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淮山,是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药用价值也极高,有补脾肺、强精气的功效。本文对淮山的引种栽培技术做了一些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对淮山的种植栽培起到一些贡献。
关键词:淮山;引种;栽培;种植
淮山的食用和医用价值极高,在近些年已经成为许多老百姓餐桌上深受喜爱的食品,但因为淮山块茎的生长特点,传统淮山的种植方法,都是人工深挖沟渠种植、采收,传统的栽培方式投资成本较高且极为费时费力,而且必须栽培在土层深厚的沙土之中,种植难度大,且容易造成块茎损伤,影响采收的质量[1]。
一、种子的选择
淮山的种子应当挑选无病且发芽势头旺盛的作为种薯;也可以挑选零余子做种,种子有萌动迹象后就可以播种;或者可以选择薯条做种,将直径小于5CM的薯条,切割成约5CM长的薯段,用草木灰或石灰覆盖伤口、预防病菌感染,也可以使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到800倍浸泡消毒,取出放于通风处晾干后即可播种;而直径大于5CM的薯条,可以将其切成约5CM的薯段后再次纵向切割分为两份,同样可以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品种可以选择抗病、抗逆性较强且耐肥水、产量高的九斤黄、铁棍山药、大和长芋这3种北方淮山。
二、 种地的选择
淮山的种植一般要求是选取地势高且灌溉排水方便,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日光良好的中性沙土结合田块,种植要求地下水位在3m以下,耕层的厚度达到20cm之上,全氮0.15%,土壤包含有机质2%,的沙壤土最佳,为淮山高产田。
三、定向槽的选择以及铺设
淮山的种植地最好使用大功力机械进行机器耕地,让田地土壤更加疏松,有利于后期淮山的薯块顺利膨大。可以在播种之前,天气干燥时及时整地。根据淮山的品种和块茎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浅向槽,比较常用的浅向槽规格是长1.0m、宽8.0cm、3.5cm槽深。定向槽铺设应当从墒顶端面朝下挖出宽10cm,长1.0cm的浅沟,倾斜度约15°,斜面低端约为25cm深,将浅生槽放入沟中,为避免淮山后期结薯弯曲要用木棍将其压实,然后将锯木灰填充至浅生槽内,在槽头空出10cm左右空隙,以方便放种子,之后填充回墒土,等到下雨土壤较为湿润时用50%乙草胺100毫升,兑水50kg进行喷洒,以防止生出杂草,留待播种。
四、种植时间的选择
淮山的成长周期约为200到220天,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播种期。在清明节前后,气温升至15℃以上、地温能够稳定至10℃以上的时候,即可以开始播种。
五、种植方法
将准备好的种薯放入浅生槽预留的栽种位置,注意种薯要顺浅生槽的方向放置,预留的健壮芽或者生长最旺盛的芽眼朝上,覆盖一层浅土后,每667m2使用45%复合肥50kg作为种植基肥,复合肥不能直接接触到种薯,要施撒在浅生槽顶端周围,然后再覆盖最后一层土[2]。
(一)藤蔓搭架
在淮山出苗后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缺苗现象要及时补种,结合绑蔓,只保留1个健壮茎,清除其余弱苗和病苗,以此保障其单株多薯化,提高淮山的节薯质量。种值完毕到淮山苗30cm之前,可以用竹竿或者木条搭建架子,架高约1.8m到2.5m,打桩钉牢固,要及时引蔓上架,辅以绑蔓,防止茎蔓缠绕。
(二)水肥管理
肥料需要施撒充足,以此确保藤蔓生长。待到藤蔓生长至30cm左右时,淮山种子的自身营养已经基本消耗尽,此时必须加施肥料,每667m2施撒肥料60kg(15:15 :15),分三次施撒。第一次施撒施是藤蔓生长至30cm左右长度时,每667m2使用复合肥15kg作为提苗肥使用,施撒在距淮山根部4cm左右处,形成一条宽10cm左右的肥料带,施撒完毕后覆盖上薄土。
第二次施撒为第一次施撒后的40天为期,每667m2施撒20kg复合肥,施撒方法和第一次相同。
第三次施撒在淮山薯块膨大期,每667m2施撒25kg复合肥,方法依旧和前面两次相同。叶面肥则可以喷洒0.2%~0.5%磷酸二氢钾溶液。
淮山虽具有耐旱性但又离不开水,5到8月为其地上藤蔓部分的迅速生长期,要注意保持种植地土壤的湿润,9到11月是淮山地下薯块的迅速生长期,此时则需要大量水分,要注意做好水分管理工作,遇到干旱时期要及时为其补充水分,若是遇到连雨天气,要注意开沟排水[3]。
(三)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在淮山甩蔓前6月中上旬可以喷洒300倍代森锌预防炭疽病。往后每15到20d喷洒1次,喷洒约2到3次后,可以兼治黑斑病和白粉病。在7月份是各种病害的高发期,此时及时的开展淮山病害的防治。待到7月中旬,害虫的问题也要及时防治,如蛴螬、地老虎还有食叶蜂需要特别注意,每667m2使用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0g兑清水60kg,使用喷雾器在淮山种植地区进行喷洒,能够有效防止蛴螬等害虫。
六、适时采收
待到淮山地上茎叶变黄且老化,薯条膨大充实、薯皮亦熟透后,便可以采收。采收过程中,用锄头顺着浅生槽的方向将土壤清理开,将薯条裸露出来,用手提住槽头,慢慢提拉,将淮山抽出,注意过程中不要破损薯条以及浅生槽,笼头部可以折下作为种栽,然后根据用途分堆贮藏或运输。
七、淮山的贮存
淮山拥有耐低温和低湿的特点,因为其内含大量黏液以及淀粉,一旦受潮非常容易变软变黏,2个星期左右淮山便会产生皮色发黄、发霉,且生虫的现象。所以在贮存时要注重环境是否干燥,防止湿气入侵使淮山受潮。在淮山采收完毕后,可以适当的进行晾晒以此预防其发霉变烂,延长贮存的时间。温度2~4℃,相对湿度80%~85%为山药最佳贮存环境,可以贮存150~200d。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淮山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生长状况,及时对其生长状态做出相应的措施,而使用创新的浅生槽栽培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种植难度,增加淮山的采收质量,解决“淮山好吃难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岩所,郑宇峰,寸待斌, 等.淮山定向结薯浅生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9,(21):7-8.
[2]倪丹,方鸿国,王蓉, 等.不同肥料配施对淮山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3):74-75,138.
[3]谢文林.不同填充料对淮山产量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