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4期   作者:初影
[导读] 对于水质监测分析工作来讲,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摘要:对于水质监测分析工作来讲,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确保监测数据具有真实可靠以及准确性的重要方法。其主要是应用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使监测分析过程中所产发生误差尽可能地降低,并确保误差得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有效确保所检测数据具有较高真实、可靠、完整以及可比性。论文先是从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水质监测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水质监测;水质分析;质量控制;要素;措施
   水质监测分析主要指的是对特定区域中的样本水实施采集、化验、分析与总结等工作,只有确保数据采集的公正、合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方可获得可靠的结果分析,从而为有关工作人员与部门进行决策的制定,因此必须要对水质监测分析过程实施切实有效质量控制措施。
一、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
         1、水样采集和保存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需要应用高灵敏、高精密度以及商准确度的分析方法来实施监测,同时,还需与监测目的结合起来,进而选取与之相适当的采样时间、地点、方法以及保存技术等来实施具体操作。在监测过程中所使用水样必须具有一定代表性,如采样地点、方法以及保存技术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性,那必将会致使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有效性,这样所做出的评价也是缺乏正确性的,这样一来必将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如果水样不具有一定代表性,就算在监测过程中运用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其结果也是缺乏真实有效性的。
         2、人员
         对于实验室工作来讲,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分析仪器的应用方面,对于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有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同时,还需积极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并对相关培训和学习内容作相应地考核,进而有效地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整体执业能力和水平。
         3、仪器设备
         对于水质监测分析工作来讲,仪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对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也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对于相关仪器设备来讲,不仅要正确地进行使用和操作,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还需特别注重对于仪器设备方面的维护和保养,并严格落实相关计量认证标准及要求,由具有一定资质的计量部门对仪器设备做好周期性的计量检定工作,只有当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实验使用。而对于一些非强制性检定的计量仪器,则需自行做好相关检定工作,以免其超出一定范围。
         4、实验室基础条件
         对于水质监测分析工作来讲,除了上述要素外,实验室基础条件也会对其监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具体实施监测分析工作前,需做好相应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如对实验室温度、湿度、洁净程度以及电、仪器设备和器具等方面做好全面地检查,以免由于受到外部条件因素影响而致使监测数据失去真实有效性。
二、水质监测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1、强化全程序空白值的控制
         所谓空白值,主要是指使用实验用水来替代样品,而其他相关分析步骤、使用试液等和样品测定保持一致的操作过程所取得的监测数值。空白值大小和波动等均会对监测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如对方法的检出限及测试结果精密度等造成直接性影响。所以,在一般的分析过程中,需对所有使用的纯水、试剂、器皿以及仪器和环境等各方面加以控制,且每批均需做相应的平行双样测定,且需严格控制好偏差。


         2、强化校准曲线的控制
         校准曲线主要是对待测物质浓度和使用测量仪器相应值间的一种定量关系曲线的一种表达。在运用和校准曲线进行分析时,均需测得样品信号值后再在校准曲线上查找出相对应的浓度,可见,校准曲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水质监测分析中,所使用的校准曲线通常最少要有五个浓度点且不包含空白点,在测得仪器响应值后再减去零点响应值后再进行曲线绘制工作。因校准曲线中的斜率、截距等会由于环境温度、试剂批号以及贮存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为了有效地对校准曲线进行控制,需每季度绘制一条曲线。另外,如果有出现仪器、人员等方面要素变动时,需对校准曲线进行重要绘制,在此期间还需使用已知浓度控样来实施曲线检验工作,一旦出现检验不合格时,则需重新绘制曲线,以确保检测数据具有较高准确性。
         3、强化精密度的控制
         精密度是指应用特定分析程序在受控的环境条件下,实施均一样品重复分析测定而取得的测定值的统一程度。一般在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开展平行双样测定工作,明码或密码样测定,以对其分析结果和离散程度进行有效地判断,进而有效地降低随机误差问题,严格做好精密度控制工作。
         4、强化准确度的控制
         准确度主要是对方法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进行有效反映的一项综合性指标。通常在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会使用回标回收率测定、标准物质测定以及相同样品不同分析方法测定等措施来对其准确度进行控制。加标回收主要是向样品内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而和样品进行同时测定,进而计算出加标量并将其与实际加标量进行对比,以判断能否实现定量加收。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其测定的准确性作出反映,如果回收率符合相关规定则表明其测定准确,相反则表明不准确。因为加标回收所加入植物量通常为样品含量的0.5-2倍,而水样中一些项目含量则非常低,这样所存在误差比较大,所以,通常不应用加标回收法。可以采用购入有证标物,并应用标准物质实施测定,同时将测得值和定值两者进行对比,且所测得值需确保在标准物质说明规定范围内。
         5、强化质量控制图的绘制
         在水质监测分析工作中,质量控制图是确保分析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可以较为直观地对数据变化情况进行描绘,进而得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在分析误差方面的异常变化,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和处理,尽可能避免出现分析质量问题。通常在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可以绘制相关控制图,以便更好地对监测分析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进而确保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以全面保证分析数据具有较高准确可靠性。另外,在具体的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还需全面落实好室内互检和室间互检工作,以便对实验能力实施有效地对比和验证,不断增强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以确保数据具有较高统一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水质监测时往往会有诸多因素会对水质监测的结果产生干扰,从而降低其精准性。因此,这就要求监测人员能够严格把握相关影响因素,并且切实根据相应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质量管控策略,以切实控制整体监测过冲,最大限度减小分析过程中的误差,保证结果的准确、真实与可靠,为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工艺技术的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并为工作人员切实掌握实际水质情况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薛鑫华. 浅谈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8(1):384-384.
[2] 林丹丹. 水质环境监测及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探究[J]. 华东科技(综合), 2019(3):0418-0418.
[3] 吴佳莉, 魏东. 水质环境监测及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探究[J]. 当代化工研究,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