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首先,阐述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特点。然后,分析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最后,给出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可拓展标记语言的应用、机器对机器技术的应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应用等。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数据信息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络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数据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供应链的风险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这也是电子风险逐渐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期间,为促使供应链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所以,本文将针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特点
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从目前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管理目标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且目标较为复杂。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想要将 问题更好解决,同时能够寻求问题的更多解决方式。无论是在时间方面上,还是在成本方面上都有着相应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其应用在供应链商业活动中,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到提升。(2)管理范围正在不断拓展,供应链管理工作有着集成思想的引导与帮助,促使其工作范围得到拓展。已经从一个部门逐渐转化到另一个部门,从企业内部发展到企业外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能够打破空间限制与地域限制,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实现问题的更好解决。与此同时,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控制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增强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力。
2、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
供应链管理属于相互关联的企业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以及服务包。在供应链网络中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能够促使供应链中不同因素协同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实现供应链整合与供应链协调[1]。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性能得到提升,同时促使供应链风险能够得到降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流程执行的交易,为决策者相关工作的展开打下基础。这也是IT发挥自身作用的地方,IT主要是由两部分应用程序组成,分别是硬件应用程序与软件应用程序。与此同时,IT能够在供应商整合、制造商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产品数量需求与质量需求。在此期间,能够对供应链中的数据信息先进收集,分析数据实际情况,从而对市场变化进行预测。IT 在SCM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事务执行作用、协调作用以及决策支持作用等。确保数据信息完整性、真实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可以为相关企业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3.1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
电子数据交换是计算机于计算机之间进行业务文件交换,或者信息交换的标准,属于机器检索的一种数据格式,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可以直接对信息进行处理,不需要手工工作参与到其中。贸易伙伴之间在进行交流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应用相应的EDI标准,比如,加强 对EDIFACT的应用。能够将传统信息沟通中的邮件形式、快递形式以及传真形式等替代,被广泛应用在供应链网络的无纸化通信当中,这样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更快获取到自身想要的数据信息,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企业节省更多成本。供应链网络能够将以往供求信息中的不平衡问题解决,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需求信息以及供应信息的共享与利用。
3.2可拓展标记语言的应用
在供应链网络数据中包含结构化信息,并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扩展标记语言是向文档中或者数据添加标记的一个标准方法,在此期间,不需要更多工作人员参与到其中,同时硬件干预文档结构、操作系统文档结构以及应用程序文档结构将会更加丰富。可扩展的标记语言,可以跨平台、跨语言使用,与此同时,能够与其他各种开发工具进行结合使用。可拓展标记语言相较于电子数据转换而言,不仅使得电子商务的进入门槛更低,同时可以节省更多投资成本。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提升信息利用率。
3.3机器对机器技术的应用
机器对机器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有线系统、无线系统,与其他具备相同性能设备展开通信。从当今机器对机器技术发展中可以看出,机器对机器技术通信不仅拓展成为一对一的连接,同时能够将自身转为一个网络系统,将数据信息传输到人员设备中。在机器对机器技术中,包含许多不同内容,比如,资产跟踪、监控、遥测以及数字签名等[2]。在供应链管理中,机器对机器技术已经得到更好应用,例如,对供需情况进行跟踪,为决策提供保障等。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传感器能够展开相应的检测工作与预测工作,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在物联网时代发展中,机器对机器技术也将会得到一定的完善。对于机器对机器技术要加强重视程度,从而极大研发力度,使得机器对机器技术优势能够更加完善,促使机器对机器技术能够在供应链管理中将自身作用与价值发挥。
3.4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应用
数据仓库能够提供不同的数据库组合,利用规范特性能够将其作为面向主题的以及集成的时间变体,这样管理工作的可访问性以及过程导向性将会得到保障。在数据挖掘技术中,能够与数据分析技术之间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不同方式,对数据之间的隐藏模式与微妙关系进行明确,比如,统计分析方式、建模方式等[3]。在此期间,还能对未来结果规则进行预测。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组织制定相应的业务规则,这要在直觉与一般经验警报基础上。异常检测工作也能够顺利展开,预测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保障,预测模型主要是从事件特点派生为以往欺诈事件指标的统计模型。除此之外,促使社交网络分析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不同信息技术有正确把握。明确技术优势与技术特点,将技术应用在相应的工作环节中。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风险问题会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风险的产生,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冯华,聂蕾,施雨玲.供应链治理机制与供应链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信息共享的中介效应和信息技术水平的调节效应[J].中国管理科学,2020,28(02):104-114.
[2]陈志祥,迟家昱.制造业升级转型模式、路径与管理变革——基于信息技术与运作管理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04):180-191.
[3]张璇,赵军.跨组织协作、供应链电子化整合能力与供应链绩效——需求不确定性和组织内部信息技术的调节效应[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9(08):5-19.
[4]黄佳楠.基于信息技术集成的智能物流实训系统设计与应用——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供应链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基地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5):31-32.
[5]任芳.供应链网络架构变化下的物流信息化升级——访唯智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梦槐[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8,23(0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