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0千伏配电网中控制线损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杨大伟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电力企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发重视,降低电量损耗的百分比是关系着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通过对10kV配电网中各个问题的研究,对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牙克石市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牙克石市  02215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电力企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发重视,降低电量损耗的百分比是关系着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通过对10kV配电网中各个问题的研究,对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率;管理要点
        一、10kV配电网系统的使用的计量器具的分析
        只有在保证10kv线路的供电电源点、联络开关等计量点的准确性,能够在恰当的位置安装电能计量装置的前提下,才能更加准确的算到10kv的配电网的经济指标,精准的算出10kv的配电线路的线损状况。在互感器的选择上,通常都是选用户外干式组合的互感器,他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性能高、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进行计量的过程中,误差较小,使用过程中的消耗小、成本较低,这和电力企业提倡的无泄漏、无油化的主张相一致。同时,为了能够符合负荷发展的需求,电流互感器在选择上一般使用的是多变比类型。在电能表的选择上,主要是以全电子式的多功能的电能表为主体,而他的主要特点是:功能全面、误差小、敏感度高。一个全电子式的多功能的电流表除了具备有普通的电能表的功能之余,为了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他们要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
        二、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点和计量器具问题
        为了能够考核l0kv配电网的经济指标,准确计算10kV配电线路的线损,就需要把l0kv线路供电电源点、联络开关处、每个公用变压器低压侧和专用变压器高压侧作为计量点,安装电能计量装置。通常电能计量装置包括:计量用电压互感器、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各种类型的电能表、二次回路、试验接线端子、断压断流计时仪。1)互感器的选择。计量用互感器一般选择户外干式组合互感器,它具有安全可靠、科技含量高、免维护、误差小、无泄漏、损耗小、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符合电力企业无泄漏、无油化的要求。为了以适应负荷发展的需要,电流互感器可以选择多变比类型。2)电能表的选择。通常在电能表的选择上我们都以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为主。它具有功能强大、误差、灵敏度高、防窃电能力强等优点。现代的电能管理要求电能表不仅能够测量有功、无功能,还要完成更多的功能。通常一个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可以替代几个普通的电能表,甚至实现更多的功能。
        三、10kV的配电网系统的线损管理的主要形式
        线损简而言之可以分为:统计线损,简单来说就是指通过电能表计量出来的供电量和售电量之间的差额而获得的线损;理论线损,它是通过理论计算出来的,一般是指线路、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电损耗。而统计线损和;理论线损之间的差额我们通常称之为管理线,主要是因为供电企业的管理力度的缺失而产生的。通过合理有效的线损管理,可以降低线损出现的概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在线损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相应的计算,用数据说话,找到消耗大的设备和线路,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到原因,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找到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针对这些问题调整相应的制度,加强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线损这种情况的出现。
        四、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的方法
        4.1分析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
        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是集数据、图形为—体的线损管理平台,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程序,可以实现自动作图、可视化图形交互方式的数据录入和高效率的网络结构分析,并提供灵活多样的查询、统计功能。作为—个计算机网络程序,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移植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和保密性,因此,在设计系统的结构时,一般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根据需求把系统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留有接口,使模块之问可以方便地进行信窟,交换。

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由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线损计算及分析系统、拓扑分析。
        1)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主要提供了内部的网络数据结构、关系数据库以及专用的函数功能,它可以快速有效地制作地图。网络结构可用于电力系统的网络接线分析和拓扑关系分析;数据库可用于管理复杂的电力设备及相关信息;各种专用的函数可以实现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
        2)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接受其它模块传送的数据,经过整理、归类后再为其它模块中的高级应用软件提供数据,是整个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开放、高效率、共享的数据平台是系统的关键。
        3)拓扑分析系统:其作用是从GIS中获取有关电网结构的资料,通过分析变换成系统所需要的网络结构数据,然后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为各种高级应用软件提供基本数据。拓扑分析系统可以模拟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任意变化,自动进行网络的带电状态分析、动态网络着色、区域分割等这对线损查询、统计以及确定陴损措施非常有利。
        4)线损计算及分析系统:线损计算及分析系统的作用是从数据库中调用相关数据,进行理论线损和统计线损的计算,通过比较、分析,找出电网运行的缺陷和管理漏洞,提出改进的措施。该模块是整个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功能的综合体现,其计算和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决策。
        5)集抄系统和远动系统:远动系统和集抄系统的作用是从现场采集电网的设备运行数据,并上传给数据库管理系统,为线损的计算和分析提供实时数据。要提高线损计算和分析的准确性,必须为其提供足够的原始数据,这对远动系统和集抄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原有的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满足线损管理的需要。
        4.2有关理论线损的计算
        对于10kV配电网来说,由于设备繁多、网络结构复杂且变化频繁,更主要的是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不够,许多分支线和元件的数据无法获取,从而给配电网的线损计算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对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通常采用近似简化算法。配电网线损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均方根电流法、最大电流法、回归分析法和等值电阻法等。在原理上,这些方法对计算网络和数据进行了一些等效和简化,一般假设网络各节点的负荷曲线形状、功率因数均与首端相同,忽略沿线的电压损失对能耗的影响。这些近似的计算方法导致线损结果的准确性很难把握。
        4.3线损管理与分析
        线损的大小取决于电网的结构、参数、运行方式,负荷的性质、分布、供电方式,以及电网调度、运行、检修的管理水平等因素,因此,应对线损产生的原因进行深人的综合分析。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应为此提供准确、方便、快速的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对于线损管理,供电企业一般采用分层、分站、分线的管理模式。线损的分析方法应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分析方法。要想使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重点就在于线损分析方法的设计,要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需要,正确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分析方法,这样才能起到降低电能损耗目的。
        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的不断进步,供电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线损率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如何做好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工作是当前供电部门需要重视主题。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正在蓬勃发展,相信未来将会有更优秀的线损管理系统和更先进的电能计量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这必将会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江润林.关于10千伏配电网中控制线损的要点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7(11):108-108.
        [2]马学灵.关于10千伏配电网中控制线损的要点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