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检查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现场问题研究张红艳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4期   作者:张红艳
[导读] 电能计量装置是测量并记录发电量、用电量的主要工具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是测量并记录发电量、用电量的主要工具,用电量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运行中,受到运行环境、装置故障、用户窃电行为等因素的影响,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用电量易出现排查,需电力企业规范用电检查工作,保障电能计量装置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用电检查;电能计量;装置现场问题
引言
        目前,供电系统中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电网的供电能力。作为智能化供电系统的基础设施,电力计量装置的运行稳定性以及准确性则成为供电系统远程控制的基本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供电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则需要对电力计量装置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提质增效措施,从而获取完善、准确的计量资料,为后续开展供电系统的优化、故障维修提供参考及借鉴。所以,本文从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因素入手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电力计量装置提质增效相关技术措施,为供电技术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1用电检查要点分析
        1.1配变关口的计量装置
        对于配变关口位置配置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人员需采用外观检测与误差分析方式,进行用电检查。在外观检测中,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封印与封条、计量箱的外观及电能显示屏等;在误差分析中,按照二闪接线、电能计量装置、互感器的流程,进行设备检测与分析。在开展电能计量装置的用电检查前,运维人员需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并确保配变处于负载状态,如果配变停止运行,可通过便携式发生器进行负载状态的模拟,为故障检测提供便利。
        1.2配变计量装置
        在配变计量装置用电检查中,首先按照配变关口计量装置的外观检测流程,进行初步检查。但由于配变电能计量装置的高压侧属于一次接线端,所以其二次接线首端配置于一次设备中,难以通过外观检测分析故障。就此,运维人员需利用检验仪,收集计量装置的运行参数,绘制计量图,判断配变计量装置的二次接线。如果发现计量图中存在失误,需找出错误连线,并修整系数K。常用的修整方法为高低压比较法,选择两台检测仪,分别设定不同功率,逐渐调节系数K,使其与两台检测仪的功率比值贴近,在三相电压基本对称时,完成功率更正,找出错误连线。
2?影响用电检查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的因素
        2.1设备误差以及准确度的影响
        设备运转过程中往往会消耗电能,并且自身负载特性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误差。在设备制造过程中的疏漏所导致的质量问题,也会造成设备误差的出现。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尤其当电流经过电表时,其负载电流与功率因素会发生变化,它的功用会受其影响,使电表
        数出现误差。另外,由于电表运行过程中,部分元件会出现损耗,所以很多电表的误差水平会处于不断增大的状态。
        2.2环境因素对计量设备准确性的影响
        很多计量设备本身属于精密仪器,并且气温、湿度、电磁环境都会对精密仪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造成计量设备误差的出现。所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对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并根据具体的技术方案以及自然环境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争取让计量表能够处于相对稳定、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元件受到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
        2.3受非法行为影响
        在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中,非法行为的影响比较大。有些不法分子在非法窃电时,可能会私自改装电能计量装置以及电力系统电路,进而造成电力计量
        装置被破坏,直接影响电力计量装置使用功能。


3电检查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现场问题研究
        3.1电力计量装置技术特征分析
        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当电力计量装置发生故障时,也会对其运行环境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造成电力计量装置记录参数混乱。在电力计量装置运行中,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其运行状态不稳定,计量综合误差不断增大,这样就会造成电压互感器、电压回路异常。此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流和电压运行状态也会受到不良影响。由于电力系统电流回路以及电压回路异常,因此负荷功率参数会发生较大变化,电流、电压相位异常。如果发生这些异常情况,则电力计量监视设备会立即做出反应,发出指示信号以及报警信号。
        3.2积极开展技术方案的优化工作
        目前,我国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技术方案也得到了有效的完善。计量设备作为自动化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在供电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使其技术方案得到不断地优化,这样才能保证计量设备能够满足供电系统整体的技术要求。需要技术人员深入研究电表的接线方式、保护措施选择原则,明确计量设备与供电设备之间的关系。尤其需要做好自然环境的调查工作,根据当地温度、湿度变化特性,选择合适的隔温、隔潮措施,对于电磁环境复杂的区域,还需要设置有效的隔绝电磁影响的措施。此外,也需要引用信息技术,实现计量设备数据的远程获取,进而实现远程抄读、线损分析等功能,提升计量系统的工作效率。
        3.3人员及服务标准化队伍建设
        低压配电设施是电力企业为广大居民客户提供电力保障的重点要害生产部位,关系到客户能否安全可靠用电,也关系到电力企业资产及职工安全等。要加大推行配电设施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宣传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标准化工作对低压配电设施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配电维修人员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学习,以学习标准化操作、反习惯性违章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活动,强化职工的标准化意识,使标准化深入人心。技术交流。要经常组织计量管理人员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结合不同企业计量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班,使计量人员系统地学习计量技术理论,提高计量人员技术素质。
        3.4选用新型电能计量装置
        在现在的市场上,很多新型电能计量表本身就设计了反窃电装置,通过高科技手段对用电量和窃电行为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人打开电能表内部,企图对电线圈进行操作,就会产生应急反应,启动报警装置,有效的防止电能被窃取。同时,这种新型电能计量装置还具有记录效果,有效记录某一段时间的电压和电流的改变量,确定电能表的稳定性。这种新型电能计量装置对反窃电技术而言是非常方便的。
        3.5促进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由于供电技术仍然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以很多先进技术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以及质量控制体系。因此,供电企业需要深入研究各项计量设备的特点以及运转原理,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从安装、维护、故障排查等角度制定相应的技术要求,为后续计量设备的应用以及开发提供丰富且有效的技术资料。此外,相关单位也应该促进当地有关部门制定先进计量设备应用开发鼓励政策,为计量设备的更新换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速度与过去相比也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很多地区也在逐渐安装和使用电能计量装置。该设备可以说是非常精密的仪器设备,且对电力企业的电能测量、经济效益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但要想更好地发挥出该设备自身的优势,就必须要不断加强设备故障问题的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结构性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从而促进我国电力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福玉.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监测及评价方法研究[J].日用电器,2018(12):48-51.
[2]黄秋平.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异常判断计量故障的方法[J].自动化应用,2018(12):85-89.
[3]隋国强.电能计量装置接线使用状况及错接线检测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6):60+62.
[4]胡志辉.电能计量装置在线检测系统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8,25(12):175-176.
[5]李玉宝,孙后中,王猛.浅析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原因及准确度提高[J].农村电工,2018,26(12):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