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人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都依靠着电力作为支撑,我国的用电规模和用电量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需求增大的同时,输电线路施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电力系统随着用电程度而升级,输电线路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给工人提供了更大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原有的电路施工技术如果不加以创新,势必不能符合正常需求,从而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对此,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需要与时俱进,在其管理体系和结构上加以升级,避免因为工程施工不当而导致的电路故障。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提升电力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作为电力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确保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应该在使用过程中积极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在输电线路的施工期间,应该加强对技术和设备的管控,不断健全并完善施工管理体制,加强各方面参加人员和设备的管理,这对于提升电力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我国目前对于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越来越大,电网工程项目在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传达下,也进行新一轮的升级改造,输电线路面临着更大的输变量。在工程的施工期间,受到自然气候和当地水源地貌的影响,以及当地的交叉作业情况所带来的制约,必须对工程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及时协调和沟通施工现场的工作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施工效率,同时也可以保证各方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快甚至缩短项目的施工周期。
1.3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
电力工程相对于普通的工程项目来说,施工周期比较长,并且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为了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全方面管控,尤其是施工技术的管理和质量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2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输电线路施工人员都有着比较多的经验,其对于整个输电工程十分熟悉,但是这些施工人员只是施工技术较为熟练,对于理论知识都较为匮乏。体现在管理之上,就会出现管理观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等知识缺失的现象,这对于整个输电线项目的品质保障是极其不利的。同时,还造成施工材质使用数量的估算以及采购产生较大偏差,导致各项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在对输电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企业内部施工资源互相冲突的问题,这种状况也是由于管理不当而出现的。通常在施工时,采购人员负责施工材质的采买,施工现场由技术人员负责,而工程预算以及成本支出有财务人员负责,一旦出现内部人员沟通不及时,就极易导致输电线路施工出现品质问题,因此通过施工管理来对各方协调是极其必要的。例如,对施工材料的采购中,采购人员认为这项工作应有自己负责,因此采购时并未通知技术人员,然而在材质采购完毕后,技术人员发现其根本无法到达施工标准,进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目前这也是国内输电线路施工项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因为输电线路施工中,需要横跨较大的区域,因此也会产生对当地耕田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损坏问题。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对损坏物进行赔偿也是管理重点,但是在实际管理中,经常会出现由于赔偿不及时而导致施工暂停的问题,如此便严重增加施工的周期,同时也加大了成本投入。
由于输电线路工程大部分都是在野外施工,因此环境比较复杂,并且比较不容易看护,这就致使出现施工材质丢失的问题。由于输电线路项目施工周期长,一旦出现问题,整改会非常困难,从而致使整个项目无法按时投入使用。
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3.1基础工程施工
3.1.1塔角优化
在实际进行塔角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在塔长脚、塔短脚两者之间会有明显的高度差,如果地面坡度超过此高度差,就需要升高长脚来解决高度差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尽可能要少挖土方,如果坡度特别陡,确保落差不会超过长短脚的高度差,只能采取特殊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基面进行相关处置,一般是通过挖方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促使符合高差实际的要求。
3.1.2环状排水沟设置
基面会长期受到山坡流水的冲刷,山坡流水主要来自于山洪水、聚集的地表水、雨水等,这些山坡流水长期冲刷必然会严重破坏基面,因此必须要做好基面的排水工作,从而才可以提升基面的稳固性。如果塔位位于斜坡上,就需要在坡顶大于三米的地方挖掘土方,同时要挖掘出环状的排水沟,从而发挥排水沟阻挡地表水的作用,最终提升基面的稳定性。
3.1.3设置排水沟护壁
为了尽可能避免排水对塔位基面形成不良冲刷,确保塔位基面的安全,必须要正式竣工之前进行排水沟护壁的施工工作。同时,在进行护壁修剪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塔位周边实际的的地质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通过勘探,如果发现属于没有粘性的沙质土质,或者是属于已经强风化的岩石,就应该利用片石浆砌或者是混凝土块进行护壁的修筑,而如果塔位被硬塑、硬粘性土、植被等覆盖,就可以直接将其作为护壁。
3.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杆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一个重要的承载物就是线路杆塔,电力的传输需要通过线路,而线路的连接则需要线路杆塔的搭载,因此,杆塔体系的运行参数需要相关部门人员更加关注,在建设杆塔工程之前分析选址的条件,在参数符合之后再进行施工,保障资源的利用率和施工的成功率。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钢筋混泥土杆塔,这类杆塔较为坚硬,可以保证长时间的传输效果,有较好的质量保证。如果是在高原和一些情况不好的地区,对于杆塔材料的选择就需要更加关注,不仅要考虑到杆塔的质量,还要考虑到在该地势的运行效果。结合地貌特征以及运输过程,利用铁塔结构进行传输可以保证在地势崎岖的地方输电线路的稳定程度和线路的质量保障。
在实际杆塔建设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杆塔结构可以很好的保证整体建设的效益,对杆塔的阻力参数进行管理,分析整体性杆塔结构和分解性杆塔结构的合适性,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加以计算统筹,提高工程的有效性。
3.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基础工作以及杆塔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线路架线工程。在这一阶段的施工,管理上的系统性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这个工程项目比较庞大,为了减少其复杂程度,则需要整体施工,一气呵成。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工程人员的分配十分重要,需要时刻关注动态化质量,完善整体工程的细节和突发状况处理机制。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机制,将维护措施和紧急问题处理办法统筹兼顾。第一,在架线工程中的紧线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相关设施准备妥当的情况下确保子导线管理工作和检查项目的施工成果符合要求,针对跳槽现象,要对线路的参数进行记录和检验之后再进行紧线的施工。除了以上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判断直线压接管的实际位置以确保工程的有效性,能够在施工时降低错误率,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准备工作的万无一失才能保证之后施工的整合机制的实效性。第二,要对架线和布线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于架线工程来说,布线的过程是确保整体架线成功与否的关键处,相关人员需要综合考虑电力施工项目技术和质量控制并对此项目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施工运行的时候。在架线的过程中,导线很可能出现磨损的情况,所以技术人员需要针对这一方面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保证施工大小事物都达到良好的状态进行安装,提升施工的质量。第三,在对线路检查的时候,需要从输电设备运行效率和设备的安全性两方面进行,在保证其运行效率的同时需要检查其安全效能,保证周边人群的安全。针对线路跳槽等问题上,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在确保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对具体问题做出情况分析并解决。
3.4创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项目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创建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将施工管理贯穿于施工作业的每一个细节,如此不但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还能够保证各项施工技术都能够有效落实,以提升施工效果。除此之外,在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协调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进行施工材质采购工作时,管理人员应该协调好技术人员与采购人员的关系,要求技术人员制订出施工材质的采购标准,这样才能够确保采购材质能够被使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关依据,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效果。
3.5建立管理机构
国内电力工程中所采用的施工管理办法普遍比较陈旧,这种管理模式容易滋生各类问题,如想有效对其做出预防,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项目施工中,管理机构不但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约束,确保其能够有效落实管理制度,还应该参与到工程项目的各个时期。除此之外,管理机构还应该在社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专家,来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对于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应该建立责任人制度,对于每一环节都设置管理责任人,对于管理水准较高的人员要给予表彰,而对责任心较差的管理人员,应当做出撤职处理。
3.6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输电线路工程与其它工程有着一定的差别,其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高空施工、带电施工等,这就对施工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在施工作业前除了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外,还要确保各个安全防护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并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从安全规范进行作业。同时,在施工进行中,管理人员要定时地对项目进行巡检,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并处理,如此才能够保证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性。
3.7电力施工中输电线路检修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在输电线路施工结束之后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进行检修并且定期复查以防止由于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或者人为损坏等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等情况出现。在加大巡查力度的同时,如果出现人为破坏或者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等情况出现导致输电线路故障时施工工人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电力的修复。并且在检修结束之后还应该对整个输电线路进行不断的调试以确保供电完全恢复,促使整个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结论
总而言之,伴随输电线路施工对于电力工程而言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在对其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依旧有着一些问题存在,唯有妥善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品质。因此,上文从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优化措施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葛建伟,赵剑松,王佳坤,雷永桂,赖永芳.输电线路多维度防外破体系探索[J].机电信息,2019(29):19-20.
[2]丁政中,王炳文,包权宗,姚琦,刘克.输电线路“三跨”工程跨越补偿费用计列原则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11):108-114.
[3]杨海涛,吉平,苗淼,张桂红,姜宁,宋云亭.未来中国特高压电网结构形态与电源组成相互关系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06):9-17.
[4]杨雄刚.简述220kV输电线路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电工技术,2018(08):8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