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一次设计中无功补偿设计研究张少方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4期   作者:张少方
[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多。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多。为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电网损耗,提高电网质量,必须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因此,首先阐述无功补偿的定义及运作原理,其次研究变电站一次设计中无功补偿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变电站一次设计中无功补偿的设计方法,从多个方面对变电一次设计无功补偿设计进行全面深刻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变电;一次设计;无功补偿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用电需求持续上升,这不仅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也为无功补偿技术的实践与应用提供发展空间。现如今,无功补偿已经成为我国变电一次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电力资源的科学调控,完善变电站工作环境,为电力企业的运营提供便利条件。
                        1无功补偿的简单介绍
                        无功补偿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电网功率因数从而达到降低供电系统中线路的损耗,这种技术能够把感性功率与容性功率并联之后当作转化器进而完成能量转化,并且进行无功功率的输出过程中两者能够通过特殊的方式进行补偿。而感性功率负荷主要指的是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等,而容性功率负荷主要指的是电容器,通过两者的并联能够降低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存在的概率,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相关线路和设备由于传递无功功率而造成的电能损耗。
        2变电站一次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应该深入、系统掌握变电站相关设施的运行状况,其中包括相关设备的实际运作时间、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变电站初期阶段的设计状况等,通过合理管控初期收资情况,以变电站的运行为依据,最终明确进行改造与建设的方案。第二,针对全新的出线间隔的具体方位情况,有效参考变电站的具体间隔规划与相关线路的延伸方位实施科学验证。假如产生双回路架空的问题,基于确保有效避免线路形成跨越交叉的情况,需要以相关的顺序予以合理布设。第三,在严格遵循以上相应规则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化方式,科学锁定不同设备的间隔方位,并且及时修复有关电气主体的接线图与整体的平面布置图,同时依靠这种媒介的合理引导作用,针对增加的间隔线路相关参数情况进行仔细核算与分析,其中涵盖了变电站系统的阻抗、最大负荷以及母线的穿越功率等内容。
        3变电一次设计中无功补偿的科学设计
        3.1在电容器中的应用
        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于电容器中,可以将电容器与变压器并联,提高变电容性负载。这样做可以让电容器的功率输出与吸收满足变电设计需求,对变电线路内无功电流起到良好的补偿作用。想要将无功补偿设计在电容器内成功应用,要求电力企业加大对变电设计的投入,降低无功补偿装置的资金投入,安装时规范操作步骤,减少线路内无功损耗产生的电能,并通过分散或集中装置将损耗的电能进行合理安排。我国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容器与变压器并联后,容量占整体的90%,如果装置应用时节点电压较低,就会影响无功功率的顺利提升。因此,为了提升无功补偿的效率,电力人员需要做好系统电压的调控,科学控制线路节点处的电压。
        3.2在电抗器中的应用
        将电抗器进行并联能够在其装置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这种将电抗器并联的方式可以提升系统中的感性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与容性无功功率之间的均衡,能够在系统中减轻线路和设备的负载,还可以在功率传输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当电力系统在负载和功率传输方面有着明确的要求时通过将电抗器并联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小感性功率。但是考虑到部分时候需要保证其要小于容性的充电功率进而使电压得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无功补偿技术进行维持,如果没有得到必要的操作电压就会上升到一定程度进而对流程的进行产生安全威胁。


        3.3做好电抗器装置的设计工作
        针对无功补偿装置,并联电抗器装置是其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旨在提升感性无功功率,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冗余的容性无功功率的平衡处理,特别是对电力系统拥有较轻负荷、输送功率小的情况,能够产生良好成效。所以,有关输电线路相应的感性无功功率下降,但导线中的电容性则基于使输电线路形成的容性充电功率高于感性无功功率为目的,以达到对系统中电压的平衡。只有维系系统无功平衡的状态,才能避免电力系统中出现电压变大的情况。
        3.4在调相机中的应用
        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于调相机中,使变电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前期应用时,调相机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装置,按照励磁运行原理对无功功率接受装置加以改进,从发使电源发挥作用。如果励磁不足,在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下,装置可以从电力系统中得到感性功率,从而实现无功补偿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们在这种模式中加入自动化控制,根据当前无功功率的大小对装置电压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但是出于装置自身性质的原因,有功损耗比较大,如果使用小容量装置将会不利于企业成本控制,因此在调相机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5加大对有源滤波器装设的力度
        当变电站进行运作时,其中的有源滤波器装置会形成与负序电流、谐波电流相位相反的相应电流,造成配电线路内的电流彼此消除,使得变电站线路中的无功电流变得更少。尤其对混合并联的有源滤波器装置来说,借助其实施无功补偿处理,可以完成对过补偿情况的弥补,飞速测定与感应出变电站内相关电气设备形成的谐振运动情况,并且参考变电站具体的运作状况有效改进相应的无功补偿方案,实现APF与LC的混合,达到谐波的无功补偿目的。
        4无功补偿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在我国社会上的应用越来越完善。电力市场也不断地进行有效的改革的,无功补偿已经成为主要的改革方向,并且随着其深入的发展,电力行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节省个各种使用费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增加,电力市场的竞争也不断地增加,电力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利用一些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扩张,为电力行业的进步提供重要的保障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保持自身的优势也特点,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无功补偿技术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费用和资源,还能保障供电的安全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进而不断地提高电力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满足现阶段社会和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提高电力行业的服务质量,为整体电力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制定方向。同时,减少电力的运行成本,增加用电安全。
        结语
        总而言之,分析无功补偿技术在变电设计中的应用,可见我国电力企业变电站建设的发展方向,了解无功补偿在变电环节中的关键性作用。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于电容器、电抗器中,通过并联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容性负载,从而增加电网功率因数,保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秋莉.变电一次设计及无功补偿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5(21):180-186.
        [2]张文梅,张文梅,汪鹏瑶.变电一次设计及无功补偿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18):176-179.
        [3]杨        猛.变电一次设计及无功补偿设计分析[J].环球市场,2017,35(26):215-218.
        [4]李鹏云,张        帆.变电一次设计中无功补偿设计分析[J].电子世界,2017,36(15):137-139.
        [5]鄢        琳.标准变电一次设计及无功补偿设计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28(16):225-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