是下拉的方式,在经过设计后,所有模块里边的信息功能都要在上述设计以及技术的辅助下实现,并使模块中的功能实现内部的连接与转化,进而使程序在使用以及运转中能够高速化。如果线路很长并且繁琐、庞大,但是关于系统在网络中图形已经有所需的资料,此时可借助扫描仪或者计算机等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对资料中的线路图形做出扫描,进而在电脑中存储好所扫描的图形,这样可使线路图形在电脑中被应用并且在查询时具有直观化、速度化、形象化、信息化的特性,这样在构建和图形相关的线路数据库时,就可以短时化和高效化。但是如果线路并不长、并不繁琐,而且也没有图形,或者是信息不全,缺乏资料等,此时关于系统在网络中的图形的建立以及生成,可通过计算机中的一些制图或者绘图所用的软件来生成,例如:Autocad制图软件、Photoshop制图软件。这种生成办法需要相关的技术性知识做铺垫并且生成速度并不快。
3、输配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方案
3.1输配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要求
在输配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时,必须保证设计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我们应该按业务使用”自顶向下”的原则将系统划分成几大子系统,以保证系统的结构性和模块性。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关系应尽可能简单和有明确的变换功能,这样可以保证各个子系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可修改性。线路管理系统涉及到线路的设计、安装、检修以及管理维修人员安排等多个方面,不仅需要满足电力技术国家标准,同时还需考虑与线路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及到与GSI系统的接口。
3.2输配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以线路设备为主线对系统进行设计和构建基础上,将系统、运行、检测、维修及缺陷等管理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应用系统平台化并且对于线路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提供全面的信息应用支持,保证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快速进行维修。而在系统服务上而言,应尽量做到操作界面人性化,简单化,并能够对操作作出相应的提示,保证用户能够快速的了解应掌握此系统的运用。在数据方面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减少内部信息减少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中间环节,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各模块之间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独立,按照设计原则规范进行划分设计,按照各个模块的作用,利用系统管理模块将系统的初始化记录。同时利用安全管理模块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如此严格划分每个模块的作用,给各个角色及用户分配合适的权限,这是此系统能够合理运行的核心部分,我们应该做到万无一失。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离不开团队,因此我们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管理方面应该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标准,并在技术上采取适当措施,从而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
4、结语
本文对输电所用线路中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化、科技化、自动化等管理形式的设计做了阐述。由于信息系统关系着输电所用线路是否能畅通化、无误化、高质化、正常化,因此所设计的电网信息系统必须现代化。在设计电网的信息系统中,要确定设计的理念,然后规划设计的结构,最终使系统特点能达到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化、科技化、自动化需求。使输电所用线路无论遍布的地方有多大,线路有多长,关于线路的控制以及设计、管理等都可以科学化、高效化、信息化、自动化。
参考文献:
[1]白英彩.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88.
[2]许祥佑.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6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