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kV电力工程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电能生产、输送、分配等方面的作用,其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供电质量。为此,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10kV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保障作业工人的安全以及电力工程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10kV;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10kV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问题
1.1不合理的配电网网架结构
一个科学合理的配电网网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配电网网架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缺陷,这对于整个配电网施工都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配电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配电网网架结构的要求更加严格,许多传统的配电网网架结构已经不适合新的配电网工程施工。传统老式的配电网网架结构许多问题逐渐显露:因为10kV配网线通常使用辐射输送电力为主要方式,存在负载率高、联络数不足以及分段缺陷等问题。变电站中10kV仓位使用存在分配不合理情况,而且变电站内本身就有电源点不足问题,10kV出线仓位数量少,加上较多的10kV仓位被小容量用户过多占用。配电网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线路较长,连接用户过多,存在风险较大。配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不仅仅会影响到配网配电效率,对于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也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网架结构出现事故,进行事故处理的难度非常高。
1.2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事关重大,必须把其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缺乏安全责任意识。施工人员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时并未按标准化作业流程进行,心存“侥幸”,违章现象屡禁不止。还有些没有认真落实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组织措施以及技术措施。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及不规范使用安全工器具,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引发安全事故。(2)在电力施工过程,对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认识不深入。虽说大部分公司均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但是有些管理者过于追求电力工程表面工作和施工进度,而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却有所忽视,导致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十分普遍。
1.3施工完成后没有定期对线路进行维护
在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施工中,大多是采用分段施工和分段验收等形式,因为在完成某部分的线路施工后要定期对线路进行砍青维护,减少线路出现故障的几率。然而,在实际的配电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对现场导线架设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对配电线路进行砍青,安装线路避雷器,因而就会导致线路在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而发生接地和雷击故障,从而造成线路过流跳闸等问题,影响供电可靠和经济运行。
210kV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1提高工作者的安全意识
就目前来看,在10kV电力工程的施工中,各级干部职工通常会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忽略了安全问题,同时部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并不具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认识,使得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疏忽,造成安全事故,降低安全管理效果。为此,领导者应当重视工作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并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工作者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使工程建设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2.2科学合理的进行新型配电网网架结构设计
进行10kV电力建设工程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准备工作。先做好供电区域的划分工作,将整个配网划分为几个相互之间独立的供电区域,并且做好供电范围的划分确定,要求范围划分要合理严谨,符合实际情况以及遵守施工中的规章制度。这样能够在保证满足负荷密度以及运行管理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科学有效的减少线路的重叠分布概率,可以较高程度的保障后期维护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以及一定程度上降低维护人员工作量。结束单项设计之后需要进行综合管线的设计工作。
在进行综合管线的设计时,要科学的进行各种管线设计与布置工作,要求按照管径、数量、线距将各种管线提前进行放线操作,还要将各类箱变、调压站、管井以及化粪池等位置预先设计摆放好,提前预留好调整位置,以便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进行相关的调整,减少管线偏离出现。进行配电网网架结构优化,有效的保证电力工程的配电合理性以及配电效率。
2.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电力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当设立组织机构,执行从上到下的责任体制。结合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责任制应该深入到各个岗位、单位以及部门。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以及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应重点考虑到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可操作性。完善与健全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安全责任机制和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各级人员增加安全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严格落实各类人员,各部门及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管理,要切实抓好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现场工作,做到施工安全生产;避免形式上的管理,抓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将安全责任制具体化,细化以及量化。要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促使电力工程顺利施工,保证工程的安全,减少或者杜绝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310kV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3.1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在10kV及以下配电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时间很长,因而要对施工完成后的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检修、维护和保养。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施工中要采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操作,并按照相关规定规范施工行为,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指数,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采用优质的机械设备,从而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3.2加强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
在10KV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企业能够有效加强认识,以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这就要求相应的企业能够加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建立相应的质量监管队伍,有效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验收工作,进而保障其施工质量。在10KV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则要求及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严格监督其施工的各个环节,不断加大其质量管理的力度。
除了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之外,还要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避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建材流入到施工现场当中,以此有效保障其施工质量,尤其是电缆,电线等价格昂贵的建材,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基础上,还要选取合适的材料存储方式,以保证材料的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实际的监督管理工作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加强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有效保障其工程的施工进度。
3.3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
质量控制管理的最后一个关键阶段是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验收阶段。此阶段主要包含2个部分,中间验收以及竣工验收。中间验收主要指的在施工过程进行质量验收,为后期竣工验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主要内容主要针对项目的施工结果进行质量验收,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符合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结论
现如今,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和人们用电需求的增加,10kV及以下配电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对于满足人们安全用电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外界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了配电施工安全质量,因而加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对保证配电网施工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君.浅析10kV配电工程的施工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6,14:60-62.
[2]朱建荣.10kV及以下配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技术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