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月第3期   作者:周习芳
[导读]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

        【摘要】: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以及品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温湿度以及光照等,与此同时,种子的品质也是关键所在。想要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就必须要充分提高种植技术以及虫害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防治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种子的选择、施肥的掌握、以及播种的密度和深度,同时还需要充分做好虫害防治工作,如此才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所以在小麦的种植中还需要采用科学的种植理念来有效提高种植技术,从而获得高产、高品质小麦。
1.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精选良种
         良种的选择是提高小麦产量以及保障小麦品质的基础所在,所以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充分契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等进行小麦品种的选择。通过多年的小麦种植实践研究,笔者发现以下一些小麦品种非常适宜在我区种植。如淮麦22、淮麦31、荃麦725、烟农999等,淮麦22具有分蘖力强、穗码密结实性好、外观商品性好以及抗倒伏和抗病虫能力强的特点;淮麦31具有穗层整齐,灌浆速度快,后期熟相好,以及抗倒春寒能力强的特点;同样荃麦725、烟农999等均具有抗寒、抗倒伏能力以及品相好、产量高的特点。所以这些小麦品种充分契合了我区的农业种植气候特点,值得推广和普及。
1.2做好早期的施肥和整地
         肥料是小麦生长的营养所在,所以想要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就必须做好施肥工作,而在施肥工作中又以早期的施肥和整地极为重要。早期所施的肥料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按照2500kg/667m2的比例进行实施,同时还需要配以氮磷钾等复合肥料。而在整地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翻耕深度在20cm以上,并且充分做到肥料的均匀分布。
1.3良好把握播种量、播种时机以及播种深度
         播种量、播种时机以及播种深度都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小麦播种的过程中一定要良好把握数量、时机以及深度。过大的播种量会导致小麦的密集生长,导致没有充分的阳光吸收和肥料吸收等,进而限制产量的增长,而过小的播种量也会导致整体产量的下降。播种时期太早,将会导致小麦苗的不适应生长,老弱苗频出,而播种时机太晚则会导致病虫害的现象加剧。播种过浅和过深都会导致麦苗的养分吸收不够充分。所以,在小麦的播种过程中需要充分契合当地气候以及土壤的特点进行播种量、时机以及深度的科学选择。


1.4在小麦的不同生长时期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
         在苗期到分蘖期这个时期内,小麦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需要保证小麦的全苗、齐苗和壮苗。在这个时期需要及时的对小麦田进行补苗,同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尿素肥料,以此来为小麦的发根和分集提供充足营养。在麦苗的拔节期到成熟期期间,小麦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争取小麦苗的多穗和麦粒饱满。这个时期需要对小麦施加尿素以及硫酸钾等肥料,以此促进养分的吸收和保障麦苗的饱满多穗。
2.常见病虫草害的防治
2.1草害防治
         草害是与小麦进行养分的争夺,从而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草害的防治。就目前小麦田间常见的草害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禾本科杂草,包括野燕麦和看麦娘等,另一类是阔叶类杂草,包括宝盖草、猪泱草等。在草害的防治过程中,主要采用的防治方式为化学防治。对于禾本科杂草的防治可以采用骠马药物,用药比例为40-60ml/亩。由于这种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害作用,所以需要严格的控制用量以及浓度。对于阔叶类杂草的防治可以采用百草敌药物,用药比例为20ml/亩,在使用该药物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加以巨星。
2.2病害防治
         在不同的地区,小麦会表现出不同的病害危机,所以需要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如对于小麦锈病,在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翻耕灭茬,以此来有效消灭自生苗,从而有效降低小麦锈病的发生率。小麦锈病的防治过程中最为需要注意的就是需要严密的对小麦苗进行监控,第一时间查出问题才能够有效的进行防治。而在小麦白粉病的防治过程中,基于该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流动的空气,所以需要良好的控制小麦苗的密度来有效防治该病害[2]。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如果出现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可以适当的采用农药来加以控制,如三唑酮和福星乳油都是不错的农药选择。
2.3虫害防治
         在小麦的生长期间,对其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不适草害和病害,而是虫害。而在所有虫害中,对小麦影响最大的就是小麦蚜虫。这种虫害非常普遍,严重时会导致小麦苗的死亡。该虫害主要的发病时期在中温低耐期,因为在这个环境中小麦蚜虫的繁殖以及生长非常迅速。为了有效防治这一虫害,需要在冬灌和早春等时期进行划锄镇压,或者是可以在小麦田间种植一些油菜作物,以此来引诱小麦蚜虫的天敌瓢虫来进行灭虫,在实现无公害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
3.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麦的栽培过程中只有在科学种田的理念上不断提高栽培技术,以及充分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才能够为小麦的高产以及高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范力更.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06):162.
[2]郑翔,陈昆,张继晴,唐玉林,李海生,李晓红,李志明.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8,22(09):54+67.
作者简介:周习芳(1972年4月—)女,汉族,阜阳,现供职于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邮编:236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