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以智能变电站为主的全新一批变电设备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并正在逐步取代常规变电设备。在智能变电设备中,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电力自动化以及网络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使得智能变电设备在诸多方面的性能都优于常规变电设备。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常识入手,对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结构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智能变电站的优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在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区别。以期为更好地应用智能变电设备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差异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相比有诸多优点,通过“智能化”,变电站之间可以更好的“交流”,即实现信息的传输。智能变电站利用现代科技智能化的产物,达到了电网内各个变电站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的接受数据以及他们之间更好的信息传达这样一种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终会取代传统的变电站,成为我国的电网主力军,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目标,使得智能变电站有更好的应用,我们必须将它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进行比较分析。
1变电站的相关概念
1.1常规变电站
在常规变电站中,站控层和间隔层是其网络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常规变电站整体系统的监管,大部分常规变电站在监控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并不会按照统一的模式对变电站实施监管,变电站的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而各个接口的兼容性相对较差。因此,与常规变电站相配套自动化软件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在常规变电站的保护和监控方面都能够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常规变电站中的间隔层,大部分为二次设备,其中包括IBD,保护以及监控设备,而在站控层中,则大部分为主控一次设备,并携带数据,包括五防主机,操作站及远动工作站等。常规变电站内部的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是依靠二次电缆进行连接的,由于设备数量较多,使得二次电缆在连接过程中极易出现了解重复的现象,事实上,在常规变电站的内部,各设备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各个设备的功能和作用比较单一,使得信息共享机制在常规变电站内部系统中难以实现,这也是影响其兼容性较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1.2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顾名思义,是将智能化应用到变电站的结果。智能变电站,一般是利用目前较为先进且可以实现人工智能的设备,采用的主要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如信息技术等,还包括一些先进的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测量分析技术等。以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基础,并且以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和技术支撑,实现所需要的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测量和标记,以及实时控制、保护。智能变电站更加体现的是其智能化,它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优点有三:
(1)使得各个变电站之间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传递数据;
(2)通过利用智能辅助控制技术和状态检测技术,能够满足变电站在我国电力系统维护发展的需要;
(3)实现电网内部之间的数据传输、接收信息化以及资源共享等等功能。为了更加方便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需要,相配备的智能化的变电设备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之上,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信息计量整个过程的全自动功能。
2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差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也形成了更加智能的变电站系统。这个变电站系统不仅科技含量十足,而且其信息共享网络也较为先进,故而人们在变电站的选择上也对智能变电站更加青睐。因此要想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改革与创新,必然需要充分了解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的区别。
2.1保护方式存在差异
常规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是通过“硬压板”的形式推广,有助于对变电站的后台系统实施全面保护。
通过了解以往发展案例可知,这种保护方式是在后台界面运行。而智能变电站是通过“软压板”的方式进行维护工作。这种方式只需要工作人员在后台依据屏幕控制台进行操作即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变电站远程操作与无人值班的工作目标。此外,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还存在“检修压板作用”的差异性。例如,常规变电站检修班的作用是检查故障信息,预防故障信息影响变电站的站控层。而智能变电站的检修板应用在保护层上,保障检修设施不会出现错误行为,预防电闸错误操作。这一阶段,若检修状态的压板恢复正常,依据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相关数据进行科学整合,可以获取明显的标记,以此为装置与设施提供便捷服务。
2.2检修压板的作用存在差异
在常规变电站系统中,装置检修压板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装置的故障以及动作信息进行屏蔽,使这些信息不会上传到控制层中。但是这一点在智能变电中则并不一样,智能变电站中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对变电站设备的检修工作。各种装置之间互相的进行配合,智能操作箱未加用,当保护装置发出一个跳闸指令后,开关并不会跳闸,因为智能操作箱的检修状态压板未加用,二者状态并没有得到对应。
2.3开关跳合闸压板投退、GPRSDE的作用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软件操作系统获取了简化的跳闸与合闸压板结构,可以在后台进行开关跳闸与合闸操作。智能变电站的操作人员与管理者只需通过后台监控就可以完成跳闸与合闸工作。在智能变电站的日常工作中,一切开关保护设备的跳闸与合闸都要在智能控制设备中完成,并实现智能化管理。例如,在常规变电站工作状态下,依据GPRS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故障信息,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保障变电站内部的同步运行,对数字信号实施全面保护,在处理故障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保护作用。通过应用GPRS还可以确保各区域变电站信息的快速传递,提升区域电力监管与调度的工作效率。
2.4设备验收、巡视方式与重点存在差异
相对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采用的是变电站之间的SCD配置文件得二次回路得以实现,此种方式可使合法检测过程中内、外描述的数据模型保持一致,这就需求厂内进行联合调制,同时将系统集成设备安装完毕,并且完成相关文件的优化配置。如果已经完成了调试工作及多数任务量,即可实现变电站工作量的最优化目标;同时,智能变电站使常规变电站二次巡视重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通过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化功能,实现了设备之间数据信息的有效共享。例如在某智能变电站中,某一合并单元收集的电压与电流信息,可同时被母线和主线保护,还可以与测控设备共享。对于那些由智能变电站收集的开关与刀闸信息,还可通过GOOSE网络、测控保护设备、合并单元实现共享。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故障,即使故障的影响范围较大.仍可以一次设备故障问题的处理方式进行有效解决。
3结论
智能变电站是现代电力系统中最新的变电设备之一,具有常规变电设备所不具备的作用和功能,能够轻松完成变电站内部以及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在压板投退方式,跳合闸方式以及设备验收方式上,都与常规变电站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在运行维护中的这些区别,也是智能变电站优越性能的重要体现。随着一个个智能变电站的相继投运,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智能化变电站的运维技术,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运维质量,推动智能变电站的健康发展,从而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速度。
参考文献:
[1]邵建新.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比较研究[J].电子测试,2016(20):139-143.
[2]刘吉昀.浅谈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运维差异[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5):188.
[3]邹静.浅谈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及优点[J].科学与财富,2017(28):186.
[4]何华,元鲁霞.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J].电工技术:理论与实践,2015,000(007):P.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