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作用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薛 磊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环境监测是管理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依托。环境监控是开展环境净化工作的基础依据,方便实时了解到当下地区的污染程度和人民生活品质,从而调整后续的环境整顿工作。
         关键词:环境监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各民族经济水平飞速提升,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早在1972年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我国作为工业大国,环境问题尤为严重。本篇文章以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作用及应用为主题,对环境检测的主要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以供相关领域人员交流参考。
一、对目前环境监测作用的分析
(一)制定环境标准
         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都有所差异,植被、汽车数量、工厂位置等等都是影响环境的因素,随之形成的当地环境优劣也不尽相同,此时就需要环境监测立足于当下环境对生物健康状况的影响,制定环境标准,从而方便辨别当下环境污染情况。
(二)设定排污管控机制
         大自然本身具有自我净化功能,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下推动三大产业是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污水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是无可避免的。环境监测能够为工厂的排污制定审核标准,为正规化工厂发放排污许可证,征收排污管理费用,监督工厂排污情况,保证工厂排放的合法性,目的在于控制工厂排污流量和排污流向,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尽可能减少经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三)以供相关领域科学研究
         环境监测能够监控到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类别和数量,能够为环境改善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范本,对节能减排和无污染能源的开发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与技术
(一)健全完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我国针对环境监测和保护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的技术较为落后,统一制定的环境监测制度不能在贫困地区有效执行,无差别进行环境监测就要有区别制定相关管控方案。
         例如:环境监测部门可以和地方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制定“城乡区别化环境监控整改机制”。在该机制的整体框架下,双方可以就环境监测相关问题进行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制度,将制度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对不同区域内的环境监控制度进行全面地检查和优化。平衡由于经济发展不同造成的制度缺陷,最大化发挥环境监测作用。建立全球环境监测数据交流共享平台,将实时数据进行精准记录传输,全方面展现环境情况的发展变化,对严重的污染源要进行及时追踪调查。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快速提出解决方案,以乡镇为基础上到省级环境监管部门对当地的直属地区进行严格检查检测,对每日的环境监测结果做到日报、周报、月报、年报。严格彻查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虚假上报行为,对违规违纪的工作人员进行停止查处。

政府要加强政策配合,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企业、单位、工厂分门别类制定排污管理政策,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引入先进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
         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正在稳步向前,但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发棘手,产生了更加多样化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传统的环境监测手段效率低下,对数据的分析不够深入,已经不能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就需要引进新近的环境技术与设备,鼓励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创新,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监控环境。
         例如:我国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环境监测的技术和设备都较为落后,需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政府可以在环境监测部门设立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出国交流学习活动,深入国外环境监测的实地,进行亲身观察学习。环境监测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我国在环境监测时使用的设备多数出自中小企业,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功能上都存在缺陷,政府可以鼓励相关人员在环境监测设备上的创新,为出产环境监测设备的企业提供创新补助。政府可以开放环境监测技术的意见和建议箱,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征集相关人员对现有的环境监测上的创新技术,在其中筛选出符合技术、组织等要求,且在经济上可行的方案。注重设备的更新与维护,提高环境监测实时动态监测能力,提高设备的质量,降低成本损耗。增强环境监测预警技术,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等级进行实时监测,面对危险信号时及时发出预警。
三、提高环境监测人员业务素质
         目前,环境监测工作还需要人工的辅助完成,所以环境监测发展要兼顾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技能熟练程度和面对恶劣环境的临场应急意识,全面提高环境监测队伍的素质修养,打造一支高水平、高创新、高职业道德的全优队伍。
         意识上,政府可以为从业人员组织以提高环境监测能力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以及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在该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相关人员为其他人进行事例解读和内容分享,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生产企业也要派遣专业人员前来交流学习。活动应定期举行,以周或月为周期,以人员签到的方式来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总结高效管理办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定期举行的交流活动中将此进行分享,以供大家讨论借鉴,再将其投入到实践中去。
         业务上,环境监测相关部门可以和先进设备生产企业进行合作交流,让检测工作人员到设备生产一线上了解环境监测设备的生产过程和运行原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储量,能够沉着应对简单的设备突发损坏情况。多多到环境监测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记录,寻找在工作上的不足。
总结:工业是目前无法代替的一大产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也愈发复杂,环境监测技术也要跟随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创新,在思想和技术上与时俱进。在新时代背景下,环境监测工作要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结合,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率,构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奚海明李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6期
[2]胡柏顺;张强;魏均玲;;国产环境监测仪器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J];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06期
[3]第三届中国国际环境监测仪器展览会在京举办――沃特世公司将携其在线固相萃取系统亮相[J];环境保护;2010年2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