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中,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被运用于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之中,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不仅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也能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但是,在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之中,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也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网络信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就会让危害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给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就是指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对电力系统造成影响的原因,指出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1].
关键词: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引言
电力系统信息通信安全防护作为当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有关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安全及防护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少科学性。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需要从电力系统内部管理机制优化、电力技术创新、强化网络设备的安全性等方面入手,丰富电力系统信息通信安全防护措施,促进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1当下我国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
1.1内部风险问题
内部风险主要是指电力系统内部存在的风险隐患,这种风险一旦出现,会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危害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通过分析发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应用效率明显提升。我国大部分电力系统都已经采用了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传输及共享管理的一体化。但是,电力系统内部风险问题依然存在。例如,网络数据安全传输、设备稳定运行以及系统故障等。如果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内部风险问题,必然会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造成影响,降低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与质量[2]。
1.2病毒入侵
在电信系统领域,病毒一直是影响十分严重的问题,一旦系统内部遭到病毒入侵,其功能将出现运行故障,甚至给系统信息的安全传输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虽然,国家在病毒防护方面思想重视度较高,并且在入侵防护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战略举措,利用特定的软件进行病毒监控。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深入的发展,互联网整体环境逐渐趋向于复杂化方向发展,相对应的病毒类型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并且随着技术的成熟,病毒的系统破坏能力也逐渐增强,比如说,木马、间谍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病毒类型。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防控,将导致系统内部重要信息数据出现丢失、泄露等不良风险,甚至导致电信系统整体功能出现故障,给电网、发电企业及用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针对上述不良风险相关部门务必要全面提高重视度。
2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安全及防护措施
2.1优化电力系统内部管理机制
内部管理是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事件进行有效规避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针对网络信息通信风险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应从其内部管理角度出发。第一,分析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全面筛查电力系统运行中对信息通信网络造成风险的隐患,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划分风险等级,如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等。第二,为了有效提升内部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管理人员要根据工作实际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工作全面覆盖,并且要进行管理内容细化,明确工作职责,从时效性层面出发,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预判,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风险防范计划,起到网络安全防护的作用。
内部管理机能的提升可以通过制定责任机制实现,明确管理职责,提升网络安全预防的重要性,如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追查到指定责任人。第三,进行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从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的预防层面出发,需格外注意小问题、小隐患以及小瑕疵等[3]。
2.2完善纵向加密与隔离装置的安全性
为避免病毒入侵,保障电信系统内部安全,相关部门需要从加密与隔离两个层面,对具体的技术手段进行优化创新,构建综合性的防护系统,从多个方面实现智能监控。首先,积极贯彻和安装纵向加密这一重要的安全装置,根据不同风险情况选择不同的加密处理方式。通常情况下,所包含的技术处理类型呈现为三个层面。①直接拒绝。利用纵向加密对电信系统内部运行环境进行二次保护,以物理手段为载体对系统内部网络进行引流,并通过纵向加密装置支撑,完成攻击防护与控制。②间接拒绝。即以Linux为技术载体构建相应的装置系统[3]。相较于其他的装置形式,所具有的功能特征更加的突出,具体表现为灵活度高,易于调整。为了保证该装置的安全防护覆盖面更加的全面,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地对Linux技术完善,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漏洞风险指数。同时,相关部门需要从隔离与防护的角度考虑合理的安装保护装置,比如说引进防火墙隔离设施,对病毒进行有效隔离,并实现全面、智能的监控,全面提高防护设备在DDoS抵抗方面的综合能力[4]。
2.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针对电信系统内部运行环境安全性建设标准,相关部门需要在网络安全方面加强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为具体的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方向导向,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干预,在原有政策机制的基础上,就具体的管理细则就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就《电力监管条例》等规定,根据当前电信系统安全防护基本原则和标准进行完善。同时,相关负责企业需要从内部系统管理机制上进行完善与更新。本着安全防护、纵向隔离、全面监控的原则,构建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并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的智能防护系统,对管理模块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从而将管理工作效能和安全防护效果发挥到最大化,促进电信整体服务品质获得全面提升。
2.4加装杀毒软件
在使用计算机和进行网络浏览的过程中,杀毒软件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确保电力系统中的监测控制系统均要安装杀毒软件。可以根据电力系统实际情况来选择杀毒软件的类型,在日常管理中,工作人员要定期行对计算机系统的查毒、杀毒操作,确保每名工作人员都掌握杀毒操作的方法,学习安全浏览网络、使用硬件的方法。要对工作人员加以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水平,对未知软件、邮件的阅读、安装提示加以防范,及时的查杀、删除,网络上挂载的文件也要慎重下载,尽量登录正规网站,减少未知网站的阅览[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做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加强对控制系统的防护。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在电力系统中加入相关的防护技术,利用杀毒软件实现对病毒的查杀、隔离,利用防火墙防止黑客入侵,通过相关网络安全技术提高对信息资料的加密防护水平,提高操作者的安全用网意识与知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安全水平,更好的为人们提供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程晓岩,丛鹏,赵子鉴.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09):250-251.
[2]安子畅,杨硕,郑景.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安全及防护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5):216-217.
[3]候正煜.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安全及防护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02):132-133.
[4]杨民.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安全及防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137-138.
[5]王桂彬.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安全探究[J].信息通信,2019(1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