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当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用电总量在不断提高,对整个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加强电力调度运行管理,这样才能满足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标准,使用户能够稳定得到电力供应。基于此,以下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预警;防范措施;分析
引言
电力行业为供应充足的电力能源,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和运行模式,并且提高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电力企业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全面分析电力调度运行存在的安全风险,以便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加强安全事故预防和排除、建立智能变电站以及应用创新技术等,有助于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1电力调度工作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范围最广且使用效率最高的能源就是电力能源,所以电力配网调度工作直接影响了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能否正常进行以及我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步伐。电力调度的波动和稳定性对于一些家庭或者小型工厂等用电负荷相对较小的用电单位来讲一般不会影响到其用电安全和人身安全,但在学校和大型加工工厂等用电负荷比较大的电力使用单位中有时会因为电力调度的波动和电力不稳定产生严重的危害。而医院和一些国家大型企业工厂必须要保证电力调度和电力运行的稳定,否则一旦出现电力运行事故就会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加严重的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和危害。所以在进行电力配网的调度时一定要注重电力调度的管理工作以保证电力安全的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配网的调度管理工作要在保障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其能够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和质量并能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人民日常生活的安全保障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基础,所以电力配网的调度管理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变革。
2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2.1系统标准设置存在不合理性
对于电力调度系统提出的具体规范性要求标准,在连续的控制展现应用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设计所提出的规定要求,更好满足整个系统设计的要求标准,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往往存在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例如网络故障、电源故障和数据系统不能够有效控制等。由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管理,在电力的调度运营过程当中,必须对所安装的相关软硬件设备进行高度的重视。同时还要根据系统的具体的应用形式.采取高效有效的处理应用措施.保障电力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2.2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对原有的电力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工程项目开发较为集中的地域,避免不了对运行电网产生的破坏,从而加剧电力调度运行的风险。再加上外界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雨雪天气、雷击状况以及地震灾害等,都会对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2.3数据系统的应用不够科学
数据应用系统往往会对建立角度展现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系统的后续应用以及具体干涉方面尤为突出,同时还需要保持住全方位的控制形式为基准.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此更好地促进电力持续稳定的运行,以及对整个系统的整体性做出良好的完善。
根据现有的控制方式模式,在后续的设计应用过程当中,一定要以数据的控制形式为基础落实相关的管理体系制度。如果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数据系统不合理,必然会导致整个控制应用形式不够科学,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制约。
3安全风险防护措施
3.1提高调度人员事故处理能力
电力系统需要工作人员操作相应的设备和系统,以便进行电力调度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素养,才能降低电力调度工作中引发安全风险的概率。电力企业应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加强人员的技能培训,还包括系统故障处理等,使工作人员具备专业操作能力,并且在规范的流程中严格操作,才能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在电力调度工作中,通过行为控制和技术控制,有助于提高调度人员事故处理能力。在行为控制方面,需要工作人员针对出现的问题实施处理措施,在技术控制方面,运用调度技术减少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
3.2注重引进新型的科技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基于科技技术的影响,运行机制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方便整个运行流程,创新运行机制的同时,降低电力系统运行中人力资源的投入,契合成本管控的理念。科学技术的投入,有效地降低了运行当中风险发生率,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能力,为电力调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为使得电力调度工作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运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持续创新,优化其运行性能,并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维修保养制度,定期地进行巡检,及时的发现运行当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于老化的设备以及零件要及时的进行更换,使得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创新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配置智能化设备,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若未能及时处理问题,极有可能引发故障。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使系统流失运行数据,还会破坏系统正常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力,将创新技术应用在设备中,(1)完善系统服务器等设备;(2)备份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数据,即便设备出现问题,使用备份的数据仍能保证设备正常的运行,以此降低设备问题对电力调度产生的不利影响。
3.4加强风险预测
智能化技术不断融进的过程中,对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也发挥着相应的协调防御功能。以具体运用当中的传感技术和协调技术为主,能够将调度自动化功能全面发挥。一旦电力调度工作存有问题,在动态安全预警以及协调防御技术的实施下,就可根据具体的风险发出警报,并自主的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在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不断融进的过程中,要深入贯彻风险预测的理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强化系统的防御能力,改进防御技术。
结束语
针对于电力调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的人员应该进行相应的方法分析,在进行电力调度过程中坚强人们的责任意识,完善好基本的体制安排,更新设备技术的管理,从而为我国的电力调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小龙,马丽亚,郭建峰,李湘华.电力调度的运行保障问题与措施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01):56-57.
[2]邹浩然.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科技风,2019(35):171.
[3]程友民.安全控制措施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关键思路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7):83-84.
[4]曹山红.分析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决策探索(中),2018(12):9.
[5]符长华.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