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升企业安全文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4期   作者:濮思群
[导读] 近几年,随着理念的更新和深化安全和安全研究、企业的安全文化更加完备
    摘要:近几年,随着理念的更新和深化安全和安全研究、企业的安全文化更加完备,体现了作为值,并成为主流,值得鼓励和提倡在安全领域的工作。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提升策略
       
        目前绝大多数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及各级干部对工作安全、规范和指导人员安全是关键,其生产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强化企业的生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开展实际行动是管理工作安全的有效手段。但如果要确保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彻底并且能够符合规则的某种意识,在生产中,必须加强安全文化的意识来激发企业职工在生产过程和创建安全文化公司在哪里都是安全的。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企业所创造的文化、和安全方面的行为守则,以及态度的安全和安全感知方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事故预防的“人文工程”,是事故预防的“软”措施,对事故预防具有长期战略意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质量,这对工作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心理学、意识、人为氛围等几个方面。创造有利于安全和人权、机器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它能有效地控制危险行为,以减少人为事故。在火电厂企业中建立安全文化是一个基本的、长期的、战略性的企业项目,需要长期的方法和持续的毅力。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企业预防事故和职业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如何在企业中培养安全文化
        2.1加强安全心理教育
        心理学、心理活动的安全,反映的是人类在特定环境中,生产性劳动,并且是安全的需要和安全意识的出现,工作流程并伴随生产工具、机器和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主要包括:职业安全心理学、职业安全心理学、安全组织心理学等。总结职业安全领域的心理现象,可以更好地确定安全教育的目标,产生安全教育的心理效果,捕捉和影响人们的思想。因此,在安全教育中应强调以下两点:第一个是邻近效应,即从其单位或其兄弟单位的典型事故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便通过相关课程进行教育和激励。第二,隐性效应被用来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隐性和间接的影响,并确保定期的教育。此外,从企业内部不同员工的心里状态出发,根据员工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心理活动,进行不同的安全心理教育,让大多数人意识到“安全第一”。
        2.2实施安全标准化制度,规范个人的安全行为
        安全行为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为保护自己和设备、机器和其他物质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条件的科学管理、自动化和现代化生产逐渐出现在我国冶金工业、安全行为自我保护的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且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整体行为的关联,影响和制约着彼此。没有个人安全的保护,就不可能建立一个全面的安全预防制度,这就需要一个能够在个人安全和一般安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安全标准化制度。这个系统必须从安全人员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他们是第一个意识到“我想要安全”这一事实的人。我们整个社会生产,因为企业的性质不同,存在交叉多工种、工序,进而影响到它们的经济和社会安全做法,严格控制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在标准的体系化基础上,健全队伍。主要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系统地定义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主动性,并使他们自愿适应标准化的任务。只要我们把工作规则和规章看作是生命的朋友和安全的保护伞,我们就能够把自己放在工作安全的中心,并真正实现它。
        3企业安全文化景观
        3.1提高认识和教育,建立强大的安全文化
        安全教育的基础是人,加强安全教育是提高人类安全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安全教育内容“安全知识能力”为“安全”首先,必须广泛传播关于职业安全的先进工作模式和经验,必须充分利用所使用的所有通讯手段。

第一,必须突出党的作用,调动党和政府的人事组织中不同类别的劳动者,并且加强对所有方面、各个部门的控制,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合理安排所有工人的空间和时间,以及在劳工安全防线,从而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第二,定期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鼓励员工努力成为“安全文化的典范”,鼓励团队努力创建“安全示范岗位”。与此同时,建立一个以不同媒体为中心的提高认识和教育网络;第三,以看板为中心的教育定位网络;以工作小组为中心的安全学习网络;一个开放和透明的监控网络,专注于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方式,逐渐创造了一种“每个人都在定期谈论安全,所有安全”的良好氛围,通过强化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将走上了一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的发展之路,从而促进火电厂企业的持久发展,提升企业安全文化。
        3.2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安全文化健康发展
        建立以职业安全责任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职业安全责任,是职业安全的核心。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公司的职业安全负全部责任,坚持“谁对安全负责,谁对生产负责,谁就必须确保安全”的原则。安全例会,工作日上班,每周和每月的安全活动方面工作安全、安全检查、验证、安全评估、安全检测潜在的风险,在安全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和其他安全受到管制。组织制定并实施救援应急预案,并开始为杜绝企业的安全事故,加强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在内的所有安全检查、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安全活动的发展,风险管理体系等。逐步改善,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重大风险,如监控措施和等报警装置。在企业中建立安全文化是创造安全工作环境和建立长期工作安全机制的客观要求。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是凝聚员工、企业形象的良好策略,其可以直接或间接为企业文化安全以及实现最终目标奠定基础。
        3.3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客观要求。员工的安全素养是火电厂企业能否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是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客观要求.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各级管理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安全文化素质,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员工的生命健康为重,防止产生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安全的思想,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同时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基层员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因此,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持久地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和安全经验分享等活动,使员工从更深层次理解岗位安全的内涵,为安全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安全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建设安全文化的理解,长期以来,在规范中发展,在创新中深化规范、效率,安全文化有利于营造企业良好的氛围,确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走上一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科学且在生产发展的道路。安全文化作为火电厂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它必将引领广大员工牢固树立“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信心和决心,助推企业砥砺前行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漾王娜焦海朋.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J].企业研究,2011年16期.
        [2]郑庆樟.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讨[J]. 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 2014, 000(010):44-45.
        [3]慕向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效能[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李春丽. 新形势下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创新探讨[J].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8, 000(001):1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