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品装箱烟叶局部霉变属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发现处理不及时会诱发大面积霉腐,将会直接报废,在烟制品加工范围内再无使用价值,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只有引导和抓好叶片复烤和包装工艺过程管控,防范装箱叶片在凉箱储存过程中出现水分局部异常升高并导致霉变的现象。本文就装箱复烤片烟局部霉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改进和防范措施的提出与实施。
关键词:装箱复烤片烟 霉变 原因 改进 预压打包机料箱
1 霉变情况调查
据反映,成品箱装片烟在仓存储保管期间有霉变的现象出现,为查找引起霉变的因素,改进打叶工艺过程控制和仓储保管,对成品仓库已霉变的烟叶进行调查,发现双6T线产出的罚没烟FB3K靠内衬塑料袋外围出现绿灰色霉斑,以边角居多。
对近期产出的入库烟叶抽检,其中双6T线产出的部分内衬塑料袋片烟B2F箱内有局部水分偏高的现象,以四角居多,手感评测这些点位密度较低,相对松散,初步判断箱内片烟水分在历经水分内渗、扩散、平衡后可能出于装箱密度差、箱温高、烤后水分不均匀等综合因素导致密度低和松散部位呈现水分聚集偏高,并诱发片烟霉变的现象。
2 霉变原因分析
为进一步查找产出成品中部分内衬塑料袋烟叶出现局部水分偏高,并导致霉变的原因,经工艺论证分析,认为内衬塑料袋的装箱片烟在水汽外扩散阶段遇冷空气而快速在箱内松散或空隙点聚集后冷凝结露,使局部烟叶水分偏高后发生霉变。然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主要是以下四方面的因素或这些因素综合导致。
2.1 装箱密度偏差
局部箱内片烟密度偏低,多表现为四角松、密度小,有空洞、间隙,致偏差过大。
2.2 出机温度偏高
凉房温度的调整不能适应回潮需求,出现潮房温度偏高,以致片烤机出口烟叶温度偏高。
2.3 预压打包机料箱配装尺寸不适
预压打包机料箱料箱尺寸偏小,尤其是双6T线料箱制作尺寸偏小,以致装箱后局部间隙偏大。
2.4 保管环境
车间环境温湿度变化大,引起烟箱内外温差大,箱内烟叶水分快速扩散,和冷空气接触后快速结露。
3 应对措施
3.1 改进装箱密度调整控制工艺
一是在分料前加装布料振槽,使片烟均匀、分散地落在预压打包机分料皮带上;二是生产期间实时关注分料拨叉的调整,视来料等级、流量适时调整;三是在片烤机至打包机各输送衔接点加装分散布烟调整装置,起到均料和降低烟叶温度作用。
3.2 片烤机凉房温度调控
做好片烤机工艺技术条件调整控制,根据环境温湿度的变化掌握凉房内、外循环工艺适时转换调节,使凉房温度控制在标准35℃范围内,保证烟叶水分的净增速度的同时,回潮温度应在可控范围,以利于适时调整降低片烤机出口烟叶温度空间,减小温差。
3.3 预压打包机料箱改进
适当提高料箱距箱底高度,或适宜标准尺寸料箱,也可参考12T线,配装开合料箱。对于考虑料箱打孔、排湿气的意见,出于料箱易结垢堵塞,因而排除。
料箱改进后,在后续生产期间若发现箱内片烟与内箱间隙偏向一侧的情况,应核实并根据烟箱批次尺寸变化,及时调整导轨,同时,发现烟箱爆口突出时,应及时反映。
3.4 保管条件改善
一是考虑车间环境温差变化大,应对车间进行必要的保暖措施,推迟成品摆放区域旁的大门开启时间,在进行烟叶出库交接;二是保证产出成品有一定的凉箱时间,因场地因素,产出成品在合适的凉箱场地确认前可堆放于双线打叶线间的通道。
3.5 质量检测调整
改变成品水分固定点取样模式,增加四角取样检测,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
3.6 其他措施
一是抽样时发现内衬塑料袋皱褶处有包裹烟叶的现象,复压盖箱环节塑料袋应整理到位,有裹于塑料袋皱褶处的烟叶梳理到烟箱内;二是完成仓储保管标准,依据《YC/T 475-2013 烟草及烟草制品 霉变控制指南》和《GB/T 23220-2008 烟叶储存保管方法》拟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内控工艺保管技术标准。
4 改进效果
一是改进装箱密度调整控制工艺,双线均完成在分料前加装布料振槽,并在片烤机至打包机各输送衔接点加装分散布烟调整装置,均料和降低烟叶温度效果明显提升;二是配装开合料箱后,可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烟箱,最主要的是使用新料箱后,烟叶与纸箱间的间距明显减小,装箱后烟叶水分出现局部偏高或霉变的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三是保管条件改善,保证产出成品有一定的凉箱时间,目前已增加凉箱工序和相应工艺要求。
5 结语
针对产出成品中部分内衬塑料袋烟叶出现局部水分偏高,并导致霉变,通过工艺论证需要改进装箱密度调整控制工艺、改进片烤机凉房温度调控、改善保管条件、调整质量检测模式,最主要的是改进预压打包机料箱,配装开合料箱,这些措施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内衬塑料袋的烟叶在水汽外扩散阶段遇冷空气而快速在箱内松散或空隙点聚集后冷凝结露,使局部烟叶水分偏高后发生霉变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烟叶质量内控风险,使得质量管控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