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路专用线是指由企业或其他单位管理的与国家线路接轨的岔线,是铁路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目前,专用线的装卸工作均由企业负责,铁路只负责取送车作业及相关作业的监管,由于专用线取送车作业走行距离长、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防控难度大,中间站70%的调车事故发生在专用线,历来是调车安全的重点、难点。笔者结合淮北车务段管辖的42条专用线调车安全管理的现状,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专用线调车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专用线安全管理重视不够。一是部分专用线产权单位安全认识不到位,只追求经济效率而忽略安全,一些运量小的专用线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甚至有平时联系不到运输组织员的现象,违规装卸车,给调车作业埋下安全隐患。二是部分车站片面强调本站管辖的专用线多,距离远,无交通工具等客观原因,对专用线监管力度不够,认为签订好安全协议,出事与自己无关,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
2.专用线走行线路条件不理想。淮北车务段16个调车作业站接轨铁路专用线42条,有些专用线穿越村庄、走行距离长,平交道口较多,增加了专用线调车安全风险。一是走行距离长,采取顶送方式作业的专用线多。42条专用线平均走行公里5.6km,其中采取顶送作业方式专用线8条,长距离取送作业对人员体力及注意力要求高,同时由于树枝、废弃房屋侵限等原因,一旦调车人员瞭望不彻底、应急处置不及时,极易造成安全事故。二是平交道口较多,42条专用线有人看守道口31个,无人看守道口74个,部分专用线道口看守单位为地方监护道口,道口规章制度不全,作业人员培训不到位,设备备品不齐全等问题时有发生,进一步增加调车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及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3.专用线货场环境隐患多。专用线调车线路非集中联锁道岔仍大量存在。管内宿州、青龙山、涡阳站、符离集、闸河站专用线部分道岔仍为非集中联络道岔,需扳道员或调车人员手扳道岔,人工准备进路。部分煤矿、水泥厂等企业,由于企业效益不景气,由企业自管自维的部分专用线企业不愿更多投入,由工务代维的专用线由于经费较少或拖欠,造成照明不良、线路积水、无作业通道、线路缺砟等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整治,安全隐患较多,进一步加大专用线调车安全风险。
4.专用线安全检查不到位。中间站离车务段机关较远,特别是专用线内调车作业远离站区,安全检查人员到站检查时大部分无动态作业,对安全基础管理检查多,动态作业问题检查较少,也使作业人员产生违章违纪侥幸心理。2010年9月27日,符离集站黄花洞专用线企业违规使用大型装载机推动车辆装车,专2号道岔被挤坏,作业人员检查线路时没有发现,造成部分车辆脱轨。2012年11月1日,萧县站毛郢孜煤矿专用线企业单位违规利用自备铲车推动车辆,造成车体带动上心盘偏离车辆中心线向右侧倾斜,作业人员不认真检查车辆,引发车辆脱轨事故。2015年11月8日,涡阳站三星化工厂长期线路板结、煤渣侵限,作业人员检查线路不到位,造成脱轨。2013年1月29日,涡阳站作业人人员推进领车过程中提前下车,造成车辆冲撞尽头线土挡脱轨事故。
通过对淮北车务段上述4起专用线调车安全事故分析发现,调车作业人员未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简化作业程序,成为影响调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由于专用线调车作业地点距离站区较远,且作业时间不固定,管理人员盯控作业过程难度大,音视频监控设备较为缺乏,尚无有效盯控手段。
二、对策建议
1.提高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一是对专用线单位及接轨车站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强事故案例的学习教育,督促作业人员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激发共保安全的自主意识。二是健全专用线安全管理制度,同时根据每条专用线的实际情况,对安全协议进行修订完善,确保协议内容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2.优化安全监控方式,发挥物防技防作用。2016年9月份起,淮北车务段陆续为调车作业车站配备了执法记录仪140余部,对调车作业过程及保留车防溜进行全程录像,有效遏制了推进领车不到位、遥控指挥、不检查线路车辆及防溜不彻底等严重主观故意违章问题的发生,但在使用过程中车站管理人员需每日将调车作业记录仪视频下载到计算机上,受限于集团公司局域网网速限制,段专业检查人员也无法进行实时检查,同时存在电池老化过快、记录仪故障率高及作业人员故意关机等管理上的困难。建议由集团公司层面统一规划,建设覆盖全站区的视频监控系统,车务、电务、工务、供电等单位共享视频数据,并接入各站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及专业检查部门,专业人员能实时监控室外作业人员作业情况,有效控制现场作业人员简化作业程序,出务不及时等主观故意违章问题发生,并能有效指导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加强横向联系,改善作业环境。车站和专用线单位商定相关铁路运输文电的传达方式和要求。车站将相关文电及时向专用线内传达,确保国铁集团、集团公司的铁路运输相关文电得到贯彻落实。加强与专用线企业和设备代维单位联系,开展专用线设备联合检查,督促设备管理单位及时整改相关问题,对部分专用线调车环境整治不到位,整改不力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函,限期整改,必要时采取停止取送车作业。
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一是优化调车人员年龄结构。根据车站调车工作量及作业特点,劳人部门对年龄偏大、患有调车禁忌症的调车人员逐步向支线行车岗位、客运岗位等劳动强度低的岗位调剂,新入路人员及时补充到调车队伍,优化调车人员年龄结构。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加强实作业务培训,利用调车记录仪视频对作业过程进行回放,车站管理人员及时组织当班人员对调车作业进行共同分析,共同查找作业人中的陋习及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督促作业人员敬畏规章,执行标准,促进安全管理提升。三是发挥培训考核激励的作用,拉开收入差距,以激发广大职工学习业务的积极性,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5.落实调车作业跟班写实制度,强化现场监督检查。段及车站专业检查人员加强对专用线调车作业过程及作业环境的动态掌握,落实好调车作业跟班写实制度,及时解决现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验证技术规章的执行情况,确保调车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夯实安全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专用线站调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多项问题,应紧密结合车站自身安全管理实践,有效制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尤其在当前企业对安全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的情况下,铁路单位更要通过完善 “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加强人员管理,提高设备设备质量,改进作业方式,不断提高专用线调车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