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资源是人们当前工作和生活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出现供给问题会给人们带来重要的经济问题。因此提高供电技术,减少故障问题出现是保证电力稳定的重要因素,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得到了重要发展,并且在当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智能电网包括智能输电网和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就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稳定、安全的电能,有效地提高了供电系统整体的效率。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应用
1 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的联系
1.1 智能配电部分的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就是管理者借助计算机、信息的交流以及通信技术将配电网的设备运行状况、主体的结构和用户的资料以及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建立自动化的体系。配电自动化系统对于提升供电质量、配电网管理的效率和对于用户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配电自动化关键的技术除了配电网使用过程自动化,还有配电网实施配电设备监察、检修和停电的处理等上的自动化,以及记录和管理用户的用电信息的自动化。
1.2 比较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
通过比较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就可以发现它们彼此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与共性。配电自动化属于计算机和通信以及信息技术等在配电网方面的运用,而它们同时也是智能化配电网的关键技术。而且配电自动化的技术全部包含于智能配电网的技术中,且是其主要的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较于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网具有标志性改变:首先,技术内容方面智能配电网较配电自动化更加的完善。配电自动化属于配电体系的二次技术,而智能配电网则是电力业各种技术集合而成,涵盖一次与二次全部的技术范围。智能配电网在提高配电系统性能和节约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重视电力业新技术的有效整合。其次,智能配电网在性能方面更趋于完善,它允许分布式的电源接入。最后,智能配电网脱离传统的死板只读式电表信息,实现新型的配电网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满足用户对于用电的时间段的选择自由。
2 智能配电网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智能配电网发展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发展过程中对智能电网发展不够重视,所以对整个电力系统投入较少,由于前期的投入资金问题,所以电力系统的配套措施在配电网线路结构不合理、网架薄弱等都存在问题,造成一旦用电过量出现停电等情况,相关部门只能通过局部的限电、停电来解决问题。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配电合理化的重要性,因此我国的智能化配电在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对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仍然不够广泛。在实际的生活以及生产应用中,对配电设备的使用缺少规范化和系统化,乱用、错用设备的现象时有发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严重限制了配电自动化程度的发展。在一些工业化耗电企业中,随着技术改进和创新,使得大量的供配电系统设备发生了多次的更换,大幅度的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率。供配电系统一次设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一些老的大型企业和规模技术差的企业,仍然在使用着一些已经淘汰掉旧电力设备,所以对智能配电网以及配电自动化技术改造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
3 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 对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的应用
使用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的安全性明显提高。此种技术数据计算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借助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和风险进行预测,且可以根据相应的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与此同时此种技术具有聚合分析、应急分析以及潮流计算的功能,使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更加合理。相关人员需要根据配电网的发展对此项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从而使更好的满足智能配电网的要求。
3.2 对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
通信网络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前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使用传统的通信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个终端信息和数据无法交换以及通信带宽窄等问题,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弥补了传统通信方法的不足,建立数据和信息的传输网,保证将各个时刻的信息和数据及时进行传输和转换,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例如:某省在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中使用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对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并且及时反馈到控制中心的终端上,终端管理人员可以在线对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使智能配电网安全运行。
3.3 对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的应用
使用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并且此技术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在处理分析完成后传输给终端,为电力企业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此种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可以实现分布式管控的目标;(2)此种技术可以在线进行监测,能够将智能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实时记录,为后期维修和养护提供依据;(3)此项技术具有网络管理的功能,能够对搜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可以设置一定的网络权限,禁止其他人员进入管控系统。
4 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应用改进措施
4.1 加强理论研究,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储能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在储能技术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发展,所以为了有效推动其进步,必须加强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完善管理体系。从而保证智能配电网以及配电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麻烦。除此之外,国家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方面的法律体系,从而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4.2 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与改进,强化电网结构
在电力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新技术进行推广,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用户电力和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对不同时段的电价信息进行发布,同时也具有远程读取电表信息的功能,研究具有较高可靠性的通信速率的配电载波通信技术,智能配电网不仅能够实现以上阐述的功能,同时在应用中,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渠道的通信;用户电力技术则是通过对微处理技术、低压配、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从而提高电能的质量以及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用户电力技术在独立工作时,可以满足特殊负荷情况下对供电量的要求,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时,能够确保无瞬时停电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对配电的柔性化进行实时控制。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与改进,通过强化配电网的结构,来提升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质量。除此之外,通过国家政府在此方面做出的资金扶持,可以不断完善相关方面的基础设备,从而在实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3 扩大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范围
一些科技型新兴领域的发展,对于配电自动化与及智能配电网的需求不断加强。因此扩大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不仅可以推动这些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带动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如何扩大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不仅需要通过改善配电自动化以及智能配电网的相关设备的质量。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西方的一些国家先进技术经验的学习。结合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基本情况做出调整与改进。
5 结语
智能配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高效性、自愈性和保障性的显著特点,保障电力资源正常供应的基础。而智能配电网具有提升用电质量、提升电能调度以及解决电源介入等问题,两者的密接合作与交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黄玉军.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6(23):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