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交换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技术和网络演进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完成协议处理、资源分配以及呼叫控制,不断提高电力通信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的为电力用户提供良好、可靠的服务,因此,文章简单介绍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及优点,探析了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实践,并以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电力通信;实践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各种电力通信用具投入使用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新的挑战。为了维持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性,需要综合利用当前具备的电力资源和技术设备。软交换技术能够与网络资源及能力相结合,发挥自身的控制、翻译、安全性管理等多项功能,在电力通信相关业务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
1.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及优点
1.1软交换技术概念
软交换技术即提供呼叫控制功能的软件实体,其能够提供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与传统呼叫控制相比,软交换不需要和业务结合。软件换设备已经成为电路交换网想分组网演进的核心设备,为电力通信的视频、数据以及语音业务提供业务、控制以及呼叫功能的主要设备。
1.2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优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软交换技术通过标准接口和分层结构,实现传统交换功能的分离,电力通信系统中所有模块间相互独立,并且还能够对不同功能模块进行组合,更好满足电力通信业务的实际需求。(2)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可以灵活、快速以及便捷的提供服务功能,应用服务器是软件换系统的核心,利用软件换技术能够集中处理所有业务,并且上述过程不经过应用服务器,实现对所有业务的有效控制。(3)电力通信系统应用软件换技术实现业务和传输分离、业务和控制分离。软件换系统控制层采用集中控制方式,传输层采用网络传输方式,以此实现故障和管理分离,既能够实现对电力通信的高效管理,还能够对常见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快速处理。(4)电力通信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能够融入语音业务,实现电力通信多网合一,有效的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1]。
2系统设计功能实现
2.1软交换系统拓扑方案实现
电力通信行政软交换系统规划拓扑方案实现。例如,茂名局调度大楼配置软交换系统主用注册网关2套、中继网关2套,均采用华为U1981设备。该设备允许5000户(门)的注册网关用户使用需要,由于项目运行初期,注册用户不多,可先期开通容量为3000户(门),用于全地区用户规划注册;中继网关配置中继为E1,用于与省公司、电信、茂名地区其他电路交换机互联。茂南局、茂港局、高州局、化州局、信宜局、电白局各供电所配置IAD设备,通过软交换系统实现内线号码覆盖。各站点通过综合数据网互联互通。该设计更换升级主要内容是将地市级供电局原有的行政交换机(哈里斯)内500个电路资源迁移至软交换机IAD系统(1344路),电路资源用户名称与业务等级按设计图纸实施。将原有系统内的程控电话用户迁移至软交换系统。新增一路哈里斯与软交换2M互联中继,将哈里斯原有的各级2M中继(省网中继、电信中继、局中继、电厂中继、相邻地市局中继、调度行政互联中继等)逐步迁移至软交换;并将变电站、各县区局及其下属各供电所通过综合数据网接入软交换系统[2]。
3.2中继互联与用户接入方式设计
根据前面需求分析,本工程新建的软交换网络需与地区局、备调现有行政交换网,以及运营商PSTN网络互联。总共需配置16个2M中继与原有中继方向对接。对于市局本部大楼的用户,通过用户网关实现模拟接入,该网关本期可支持普通模拟用户数量为1200门,未来最大可支持3000个以上模拟用户。
对于为供电所、营业厅的远端用户,采用小型用户网关IAD+模拟用户的方式来接入。根据供电所、营业厅的业务需求,本期共配置对应小型用户网关IAD实现其模拟用户接入。
3软交换技术应用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1.1—软交换技术能够在多种介质中融入不同的电力系统传输的信号模式不同。各种复杂的信号模式对应独立的个体,其接收设备也存在差异。在软交换技术的合理应用中,可以实现交换服务器中各种介质及信号的交换,从而降低软交换的成本,有利于维持信息及传输系统的稳定性[3]。
3.1.2—系统管理的便利性软交换技术在不同的介质融入,能够使电力通信系统的管理更加便捷。因软交换技术的操作维护功能,其业务处理方面的复杂性更高。软交换系统对应不同业务的处理及统一管理的功能,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发挥作用,从而传递出故障信号。
3.1.3—系统业务的补充及扩大化当前,我国的网络技术及通信系统的完善性相对提升,人们对业务有了更高水平的精准度要求,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融入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将软交换技术更好地应用于通信系统,降低通信系统的使用成本,促进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随着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多媒体业务及视频业务向更高水平发展。在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能够延伸网络业务,通过新的网络设备补充各种业务增值。同时,软交换技术具有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能够提供新的业务模块,相较于当前阶段的电力系统呼叫模式,能够降低应用的周期和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有利于塑造电力单位更好的形象,促进电力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建设。软交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告警及统计业务方面。因整体电力系统的业务复杂性较高,如果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能够高效统筹各项业务,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及时进行告警信号提示。同时,软交换技术能够收集详细话单,并以此为依据计算电话信息、电量费—用等[4]。
3.1.4—能够实现业务连通电力通信系统中存在多种网络数据,包括程序控制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等。可以应用软交换技术进行信号协议及接口连接,将系统整合成统一的通信平台,有利于网络间的互通关联,优化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3.2网管系统网管系统
应能实现对软交换相关网元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能支持并提供对新增设备、新增应用或功能的方便安装、升级和扩展。管理网元范围包括:呼叫控制器、用户网关、中继网关、应用服务器、IAD、IP电话以及软交换专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网管系统的操作维护方式应能提供GUI、MML的人机接口,可选支持并提供WEB维护界面。在各种维护界面下,提供操作命令的帮助系统;支持并提供多种备份形式,包括数据备份、进程备份以及双机备份;具有集中网管的功能,维护管理应该操作简单,网管人员能通过网络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和维护;访问客户端数量不少于5个[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能够对不同介质网络进行统一,为电力通信网络提供多样化的业务与应用,并且软交换系统的API应用程序接口,能够为新业务的连接提供便利。同时,纯IP底层网络的应用,采用媒体网关和TDM网络承载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网络投资,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维护费用,由此可见软交换技术的优越性。因此,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具有非常广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何妮婷.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4):218-219.
[2]吴昀达.电力通信软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信息通信,2018(08):181-182.
[3]黄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07):207+185.
[4]王荣.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实践分析[J].电子世界,2017(24):52-53.
[5]周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