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各类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新闻传播领域,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曾经一度占据了新闻传播的主力地位。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等新的传播途径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新方式,传统的传播形式受到了冲击。即便如此,广播电视新闻依然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新闻传播的主要地位。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兴的融媒体时代如何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成为新时代的新命题。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编排
引言
融媒体时代,媒介的技术在进步,新闻的组织形式、传播方式、舆论态势和媒体业态等媒体的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传统的新闻编排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生活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者应当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新闻编排模式,以求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
1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受到冲击的原因分析
1.1传播方式受限
融媒体时代,电脑、手机等传播途径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些途径方便传播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几乎涵盖了传统广播电视所能够传播的所有内容形式。近年来,随着AR(增强现实)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突飞猛进,融媒体设备所能承载的信息形式更加丰富,远远超过了广播电视等传统形式。
1.2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新闻报道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新闻编辑应该确保新闻能够第一时间被受众了解并接收,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新闻的价值。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发展,人们接收新消息的渠道不再单一,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内容,因此,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下,对于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重视提高广播编辑的工作效率,使新闻传播的速度能及时紧跟互联网传播的速度,才能体现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促进新闻媒介的不断向前发展。
1.3对于人们生活的渗透无孔不入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类移动设备迅速占领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作为其中的主要代表,几乎垄断了人们的碎片时间,无时无刻将各类信息传输给人们。相比而言,传统的广播电视手段由于设备体积所限,难以做到随时随地传播。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户外大屏,公共场所电视全面铺开,但是总体而言,其扩张速度相比于移动设备仍然不足。
2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排的创新途径
2.1守正创新,坚守新闻舆论阵地
要想创新,先要守正,守正是基础、前提,创新是活力、动力。融媒体时代,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与观点,打造新时代的舆论环境,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引领社会思潮,壮大舆论阵地,凝聚社会共识,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融媒体时代,新闻编排的创新并不是天马行空,新闻工作者要依据党的指导思想,突出新闻重点。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应当选择重要的新闻进行传播,并通过新闻的有效编排,以头条新闻或新闻置顶等方式将新闻的重点体现出来。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新闻的速度较快,因此,在新闻编排上要紧随社会发展趋势,及时了解社会事件动态,并进行跟踪报道,以提升新闻的质量,将新闻编排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着重提升新闻采编队伍的“四力”素养。
2.2针对新闻中的声音内容进行编排
无论是电视中采取音画结合的方式进行新闻播报,还是广播中仅仅依靠声音进行播报,新闻中的声音内容都是人们直接了解新闻内容的途径,因此对新闻中声音内容的编排非常重要。新闻中的声音内容往往是通过播音员口述出来的,因此,增强播音员的表述能力是提高新闻声音内容编排的主要手段。播音员在概述新闻内容的过程中应当力求简洁明了,并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播报过程中避免出现错字、漏字等情况,保证观众的视听感受。
2.3“内容为王”,发挥核心竞争力
媒体融合进程发展至今,关于“什么为王”的争论僵持已久,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技术为王、产品为王、用户为王等说法纷至沓来。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媒介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产出方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都经历了变革,业界也有唱衰“内容为王”的声音存在。但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让信息呈现井喷状态,在如此多的信息海洋里,抓住真实有用的信息及有价值的内容仍然相对艰难。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内容,对于受众来说仍然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关键,所以“内容为王”始终是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信条。
2.4针对新闻图像信息的优化
音画结合是传统的广播电视进行新闻报道的常用手段,在融媒体时代,各类短视频、数据可视化等手段层出不穷,因此传统媒体更加应当重视新闻图像信息的编辑优化。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新闻播报中适当插入图像内容,对于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具有很大的帮助。融媒体虽然在图像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由于其信息来源复杂,很多图像信息又是非专业人员拍摄上传的,因此质量水平和真实性都经不起推敲。在这一方面,广播电视具有绝对优势。广播电视中播放的图像信息多是由专业的摄影记者拍摄,并经过后期修整最终呈现出来的,其拍摄质量和表现力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够更加客观地还原新闻事件,促进内容的表述。增加图形图表等手段的使用,有利于对新闻中抽象信息的描述。数据可视化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核心内容就是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图像等易于理解的形式进行展示。
2.5受众为本,转变新闻编排模式
新闻媒体的受众是社会广大民众,新闻编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选取的内容应当是社会民众最关心的内容,或者是适应社会民众实际需要的内容。在具体工作中,新闻编辑人员应当做到“四力”并发,从基层出发,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百姓当前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并将其分析、汇总;以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塑造具有传播力的新闻,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播报,真正为百姓做实事。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真实性、准确性的优势。在对新闻采集、编排工作中,充分分析信息的重点,将受众热切关注且极易造成社会影响的新闻分散化处理。编排人员要有意识地将热点与非热点、有趣的和相对无趣的,内容题材不同的新闻穿插安排,避免受众对新闻的感观疲劳。
结束语
在融媒体时代,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确实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要说融媒体取代广播电视还为时尚早。广播电视面对时代的浪潮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与各类新型媒体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新时代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晓青,王红翠,王艳霞.融媒体下广播电视新闻如何编排更能吸引受众[J].传媒论坛,2019,2(19):130-131.
[2]史淑英.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编排[J].视听纵横,2019(04):123-124.
[3]许莉.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如何编排更能吸引受众[J].传播力研究,2019,3(14):123.
[4]辛宇浩.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如何编排更能吸引受众[J].传播力研究,2019,3(13):122.
[5]徐文云.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编辑的优化转型思考[J].传媒论坛,2019,2(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