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研发与使用,人们对于电力的使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因而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与继电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高科技时代的不断进步,自动化装置这一先进的、新型的设备装置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被在各行各业中被应用,当然,毫无疑问的是,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也在被应用,而且十分广泛。而在继电保护中采用自动化装置处理工作,更能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
1 引言
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居民生活用电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使得我国电力系统在容量上很大程度的进行了扩大,在供电范围上也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诞生,给电网系统架构的组成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让其更加的复杂化,如果想要让电网能够安全运行,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要让其可靠性得到提升,对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结構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构成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以及间隔层经过转变之后,绝大多数的间隔层承担的工作正在慢慢的朝着过程层迁移。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与常规保护相比,主要增加以下设备:电子式互感设备、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机以及网络接口等设备及元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体系的实质就是借助更先进的电子式互感器完成数字量的精确采集,随后通过合并单元,借助同步时钟将这些信息加以同步整理,之后遵照设定的模式借助网络将其发送到相应的位置。对于保护可控制一侧,智能终端负责执行保护设备的跳闸与合闸命令,并将所接收的命令经过逻辑判断转化为继电器出口,对断路器实施管控,并将与断路器存在一定关联的行为信号进行汇总,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发送到保护结构中。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对运行中的电力设备进行保护的技术手段,是对电力系统中的线路和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和判断,一旦系统中发生故障就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为了能够对电力系统中所有设备进行检测,通常需要设置多套相互独立的保护系统,确保继电保护的有效性。例如在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或者电网过载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启动并切断电源,以避免发生过电流、过电压而损坏设备的现象。
但是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概率较低,而随着电力系统设备和线路的长时间运行容易出现老化和电磁干扰等问题,也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动故障和拒动故障,误动故障指的是继电保护装置在长时间的运行中出现故障,导致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发生误动作,导致系统断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拒动故障指的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没有及时发出警报并切断电路等动作,导致电力系统中更严重的事故发生。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装置是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远程监测,并对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设备,其发生质量问题,也很容易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发生严重的故障,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提升措施
4.1优化设计、维护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
对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非常重要。通常来讲,并联、多数表计、备用切换等方式均为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硬件冗余设计时常采用的方式。
冗余系统有助于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有效提高。除了在具体的设计时将系统内加入冗余设计以增加其可靠性,同时在设备的维护方面也要加强。因为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工作强度较大,要对其设备维护非常注重,这样也有助于安全性、可靠性的提高。在对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进行维护时要注意的问题有:①加强对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定期检查与维修;②在进行定期检查时要进行记录;③针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总结分析,采用预防性的手段及措施进行解决,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2降低电磁干扰
电力传输体系对于电力系统来说也非常重要,其可将生产出来的电能通过一定的传输方式送至千家万户。为了将整体的电力传输效果体现出来,在进行电力传输构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消除电磁波的干扰,进而保证电力传输体系构建中的系统运行安全实施效果。具体消除电磁波的措施有:①首先要对电磁干扰滤波进行排除,将电磁干扰滤波排除是为了将整体电力传输系统构建好;②其次,在进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过程中,应该采用屏蔽电磁干扰因素,将电磁干扰屏蔽作为专门的继电保护措施实施,保障在该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将整体的电力系统传输安全因素控制好,实现整体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提升。
4.3提高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由于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结构及其运行较为复杂,而且后续运行操作的具体指标均是按照初始设定标准进行的,所以初始设定就非常重要,会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对相关的初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具体的分析资料有技术资料、设计图纸、数据信息、装置的运行情况等,而且要以这些分析资料作为参考对运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定期检查及排除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检修工作的科学性及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许多技术都在更新,自动化装置也要不断对自身进行技术上进行更新与改造。
4.4统计设备运行信息
对设备的运行信息及时统计可以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传输安全。相关部门需在继电保护装置控制实施过程中将统计信息记录成为固定的档案,保证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统计。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设备信息统计过程中,相关的人员能够根据现行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调整继电保护装置,以实现继电保护装置控制的实时效果统计。
4.5提高维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
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对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起到一定的影响。优秀的维护人员可以对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不断强化维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技能水平及应对能力等。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具体方法,相关部门要定期对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进而使得相关的维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另外,对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性的加强要采取考核制度,实施责任制,进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效率。
5 结语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的电力资源需求,电力系统必须不断创新开发新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对传统电网不断地改革。而智能站将会在不断发展中作为全新的供电系统,其所应用的继电保护技术是革命性的进步,但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考验,只有技术人员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知识,不断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达到智能变电站可以最大程度的依靠继电保护进行运营的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电网运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陈志彪.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1):195-196.
[2]刘奇,黄国强,闫敏.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