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浅论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4期   作者:崔承欢
[导读]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大力支持。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大力支持。统配网的运维管理工作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较多电力资源损耗下的居民生活需求,如何借助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配电系统的把控与管理成为电力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随着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理念的提出,电力企业能有效借助该体系配网运行故障的快速排除等优势大幅度提升区域电网运维的整体质量,为降低电力企业运营维护成本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
       
       
1 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也称“电网2.0”,是在传统电网技术上应用高度集成化的双向高速通信技术,在电网的传感、测量、通信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同时应用更为先进的电网设备单元,提高电网系统功能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电网管理过程中的智能化,提高电网系统网络的运行效率。智能电网通过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增加具有信息收集、发送功能的单元设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采集相关的数据并实现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有效实现了电网系统网络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智能电网鼓励引导用电部门参与其所在电网的运行和管理,为电网系统提供即时的用电信息,帮助电网系统制定经济节能的发电与配电方案,以提高电网终端的用电率。
2 传统配网运维存在的问题
        2.1设备布局不够合理
        在进行电力分配前,应该对相关地区进行深入而客观的调研,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备布局。因为每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一样,所以就会导致每一个地区对供电的需求不一样,如果不理性盲目地进行传统不加设计得设备布局就很可能会影响一个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还会对电网产生不可修复的影响和破坏。在电力供应的过程中应该对电路进行规律的检测和维修,不随意加入其他的设备,做到对症下药合理布局才可能保证正常的生产作息从而获得最大的发展进步空间。一步错步步错进入到一个死循环,对电网系统最终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2.2缺乏专业而综合的运维人才
        配电运维管理工作对于运维人员的素质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这是由于配网结构日益复杂,运维工作难度越来越高,加之运维管理模式发生变化,运维人员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掌握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方可应对运维管理的各种复杂工作内容。优秀的运维管理人才十分难求,配电运维呈现出较大的人才需求缺口。现阶段,许多电力企业缺乏优秀、专业的复合型运维人才。现有的多数运维人员虽然了解相应的工作流程,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但往往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胜任多元化的运维管理工作。涉及到不同专业操作时,运维人员在操作中可能会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到配电运维水平的提升。
3 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措施
        3.1建立运营和维护一体化的新模式
        (1)组建开发和维护小组,正确合理地引入操作和维护领域的一体化责任制,并明确任务和责任的划分。所有人员必须要明确自己在智能配网领域的责任,还必须要重视一般的操作和维护问题,进而提高运营和维护效率,以及提高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2)全面落实所有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认真确定评估标准,计算每个人的工作复杂程度、工作量指标以及最大化员工的内部潜力。坚持精神和物质同奖励,坚持积极领导,创造典型的激励机制,同时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稳定的环境和发展平台,使员工可以感受到一定的重视与关心,进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2优化流程监控
        在现阶段的配网监控、准备模式和集成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具体监控工作中与实际情况相关的具体过程。工作人员应根据配网的具体情况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如与当前工作、变电站规定以及实施标准的制度有关的工作流程等,这些都必须处于集成工作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审查和改进,以确保信息可以很好地被传输和利用。在自动化的工作环境中,现场操作和维护人员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协调,并能进一步提高相关材料的控制,使其可以整合到标准化的工作中,进而消除与智能配网运营相关的风险。
        3.3制定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细化类别
        第一,运维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严格围绕运维人员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规定,并将安全操作放在首位,全面提高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运维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不可违反规定。第二,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管理人员严格遵循要求查看设备缺陷,如实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进行分类处理。第三,建立技术专档管理制度,保证设备能够得到有效管理。管理人员可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建立设备档案。
        3.4合理布局、改造、升级、配电设备
        在目前智能配网规模越来越大,结构更加复杂,老旧设备的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必须全面进行改造,以确保智能配网正常安全运行。首先必须对智能配网中的设备进行合理布局,结合当地的发展和建设规划,对智能配网点进行合理设计,合理选择供电范围和线路,优选和确定配变的位置和容量,选择新的技术和方式,以达到既保证电网结构的合理性,降低损耗,又节约投资成本的目的。对于无法改造升级的老旧设备必须更换,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型新设备,设备的购买要有前瞻性和扩展性,如选择新型、节能变压器,选择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的配电设备。对于能改造升级的设备,可以通过新技术和方法,继续使其发挥作用,如:可以通过将单台配变负荷分配到多台配变的方式,实现负载的分流,降低供电半径,降低线路损耗,减少智能配网的故障率。
        3.5加大智能配网新线路改造力度
        智能配网新线路的改造力度是否足够决定了智能配网线路是否能得到最均匀的分配,只有智能配网线路得到最均匀的分配才可以让用电线路得到最小的浪费。比如有一些乡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在配电线路的分配上就会十分困难,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结果就是智能配网线路只能采用单辐射的形式,这样也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流失。加大了智能配网新线路的改造力度往往会节约更多的资源,做到最佳的设计,用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手段去解决电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4 结束语
    总之,在深入了解区域配电网系统特征的基础上,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在充分考虑外在及内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更科学完善的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方案,最大程度上加强对配网运维过程中各重要环节的管控,尽可能地保证区域配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满足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需求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体系内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管理体系的学习和认知,最大程度上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蕾,周佳威,顾佳,王春柳.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维问题探讨[J].电工技术,2018(23):78-79.
    [2]王晓强.配网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和方法探讨[J].商讯,2018(19):38+41.
?[3]杨雄军.关于配网运维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电力讯息,2017(16):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