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挖掘成为电力企业建设数字化电网的重要核心技术,国家电网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提高对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线损管理对于电网的运行管理而言意义重大。本文就电网大数据的线损精细化管理方式展开探讨,通过分析数字化供电系统的架构,挖掘数字化电网和精细化管理之间的联系,探讨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电力系统中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电网大数据;线损;精细化管理
现阶段电网大数据在我国电力电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电网成为电网大数据的重要网络之一,是提供大量研究数据的重要来源。数字化供电系统是我国电网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电子化系统,能够有效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对数字化供电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电网大数据发展速度的重要方式。当前电网电路损耗问题是电力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对输电线路损耗原因进行定位分析是解决线路损耗问题的重要前提,利用电网大数据,分析用户用电行为,有利于实现对线损的精细化管理。
一、线损精细化管理和电网大数据之间的关系
提升电网大数据管理科学性是电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保证电网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利用电网大数据对线损实现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数字化电网运行科学性。数字化电网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技术的结合,实现对电网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电网运行和工作效率。
同时,通过加强对电网大数据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可以对数字化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及时发现数字化电网在工作时存在的问题,并由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解决,提高电网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总之,精细化管理和电网大数据之间的联系紧密,能够有效保证电网运行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利用电网大数据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明确线损类型是对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根据线损类型考虑解决线损问题的对应策略,是实现对线损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线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理论线损;第二,管理线损。计算理论线损的研究方式主要是利用电网拓扑结构等方式实测数据,结合电力系统知识,使用理论计算方式,对线损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需要结合历史数据对线损值预测计算。
管理线损主要包括窃电、漏电、计量表误差等内容。针对窃电分析,有多种算法分析方式和分析模型,对客户的消费行为开展分析,计算出客户的窃电系数;关于漏电和计量误差,主要采取积分电量的方式,通过采用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等多种系统,得到多个维度的系统数据,对电量异动实现监控管理。
由此可见,不管是理论线损还是管理线损,传统的分析解决方式都比较单一,不能将各类线损数据相互结合,实现对线损类型、用户之间的关联和耦合性研究,无法实现对线损的精细化管理。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机器学习算法、聚类挖掘分析、关联分析等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海量数据资源的分析计算,构建直观有效的电网线损评估系统,实现线损可视化管理,实现对电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
三、基于电网大数据进行线损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
3.1 明确线损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不同线损方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有所不同,只有对线损方式进行有效科学分类,判定当前的线损综合构成,才能够针对不同的线损类型,对每种线损行为进行分类整理,并采用不同的计算和分析模型,利用分类器对各类线损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精细化管理效果。
理论线损是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由于设备、线路等原因形成的不可避免的损失,解决理论线损的主要方式是从电网结构、运行方式、传输技术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各电力元件中可变损耗部分、固定损耗部分的分析,得到有效的解决方式。现阶段,计算各电力元件损耗的方式主要有等值电阻法、平均电流法等,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电阻、电压等量测数据的深入分析,得到理论线损值,并分析出优化方向,实现对理论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利用计量系统和通信系统对电网开展定期测量,得到通信系统正常状态下历史一个月的数据,根据时序数据分析,采用大数据分析,得到线路通信线损,结合分析数据,分析得到线路通信线损数据之间的关联模型,明确精细化管理方向。对于窃电线损来讲,采用基于自动最优聚类算法,实现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分析,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出用户用电行为,对用户用电行为异常的情况实行优先治理。
3.2实现同期线损管理,明确线损管理方向
利用电网大数据分析实现同期线损管理,是对线损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策略。同期线损管理是指通过大数据统计平台,实现对同期日线损、同期月线损、同期年线损等数据的实时在线监测,以对不同统计周期内、同一统计时间中线损数据有更加准确的掌握。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同期线损数据的纵向对比和横向分析,在排除气温、季节等外界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实现对线损数据更加科学的统计分析,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明确线损管理方向。通过营配调贯通数据采集工作和一体化数据模型建模工作,全面启动营配调贯通建设项目,大面积覆盖各个变电站、线路、专变、公变、表箱、低压电能表等,构建营配统一电网拓扑模型,为实现同期线损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同期线损采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采集周期的特殊性决定了同期线损管理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数据分析,保持数据分析准确性和工作积极性是做好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3.3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线损管控水平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电网GIS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是现阶段电网大数据管理的主要系统,将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横向集成和纵向贯通,将各类信息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和先进的大数据管控方式有效结合,能够及时发现电网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线损管控水平。从实际工作中的数据分析中发现,电网大数据管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营配档案不一致、关口关系错误等,对不同的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探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例如,通过对存在问题的统计分析,发现抄表数据存在的误差比较大,是造成线损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引入大数据库建立智能检测分析平台,对电网运行状态实行实时监控,提高台区和现场数据的一致性,保证台区线损计算结果的有效性,能够有效提高降损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线损精细化管理和电网大数据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电网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提高线损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利用电网大数据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非常有必要,能够针对线损类型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方式和策略。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准确判断线损类型,并根据线损类型制定相应措施,解决线损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同期线损管理,排除其他客观因素,高效解决线损问题,明确线损管理方向;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各系统的统计数据进行集成和贯通,提高线损管控水平。由此可见,电网大数据在线损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能够有效提高线损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慕艳霞,王蕊.基于电网大数据的线损精细化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3883.
[2]姚俊宏.基于电网大数据的线损精细化探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8):99-100.
[3]康之增.基于电网大数据的线损精细化管理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