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大,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维护问题也倍受关注。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维护既是人们安全用电的有力保障,也是电力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电网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安全事故。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明确自身责任,切实做好电网安全管理工作,对设备维护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并充分落实,确保电网系统安全运行,使电力系统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关键词:电力;施工安全;检修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增长,配电工程项目不断上马。而安全管理分布于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电力企业大力投资配电工程项目期间,要严格地对配电工程施工安全进行管理。配网电力工程面对的是本地区的多类用户,代表着电力输送体系的重要环节,所以,新时期下要高度重视10kV配网电力工程,采取科学的方式加强工程运作的安全性,从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1、电力施工项目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电力施工项目中,安全管理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管理的严格或者宽泛对整个施工项目有极大的影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其责任落实程度直接对生产管理企业产生作用影响,我们只有强化安全管控、确保各项责任落实到位,探究安全隐患影响因素,明晰电力工程特征,实施全方位培训教育、优化预防控制、应急救援、交底控制,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技能与知识水平,通过危险源的定量评估,才能真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优化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效果,进而确保电网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营,创设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电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有很多作用,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所有施工人员以及后期建筑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其次可以满足我国对电力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不同要求,从根源上保证了我国电力施工管理的规范性;还可以对施工团队进行监督和有效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最后,电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还可以保证电力施工环境的规范,提升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施工单位的口碑以增加在同类型竞争对手中的竞争力。
2、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操作问题
电网运行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操作问题是其中之一。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影响极大,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果值班的工作人员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就会阻碍变电设备的有效发挥,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2.2、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不足
在配网安全管理工作中,各方管理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十分重要,是确保工程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关键。一些中标的施工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将施工项目简单地进行分包,缺少对施工现场安全和技术的关注。同时,施工人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比较差,很容易出现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事故。此外,项目的投资方和建设方的管理者较少前往工程现场加以督查,对于现场环境、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不熟悉,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不了解,管理者缺少责任心等,这些因素会十分不利于10kV配网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1]。
3、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增强安全意识
电力工程管理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种全方位的建设管理,电力工程的施工就必须做到安全管理。电力工程施工的目的就是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条件下提高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这一目标的完成需要所有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安全施工作为首要责任。为达到上述的目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首先,提高相关企业对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视度。
根据不同项目相对应的实际情况拟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各个分项目由指定的专业人士来进监管,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产生,杜绝留下安全隐患;其次,还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通过筛选,聘请出具有责任心和上进心的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安全管理工作[2]。
3.2、完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为了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力度,保障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电力项目安全有效的运行,需要人们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机制。结合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要求以及运行、维护过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对变电运行制定相对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管理方案、方法、内容,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到人。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应完善每种制度相对应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同时,需对安全管理制度保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种管理处理机制,以应对在不同情况下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使之能及时对变电站特殊运行情况时进行调整、补充、控制。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完善相应的检查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保卫制度等,从多方面进行制度措施的加强、完善和落实。
3.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健全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配电网工程的建设中,要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满足配电网工程建设多样化的特点,使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一个档次。第一,要提高信息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要可以熟练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单独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于此,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加强信息系统的效率,还要从施工状况,管理成本,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影响,使举措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率[3]。
3.4、优化工程方案
对于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设计工作,管理者要应该增加管理力度,围绕工程的安全性,组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前考察10kV配网电力配电线路附近的环境与条件,细致掌握多种管线的使用分布情况,确保架空走廊的宽度以及高度可以满足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需求,促使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和实际线路规划相一致,降低规划方案和实际施工工作产生的偏差。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存在施工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可能严重危害设备以及环境的重大危险因素时,现场施工人员应马上停止工作,采取相对应的安全措施后马上撤离现场,并将现场情况汇报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重新勘察现场,修正工程方案,采取更有效的安全措施控制风险。
3.5、加大设备维护力度
电力企业应当加大设备维护力度,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首先是保证电力设备从最初使用时就具备安全生产所需的性能,再就是保障检修装备的质量及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检修人员具备一定的资质。可对设备建立台账,保存设备资料,根据需要和季节变化对设备进行合理检查,并通过电力设备维护保养机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障设备性能[4]。
结束语
电力工程的建设中,为提高质量建设和安全建设,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体系,加深相关人员对工程安全意识的重视成度,提高施工各阶段的安全和质量,并且合理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建设和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147-148.
[2]唐金鹏.电力工程管理的强化与改进[J].大众标准化,2019(14):161+163.
[3]韦雅.电力工程项目常见的问题与管理措施[J].粘接,2019,40(10):148-152.
[4]江水艳.电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