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
摘要:输电线路会直接影响电网运行安全,这就需要采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但是从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诸多挑战,这就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证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效落实。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现状;实施策略
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实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近年来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输电线路检修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越来越发达,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此外,随着采集技术、传感技术等高新科技不断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促使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开始走向正轨。
1.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实行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电网系统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运行和检修专业性也越来越高,加上很多设备不需要经常检查,传统检修模式难以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及时的排除,给输电线路运行带来影响,还会造成成本浪费,因此,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的发展现状
①新时期下,我国电网中的输电线路数量、规模体系不断增加,但运行检修人员数量却没有增加,该种情况对输电线路正常巡视、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②运行人员完成常规巡检工作后,将所发现的线路问题传达给检修部门,随州检修部门根据运行人员所提供的信息到现场进行检修,整个信息采集、传递、反馈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如果线路出现了紧急故障问题,如断路、短路、接地故障等,无疑会延缓抢修效率,并且检修班组还需要对现场情况再次确认,增加了重复工作,提升了检修成本。
③在一体化管理当中,虽然名义上是一体化管理模式,但本质上依然是分体管理,导致运行、检修部门之间配合性差,常常产生运行工作人员不管检修、检修人员不管运行等情况,一旦运行检修工作出现了问题,无法第一时间找出责任人,一体化管理严重缺乏生产秩序。
④在利益分配当中,没有对运行人员、维修人员福利待遇进行明确划分,导致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缺乏积极性,工作中没有紧迫感,竞争力不足。
⑤分体管理让每位工作人员都只注重自身的工作责任,长期以往就会造成管理上的缺失,工作人员对不同设备的认知也受到局限,难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3输电线路运行一体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3.1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体化管理模式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统一性、协调性等优势,针对上述一体化管理模式现存问题,就其根本是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作为支撑,这就需要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功能包括:可以第一时间对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工作人员制定的检修计划展开科学评估、优化;对输电线路安全性进行多维度分析,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专家系统,对所采集输电线路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工作人员制定一体化管理策略,验证各项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可行性验证实践使用情况来看,需要在系统当中输入较多的电网模型,对各种电网模型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找出输电线路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针对性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源,并在多种检修计划当中自动选择出最优计划。
3.2构建设备信息档案库
随着输电线路体系不断扩大、电力设备不断增多,这也给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提出了更高挑战,由于系统更加繁琐,所以在工作当中可能会产生混乱问题,而构建设备信息数据库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具有非常高的价值。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库,从而解决信息过于杂乱等问题。设备档案建设当中,包括设备原始技术档案,如设备运行异常记录、对比试验数据、运行参数等等,这些技术层信息为后续监测设备、线路运行提供有力依据,也可以为运行检修工作提供参考,通过设备运行实时数据与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够判定设备、线路运行参数是否正常。其次,加强检修计划信息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如对检修主体数据、时间安排、内容等信息展开管理,将数据信息纳入到数据当中,系统将统一领域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优化运行检修方案,为运行检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3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技术掌控
对输电线路展开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必须要采用新型的运检制度,除了传统的故障检修,还需要融入状态检修等方法,这样即可将运行、检修有机融合,实时检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精准定位到需要检修的线路当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检修手段,这样即可有效的节省资金和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不断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以及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利用各种辅助技术,如智能分析技术、专家数据库、安全校检技术等,从而实现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3.4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也就是AI技术,可以提升输电线路、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一体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智能电网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是核心重点工作。想要实现智能管理方案,还需要采用智能设备、引进智能管理系统,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分析,之后安排检修人员进行故障处理。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专家数据库、模糊网络系统、神经网络系统等,并在输电线缆中安装传感器,根据输电线路实际运行情况,判定输电线路是否存在故障问题。如变压器损坏,输电线路超负荷运行,此时传感器会采集输电线路信息参数,并和原始数据进行对比,结合大数据信息分析故障原因、故障等级、故障类型,将这些分析数据和检测对比数据发送给操作终端,检修人员看到信息之后即可直接到现场进行检修,极大的提升了检修效率。
3.5运行、检修工作整合
为了能够满足输电线缆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发展,需要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持,提升人才支持效应。除了企业内部自行培训之外,还需要面向社会展品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人才,保证人力资源基础。同时,加强运行、检修工作一体化融合,将运行检修两个体系合并为一个运维管理体系,运行工作和检修工作同时进行,一旦在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通知中心管理部门,待到得到中心反馈且同意之后,即可直接进行检修。这样运维人员同时开展运行和管理工作,可以大大提升运维效率。此外,将运维人员分为若干个班组,每个班组负责不同区域的运维工作,并结合奖罚制度,哪个区域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线路故障、及时维修给予一定奖励;反之,如果哪个区域频繁出现故障但没有运维则给予惩罚。为了形成竞争机制,可以对各个班组进行排名,运维工作质量越好排名越高,所获得的奖励越高,反之则越低,加强各个班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提升输电线缆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水平。
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实业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全面提升输电线缆运行检修管理质量,需要认识到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找出一体化管理中的现存问题,从而针对性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构建一体化管理系统、构建信息库、掌握先进管理技术、融合智能技术、加强运行与检修融合,这样才能够实现一体化管理目标,发挥一体化管理效应。
参考文献:
[1]高颖.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5(5):155~156.
[2]任海涛.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6(10):124~125.
[3]张海马.关于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5(2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