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系已经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固有的思维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激烈的竞争体系。再加上电力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属于垄断性企业,部分老员工惯性工作思维较强,在市场经济体系的竞争下难免会产生精神懈怠、缺乏责任心等问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挑战及措施
引言
作为电力施工企业,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改革,但万变不离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即企业的员工,因此,通过开展多样化以及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整体人员的思想觉悟和思想深度,为建造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提供优秀的基础。
1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这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有严密的科学性,有具体对象的针对性,有教育过程的连续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宣传党的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对全体干部员工给予意识层面的影响,从而转变员工的观念、引导员工的行为,促进员工保持积极向上、专注投入状态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实践表明,抓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为企业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作为一家具有60多年历史的电力基建单位,随着火电建设断崖式的下降,为了企业生存而不断的竞争,新的形势给电力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管理水平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服务意识及工作态度等,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制约着国有企业“六个力量”作用的发挥。
2新时期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
2.1员工能力与绩效不匹配
企业生存是最大的需求,作为基建企业,我们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在竞争中寻找生存之道,面对企业不断转型升级,提出了作“新能源领域隐形冠军”的目标。对于长期从事火电建设的员工,对新能源领域涉足甚少,转岗后能力不足,而在电力企业长期的稳定收入,对转型后的收入不满,而基于国有企业性,企业的考核内容与实际的脱节,一方面是有能力的人,绩效不匹配,别一方面是,能力不足的人绩效确能同等考核,导致业绩指标选择与被考核人的工作实际脱节,计算标准和权重的可操作性差、主观性太强;另一方面是企业以稳定为基础,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多多少少还存在“大锅饭”的痕迹,导致部分员工对工作与收入的不匹配而造成心理不适。
2.2思想政治工作地位边缘化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四化”问题仍存在,部分企业高喊口号,确缺少对“四化”问题的治理方法,生产经营仍是企业的重中之重。随着当前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当前工作人员无法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综合而全面的认知,甚至很容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边缘化思想,无法真正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价值观。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又对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不重视,往往内部开展相对过于形式,缺乏对职工思想政治的正确引领。在企业内部往往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与企业经济效益无关,进而导致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呈现出边缘化。
2.3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成效较低
电力企业逐渐的内部改革发展,企业更多的将目光聚焦在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上,过度关注利润体系,对于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政治思想工作发展过程中,整体教育方法老套,缺乏创新,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所需相脱离,企业整体政治思想工作成效较低。
3优化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发展措施
3.1创新工作方法,建设优秀企业文化
电力企业必须创新工作方法,特别是施工企业,要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就要求企业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创新新,在党建方法、方式上创新,要围绕“六个力量”的要求。在创新驱动上下功夫,如组织多元化的文化活动,积极吸引员工参加,让员工对企业形成归属感和认知感,使得自身对于企业的情感加深,从而更加对自身的企业表示认同。企业对于员工整体的业务水平应加强培养,将政治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创新思想中,充分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员工自身工作效率得以加强,提升工作能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全面提高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3.2加强员工心理疏导
企业干部员工的心理状态随着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快速改革发展,在内部机制、分配方式等的重大变化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这个时候,如果忽视了心理疏导,就会带来很多负面情绪,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加强学习,借鉴外国现代企业的成功经验,聘请企业人员对员工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疏导能力和水平,常态化地对员工心理状况进行跟踪,始终保持员工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生活状态。
3.3树立国有企业价值观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要紧跟党中央要求,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便是其在日常运用期间,对生产运营与利润目标的努力和生产运营活动的观点与评判。其是对公司遵循原则、倡导什么、抵御什么的全面阐释。其是企业文化关键的内容,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内驱力。当今时代的企业不但寻求经济利润,还追求文化价值,公司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有关产品与服务,为企业员工创造价值,为员工实确自身价值提确更大的舞台,不断提升公司企业价值的同时,尽可能让社会价值达到最高水平。
3.4政工工作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电力企业在实际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实质上是融合了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思想,如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基础集合企业自身的文化发展所形成的思想内容,通过开展系列的政治思想教育不仅在思想层面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还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治保障。在电力企业实际工作发展过程中,政治思想工作应该是永葆企业年轻、创新的根本,通过选取优秀的党员以及思想代表,以个体影响整体,以区域影响范围,以顶层设计为指引,带领基层不断创新的方式,全面化实现对党员干部先锋作用的价值开发,充分调动企业员工自身的发展思想,为企业的未来的竞争发展保驾护航,为电力企业在自身领域之中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保障。
3.5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创新
公司作为电力施工企业具有特殊性,有着广泛的人员分布,有着大大小小的项目,有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在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完善“四个同步”,紧抓“三基础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是基础目标,因此,在面对全体党员、群众开展工作的同时,因此,要在保证党的基础方针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还要加大对各种思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比如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当前形势的教育,培养职工的大局意识与服务精神。以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为载体,推动员工价值观的树立,另外还要推进法制教育,确保职工遵纪守法的同时不断引导群众参与整个法制社会。同时还要加大对日常企业文化的有效培养与深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其能做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3.6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以问题为导向,探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以人本管理为主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了解人员固有思想僵化、波动、低落等原因,寻求新的思想指导相应的人员思想产生觉悟和改变。与此同时,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核心,实施人本管理模式,充分对员工的思想诉求以及实际需求进行考虑,特别是为员工设计个人发展规划,督促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人才选用制度的设计,让员工看到发展的前景,以此设计相应的思想工作体系,借此来实现对员工潜能的全面激发,促使员工将企业的目标作为资深的目标,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和价值。
结束语
电力企业特别是基建企业有必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设计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而不断推进电力企业改革高效稳定的运行。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大众服务为核心,将生产生活与思想政治进行紧密结合,从顶层设计开始,延伸至基层每一名党员干部、群众,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习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牛利娟.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政工管理方式的创新[J].时代农机,2019,46(10):112-113+115.
[3]张毅.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其创新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5):205-206.
[4]崔奕迪,郑国星.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刍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200.
[5]谭旭.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0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