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探思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宋桂芬 李彬 杨虹媛 杨宏伟 于洋
[导读] 摘要:用电检查作为电力生产系统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市黄岛区供电公司  266400)
        摘要:用电检查作为电力生产系统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然而,就目前电力企业用电检查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在检查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窃电问题。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要正视问题的存在,结合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反窃电措施,不断规范用电市场,争取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推动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为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用电检查;窃电方法;问题;反窃电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其用电费用也逐渐增加,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人群为了减少用电费用不惜偷电、窃电,不仅降低了其他用户的用电质量,而且还给电力企业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反窃电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便优化电力生产体系,从而确保用电市场的良好秩序。本文针对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反窃电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1.常见的窃电方法
        现阶段,电力企业用电检查的主要对象是电能计量装置,通过统计其用电量来计算用户的用电费用,从而完成用电交易过程。但是,由于电能计量装置具有一定的可更改性和可调节性,导致用电数据会随着装置调节而发生变化,许多不法分子正是看到了电能计量装置的这个缺陷,才找到了各种偷电、窃电的方法。具体来说,常见的窃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通过错误接线减缓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速度,使其内部的导线电压不断下降,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第二种,通过拆除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线来制造“运行故障”,致使电能计量装置无法统计用电量,从而阻碍用电检查工作的顺利实施;[1]第三种,通过在电能计量装置上安装磁铁来达到饱和磁路的目的,从而减缓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速度,进一步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统计的用电量。
        2.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分析
        2.1缺乏完善的用电检查制度
        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我国在反窃电工作上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并没有针对窃电行为做出明确的惩治规定,同时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支撑,这也是导致窃电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从微观角度上来看,许多电力企业由于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对反窃电管理缺乏应用的重视,主要表现在缺少完善的用电检查制度,许多检查人员只是随性的开展实际工作,既“无据可依”,又“无章可循”,导致用电检查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此外,许多电力企业还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并没有对用电检查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导致难度本来就大的管理工作雪上加霜,严重降低了用电检查工作的实效性。
        2.2窃电证据获取难度较大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知,用电检查的主要对象是电能计量装置,人们主要是通过改变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方式来达到偷电、窃电的目的。在窃电的过程中,人们只需要改变接线接口或拆除电压线就能达到窃电目的,既不需要运输,也不需要储藏,窃电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和简易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窃电证据的获取难度,同时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2]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导致许多不法分子仍“逍遥法外”,这无疑给用电检查工作埋下了诸多隐患。
        2.3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检查人员作为用电检查工作的主体,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工作效果。然而,就目前电力企业用电检查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其综合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许多检查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过关,缺乏应有的反窃电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及时处理窃电行为,极大地降低了用电检查工作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一些检查人员缺乏应用的责任意识,再加上自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他们很容易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理念,而这也是造成窃电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
        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反窃电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用电检查制度
        完善的用电检查制度是确保检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立法部门和电力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检查制度,从而为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立法部门需要结合我国当前的窃电现象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政策,对于不同性质的窃电行为明确惩治措施,争取在起到震慑作用的同时,也能为电力企业及检查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规范检查工作的流程。其次,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反窃电管理制度和用电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工作的内容、形式与考核,将精细化管理与岗位责任制融入实际管理工作中, 从而促进用电检查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监督检查人员的实际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群众举报制度来拓展监督范围,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窃电行为的发生率,从而为确保电力企业和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条件。[3]
        3.2利用监测系统搜集窃电证据
        针对窃电证据获取难度大这一问题,电力企业可以利用监测系统来搜集窃电证据。传统的监测方式主要以人为监测为主,难以及时获取窃电信息,即便是获取成功,也无法将其永久保存。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可以在电能计量装置上安装监测系统,以便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变更和调节实行全程监测,通过报警装置及时发现窃电行为,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电力企业还可以将监测数据及时分享给公安部门或稽查部门,争取在构建系统的窃电数据信息体系的同时,也能强化电力企业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密切联系,从而为降低窃电行为的发生率提供可靠的保障。[4]
        3.3提高检查人员的综合素质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电力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反窃电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检查方法,从而促进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显著提升。一方面,电力企业需要对检查人员展开技能培养,使其掌握多样性的检查方法和手段,促使检查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查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窃电因素。此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高检查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既是满足岗位需要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强化反窃电管理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对检查人员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引导他们将先进的检查技术引入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理想的检查效果。另一方面,电力企业需要强化检查人员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与公安部门联合做好检查人员的保护工作,保护好检查人员的隐私,从而避免其人身安全受到伤害。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窃电行为屡禁不止的今天,如何提高电力企业反窃电管理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切实做好反窃电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广大用户和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从而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为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用电检查制度,规范用电检查流程,引入先进的检查手段,以便促进用电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加强对检查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反窃电意识和专业水平,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窃电行为的发生率。当然,反窃电工作的开展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只有切实履行监督职责,才能震慑不法分子,从而营造和谐的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剑春.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分析[J].电力建设,2018(47).
        [2]龙宇光.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J].技术研发,2016(02).
        [3]刘勇锋.浅谈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0).
        [4]谢羚.探讨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