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工行业在我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和不断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化工生产却由于原料和产品等普遍存在有毒、易爆、易腐蚀等问题,其生产过程也存在工艺复杂、具有高温、高压等特点,而使其生产过程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强化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注重生产过程控制和做好安全生产评价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化工安全;问题;措施
1化工安全工程特点研究
化工生产工程基本上是保持连续性特点的,这既与化学物质性质有关,也与其安全性有关。整个化工生产将覆盖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复杂过程,每个环节的物质可能有很多特性上的差异,如液态到气态再到固态的变化,不同形态下的物质性质是不同,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化学原料出现泄露、燃烧、爆炸等风险。很多化学物质都具备易挥发、易燃烧、易爆炸、易腐蚀等特性,不管是对化工原料的管理、存储,还是生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在化工安全工程中出现问题,都将是致命的风险。所以在实际生产作业中,都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也需要对特殊物质进行特殊处理,既要保障生产的有效进行,也要保障人员生产安全。
2化工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研究
2.1化工生产中的火灾问题
就目前来说,在化工生产中,大部分化学物质都是可燃性物质,这些物质既容易挥发、且相对燃点也较低,只需要满足空气、相应温度便可能燃烧,这对于化工生产带来了极大挑战,此外这些物质大多可以以三种形态出现如固态、液态、气态,每种状态下的运输存储与生产标准都不一样,并且发生化学反应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整个生产过程,既复杂,也危险。一般说来需要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首先是化学物质本身可燃,在化工生产中就常看到工业乙醇、硫化物、强酸强碱等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都可以燃烧。其次是需要具备氧气,只要物质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过更为关键的是燃烧需要火源,因此在化工生产中,都需要远离可燃物。一般说来,不同状态下的物质燃烧有一定的特性,如气大于液大于固,液态更容易燃烧,因此在运输存储中可以通过不同状态的处理来提高安全性要求。
2.2化工生产中的爆炸问题
爆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形式的爆炸,还有一种是化学形式的爆炸。在化工生产中,主要以化学形式的爆炸居多,并且威力更强,危害性更大。物理性爆炸一般不会发生燃烧,而化学性爆炸不仅会发生燃烧,还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在化工生产出现了化学爆炸,很多人的受伤并不是力的作用,而是高温灼伤或化学腐蚀。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出现化学爆炸是极其严重的事情,需要严格做好安全管理,对于那种易燃易爆炸的物质都需要单独保存。
2.3生产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
整个化工生产会涉及诸多设备,这些设备不管是功能、作用,还是操作方式都存在不同。因此在使用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保障设备安全有效。不过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一些人员不按照正确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对化学残留的物质处理也不干净,这就容易导致在生产中容易出现安全性问题。如化学物质出现泄露、或者化学设备被腐蚀等现象,都时有发生,一旦长时间不去维护,势必会发生重大安全性问题。
3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措施
3.1全面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
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是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基础,这不仅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首先就要全面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保障水平,保证化工生产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了渗透,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有更高的生产技术,还要有更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同时也需要更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国家无比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水平,体现了一个企业人性化的水平与整体管理的水平。全面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而且有利于企业的稳定运行,带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实际的生产中很多化工企业一味地追求生产的速度,而忽略了安全管理的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化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要将安全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对生产中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安全管理的水平。
3.2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
人员是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因此想要加强安全管理的水平,就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针对目前生产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企业应该开展专门的安全教育,对于一些在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讲解,同时对安全知识进行普及。为了保证安全教育开展的效果,企业应该建立安全知识的考核制度,保证人员对安全知识能够完全掌握。同时,企业还要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特别的强化,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带动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从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3.3注重制度的保障
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健全制度的保障,因此企业应该针对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同时制度的建立要经过严密的论证,使制度的管理规范,能够囊括生产中的各个细节,尤其要突出化工设备的操作规范,为全面而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在制度建立完成后要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专门的部门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制度能够得到落实。另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提前做好预案,保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将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4引入先进生产设备
我们都知道,化工生产设备的完善性和先进性,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化工安全工程落实效果,以及化工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如果化工生产设备落后,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制约整体工程综合效益,还会增大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换言之,积极引进化工生产设备,既是增大化工生产安全系数的必要条件,也是顺应化工行业宏观发展趋势的必要举措。化工企业在选购生产设备时,必须与经营资质完备,行业信誉度高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保证设备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只有保障化工生产设备品质,才能维护化工生产安全。再者,在引进生产设备后,需结合设备性能特征与生产工艺特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优化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强化其职业道德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化工安全工程是推动化工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管理制度因素、设备因素、原料因素、工艺因素与人为因素都会引发安全事故。只有综合考量各方面影响因素,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才能不断提高化工生产效率,保障化工生产安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化工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5,22(02):126-127.
[2]李冠甫.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模式研究[J].化工管理,2014(36):33.
[3]杨丹丹,马立强.化工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石化技术,2017,24(03):232+234.
[4]王林,陈龙.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35.
[5]毕金程.化工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19(1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