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力企业发展极为迅速,整个电力行业产值也逐年提升,但与此同时电能消耗也不断增加。结合实际来看电气能源消耗致使电气能源短缺的现象已十分明显,若未第一时间对其采取良好的防控举措,最终所引发的长期电气能源短缺问题必然致使整个电力行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为确保电能供求平衡,做好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发展应用工作便显得极为必要。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发展应用是缓解现阶段电能消耗,防止电能紧缺的重要途径,且科学合理的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开发应用,对优化国内整体社会生态环境,使电气能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意义重大。
关键词:电力市场;能源开发要素;策略
引言
随着人们在生活以及工作当中用电的需求不断地增大,电力方面的建设也一直在不断快速发展。然而对于一些地方比较偏僻、地形相对复杂一些的区域对点的需求的不是很大,在这样的地方如果建立大型的供电建设就会产生一定的浪费现象,从而也会耗费大量的成本投入,但是这些区域也需要保证正常的供电,对于这样的情况,微网供电的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保证供电的质量。在如今的发展过程当中,新能源电力仍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向着节能和环保的方向快速的发展[1]。
1电气节能与电气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电气的节能问题在如今工业发展当中是非常有意义的,有效的节能可以使资源的利用更加的充分,大幅度的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供电能源的选择和使用方面需要考虑其所需成本的大小以及是否符合环保的标准。比如,一家企业在能源方面对于不可再生的能源较少使用就可以有效的缓解石油勘探地点所处的环境,并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从而更加稳定地发展下去。企业在开发利用能源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风能或者使太阳能来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这样的发展利用方式就可以有效的缓解目前环境污染的情况,在生产生活当中都可以尽可能的去使用一些新能源,从而较少对大自然的伤害,坚持环保发展的理念[2]。
2电气节能技术的实践应用策略
2.1最大限度降低线路电能损耗
目前电能的传输主要是通过线路自发电站输送至电能用户,但这个过程中随着电能输送线路增长,其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便会增大,因此利用电气节能技术最大限度降低线路电能损耗便显得极为必要。在实践期间对相应企业、家庭规划线路时要尽可能缩短线路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应电力电气厂家进行电线甚至电气设备生产设置时,要选用电阻小且无公害的金属材料(原材料资源总量也要丰富),以此使整个线路电能损耗下降。而区域政府部门也可联合当地电业局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区域供电半径基础上,合理优化改进电网结构,最终达到最大限度降低线路电能损耗的目的[3]。
2.2电力电子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洁净能源,对于环境没有任何影响,并且储量巨大,能够不断生成,是储量巨大的低碳能源,风能被有效利用能够有效缓解传统能源的开发压力和工业生产用电压力。同时,风力发电也具有巨大的商业发展前景,相对于水能发电来说,风能发电在技术成本和实际可操作性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从技术层面来看,风能发电发展起步比较早,相对于其他发电方式来说技术也相对成熟。目前风力发电技术当中常用的三种运行模式包括联合供电、独立运行以及并网型风力发电运行这三种。绝大多数可再生能源与发电系统在进行联系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产生稳定的电能的,必须通过特定的电力电子技术加以稳定和调节,才能够真正投入使用。
众所周知,风能相对于太阳能、水能来说,稳定性更差一些,因此对于风能发电来说,需要更优秀的控制稳定技术,风力发电系统当中必须有储能环节,同时必须对储存的能量进行科学的转化,这是电力电子技术在风能发电当中的主要应用。
2.3做好多种新能源形式的技术储备和布局
众所周知,光伏发电因其较好的负荷特性、装机灵活、低廉的综合成本以及较大的造价下降空间,未来具有极为广阔的开发前景。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新能源形式,如氢能、光热、海洋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都在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探索性试验。现阶段应充分做好各类新能源技术储备,积极开展战略性布局,未来让新能源成为真正的主流能源,减轻地球负担,增加人类福祉[4]。
2.4太阳能转换电能的发展应用
太阳能转换电能作为电力新能源发展应用主要组成内容,其主要是借助分布式太阳能的方式完成发电,以满足广大群众用户对电力的基本需求,同时太阳能转换电能剩余部分也可直接做电力系统内部输送,以此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用电要求,并使自身节能环保价值充分发挥。太阳能转换电能原理是按照太阳能光伏系统做发电控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上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必须对其各环节控制分项做好专业标准划分,使其转换过程流畅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保障。其结构组建上,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是作为太阳能发电的主要动力来源,这便为太阳能存储提供基础平台,逆变器以及控制器作为太阳能能源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控制器终端运行做合理设定,以此联接电网管理使整个太阳能转换电能效果完全达到预期。现今大部分建筑电气设备中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建筑屋顶所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等形式都是太阳能转换电能的直观体现,其可以有效防止电能消耗,甚至在电力调峰期间也会发挥较好的调节把控作用。
2.5节能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和使用
节能产品的发展对于我国电力能源的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非常多,并且日常生活当中对于电能的需求也非常大的特点,在解决人们生活的供电问题时就需要使用到一系列的节能产品。因此,在进行推广和宣传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尽可能地去将这些节能产品进行普及。然后在电灯的设计上也需要结合实际的需求来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尽可能地使灯光趋于自然[5]。
结束语
基于经济和环保等多目标考量的电力电量平衡是电网健康可持续的必然要求,也是能源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优先消纳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出发,提出将电网内各电源按发电特性归类,从而确立发电量消纳次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电网购电成本最小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最大化为目标,分别考虑各类电源发电出力和电网运行要求的电力电量平衡模型,并以重庆电网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包含水、火、风、光等混合能源的系统,模型能实现电网的购电经济性,并有效利用系统内的可再生能源,促进电网协调、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型可作为电网中长期时间尺度协调运行的决策手段。
参考文献:
[1]张运洲,鲁刚,王芃,翁玉艳,伍声宇,刘俊,张成龙.能源安全新战略下能源清洁化率和终端电气化率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2020,53(02):1-8.
[2]田旭,刘飞,李扬,杨曦,张君.青海能源电力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04):51-53.
[3]王赞,陈光,董晓,沈国辉,刘群,秦俭,李晓光,张世坤.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能源服务系统架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03):77-83.
[4]郇嘉嘉,曾诚玉,赵瑾,张群华,刘洪.用户级综合能源仿真分析系统研究与开发[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03):180-187.
[5]刘德旭,刘艳,潘永旗,罗锡斌,李栋,马光文.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消纳的电力电量平衡模型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20,36(01):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