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油品计量误差问题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5期   作者:齐珏
[导读] 油品在储存和运输环节可能会出现漏溢、蒸发或是混油
        摘要:油品在储存和运输环节可能会出现漏溢、蒸发或是混油,这些都会导致油品损耗,进而增加石油的储存运输成本。而为了有效降低油品损耗,就必须科学开展管理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计量管理工作。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化对油品损耗与计量管理关系的分析,并且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确保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油品损耗。
        关键词:油品计量;误差问题;措施
引言
        油品计量就是通过流量计和含水仪对各个采油站出品的液量实施纯油量的检测,整体过程将无法避免地产生误差,若是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因此需将加强油品计量误差措施研究。
1油品计量方法
        1.1体积计量方法
        质量是目前油品收发储存的基本计量交接方法,计算方法为,将油品在正常温度下的体积换算为在空气中的通常重量。在提及计量的过程中,操作者应该首先对存罐的液体容量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存罐的液体容量计算油品的视体积最后通过测量油品的视觉密度,根据《标准密度表》,对照油品的试验温度和视密度,最终计算出油品的常态密度,并计算其标准质量。
        1.2流量计计量方法
        流量计指示某瞬间流体的流量值,能够测量流量,并且直接显示油品体积或者质量,客观标准,使用方便,广泛地运用于油品的交接计量中。
2油品计量误差分析
        2.1油品密度误差
        油品密度属于计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一般根据规定进行定时定点的取样分析,取平均值,就是该油品的密度。然而,该类计算方式存有很大的随机性,对计算结果的精准性造成影响,并且,油罐内部高度不同,其密度和含水量也各不相同,为此,高度不同油品的含水率必然存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对油罐内部不同高度油品的密度与含水量进行测量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其变化因素过多并不具备典型性。油罐内通常会出现乳化情况,而油品的乳化造成其含水量与密度出现不确定性,从而不能精准地展开测量。
        2.2温度测量误差
        油品数量的确定需要标准密度与标准体积重要参数值,在标准密度和标准体积的确定过程中,油品测量温度与视温度值必不可少,温度值的精确度直接影响标准密度与体积的计算结果。测温位置与罐内液位高度关系密切,油高包括三种情况,分为3m以下,3m~5m,5m以上,根据油高确定测温点,以油高在5m以上为例,需测三个测温点,当任一测温值与平均温度值相差大于1℃时,需加测两点。
        2.3容量测量误差
        利用经修正所得储罐内油品实际高度,查储罐容积表,油罐类型不同,容积表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立式金属油罐是国际间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结算的主要计量器具之一,也是我国国内贸易结算的重要计量器具。以金属油罐的形状、大小、罐内附件组成情况为基础,以具体检定方法为依据,经计算整理编制而得。立式金属油罐容积表包括主表、附表和静压力修正值表三部分,以该表使用方法为切入点,较好得完成其它类型油罐容积表得使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测量值非表载值情况,为获得更为准确的容量值,实现较高的计量精度,对此类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时利用比例内插法完成容积值计算,若出现管顶、罐底特殊区间导致计量精度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利用样条插值时间序列算法完成容积表特殊计量区间精细化。

此外,为保证容积值得准确性,对贸易结算起到指导意义,在浮顶罐容积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区分计量区间,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如浮盘起伏后的第三区间计算质量值要扣除浮盘质量以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浮顶罐容积表的另一值得注意的地方为要注意不得作交接计量用油高值得处理。
        2.4计量行为不规范误差
        计量行为的不规范通常是指油品计量取样行为方面的不规范并且无法取缔。一般来讲,取样工作的质量将会最大限度的对油品计量工作的后续性造成影响,油品取样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规范性,通常是因为油品计量化验数据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取样工作是否合乎标准。计量行为方面是否符合标准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通常由于操作或是设备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较大的误差,通常因为常见的测量装置是由玻璃密度计、水浴温度计与其他设备的性能不满足计量标准,从而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油品计量误差主要应对措施
        3.1提升计量器具、设备精度
        相对于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而言,校准工作便比较灵活,若仪器示值存在较大误差,则证明计量器具检定不合格,如果通过校准且经确认仪器可达到使用要求,或者是仪器示值通过修正后能够满足要求,这些情况均在允许范围内。油田企业为了使计量器具的精准度得到保证,应该对计量器具进行有效的校准,从而使其生产经营中的需要得以被满足而计量器具校准主要是依据相关规定所实施的一组操作,首先,其需要以测量标准为依据,并确定标准中量值与示值间存在的关系;其次,需要以此信息为依据,确定其与示值所获取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在这组操作中,测量标准量值以及相应示值均具有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而油田企业相关单位在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时,其重点工作在于有效合理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而此项工作通常也是极为复杂的一个过程。在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表述的过程中,除了满足相关规定外,还应该注意一点,即计量器具校准工作进行时一般会存在若干校准点,当各测量结果之间所形成的的测量不确定度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各校准点均应将相应测量不确定度给出。
        3.2控制取样时间
        控制取样时间,避免取样时间过长影响计量的准确性。取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原油的蒸发流失,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取样过程中,尽量控制取样时间,并注意将试样保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避免试样中组分的消散,从而尽量避免出现较大的计量误差。
        3.3提升计量人员素质
        计量人员作为油品计量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油品消耗和计量失误等问题应负直接责任。所以,在实践工作中,为了有效地提升计量管理工作质量,降低油品损耗,就必须提升计量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操作具有规范性,消除过失误差和系统误差。那么,在此环节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计量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和对其责任意识的强化。比如,建立计量人员培养考核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深入了解计量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问题,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石油企业可以选派自身的计量工作人员开展实践指导,帮助企业内的所有在职计量人员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建立终身学习意识,为开展有效计量,降低油品损耗而奋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静态计量还是动态计量都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降低油品计量误差是原油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保障的关键所在,掌握油品计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实施合理的控制措施,提升专业素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且加以改进。降低计量工作误差概率,提高计量工作结果精度,切实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会娴,周涵.油库计量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略[J].石化技术,2019,26(07):262-263.
[2]谷月兰.油品计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J].化工管理,2017(01):128.
[3]陈苗苗.浅谈油品计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控制[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07):16-17.
[4]熊冬梅.浅析影响油品计量交接准确性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14):244.
[5]解兆友,韩国强.浅议如何减少油品计量中的误差[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10):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