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下,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目前,电能在促进社会生产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输电线路是电能传输的主要载体,输电线路的建设也会影响地方的经济建设发展。针对架空输电线路的运维以及检修技术探讨分析,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运维必要性,对优化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对应的电力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运维与检修;运输分析
引言
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但由于直流输电的电压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难于继续提高,以致输电能力和效益受到限制。19世纪末,直流输电逐步为交流输电所代替。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社会的新时代。随着电力企业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电力企业的工作量和压力也在与日俱增。通过加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管理,可以提升电力企业的建设管理质量,优化供电企业的工作质量。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效果也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通过不断优化和改善线路运维和检修技术,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最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建设奠定基础。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对于保证地区用电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使输电线路能够高效运行,需要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水平。本文对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作出论述,并且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影响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
大多数情况下,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发生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雷电击中了架空输电线路或是杆塔装置引发输电线路内部的电力短时间内急剧增加,使得输电线路内的电阻值大幅提升,因而对输电线路的安全与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另一种则是雷电在架空输电线路的附近产生作用,并未直接击中相关装置,由于雷电的作用,产生了一定限度上的电磁干扰,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跳闸事故的发生。
2对于优化架空线路运维和检修技术的措施建议分
2.1改进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
首先要架设避雷线,这是输电线路防雷击设计中最基础的一项措施,也是最有效的一项措施。它既能够有效防止雷电直击导线,还能够确保导线的屏蔽和耦合作用,同时也能够减小经过杆塔的电流。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的电压越高,架设避雷线的效果也就越好,其造价在总造价中的比重也就越低。电压在110kV以上的输电线路都应架设避雷线,同时根据不同的电压大小架设不同角度的避雷线,减小避雷线路的保护角度,有效减小雷电的集中率,同时要相应地增加杆塔的高度,并特别注意杆塔上两个相邻避雷线之间的设计距离。其次要安装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线路自动重合闸能够有效地减少雷击故障的发生,减少跳闸时间,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安装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能够在输电线路受到雷电影响跳闸时自动重合成功,并能够迅速恢复线路的绝缘属性。再次还要采用差绝缘或是不平衡绝缘的方式加强线路的绝缘设计。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可以适当加强线路的绝缘配合,改善线路绝缘子的性能。通过近几年输电线路建设的实践经验,在高的杆塔上增加绝缘子数量,能够提高绝缘子串的冲击闪络电压值,有效提高线路的抗雷能力,降低因雷击发生的跳闸故障。除此之外,安装线路型避雷器、增设塔顶的防雷拉线或是增加耦合地线等措施,也有助于增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安装线路型避雷器不管是对雷击导线、杆塔顶,或是避雷线的防雷都是很有效的。而对于经常受到雷击的部分,可以在导线下加装一条耦合地线,帮助避雷线的耦合与分流,从而间接地降低接地电阻。同时,在雷击发生的重点区域,也可以通过架设塔顶的防雷拉线起到一定的屏蔽和分流作用。
2.2做好执法队伍建设
在整个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中,除开常规的外部环境管理时候,要注意加强架空线路座位的安全监督管理。首先,建立执法管控队伍,定期排查输电线路沿线的安全性,对发生的盗窃、破坏输电线路的行为进行分析,对于供电企业的对应工作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进行合作,成立有效的执法队伍,并加强宣传教育管理工作,让广大群众意识到盗窃、破坏运输的严重性,并采用罚款的方式,对周围群众起到警示作用。其次,对应的部门要注意违法行为的管控,对于恶意破坏输电线路安全性的行为要予以警示,最终保证架空线路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架空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质量,对应的单位应当以最大管控力度,提升基层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并针对对应的单位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及时处理违法乱纪,恶意破坏线路的人员,最终优化架空线路的安全性。
2.3重点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
省运检分公司负责的线路中,有1000kV都榕Ⅰ线和都榕Ⅱ线属于国网重要输电线路,长度共计342.01km,建有708基杆塔,以负保护角为主要防雷措施地线保护角。在2017年当中,1000kV都榕Ⅱ线发生了建成投运3年以来的第一次雷击跳闸故障,为C相跳闸,但重合闸成功。经过现场故障检查,发现1000kV都榕Ⅱ线#455塔C相左串绝缘子均压环有明显的闪络痕迹。
2.4作业安全管控
电力行业在使用无人机完成大量巡检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存在无人机“黑飞”现象。目前主要通过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实现无人机规范化巡检,保证合法合规安全作业。国内部分制造商研发了无人机可视化综合管理系统,可实现视频实时回传、无人机实时管理、远程操控等功能,但这类系统多适用于特定型号无人机,且无法针对电力行业特点,尚不具备推广应用条件。国家电网公司于2017年研发了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的飞行数据记录器和无人机巡检业务模块,实现了对电力无人机作业的全流程管控。
飞行数据记录器具有以下特点:①独立于无人机工作,采集的数据无法被更改;②采集的数据包括电池电压、飞行时间、飞行路径等;③支持北斗和GPS信号;④具有数据传输和加密机制,确保数据安全。通过飞行数据记录器实时监控了无人机作业位置,并可将实际飞行航迹与设置的作业航线和允许飞行的空域范围进行实时比对,若比对结果不一致,则发送报警信息至监控后台,实现了作业过程的全程监管。
结语
综上所述,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在整个电力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只有优化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才能够推动和保障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建议对应的电力单位,要做好电力安全排查工作,并为输电线路的长远运行提供一个好的基于,让供电企业的架空线路更有安全性、保障性。
参考文献
[1]曾凡涛.架空输电线路重要跨越的差异化运维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206.
[2]汪德才.11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影响及运维策略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0):201+203.
[3]王阳,窦旭.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50):66.
[4]张海鹰,钱文海,崔辰.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探讨[J].山东气象,2014(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