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实现电网运行倒闸操作、电网故障以及处理事故的有效措施。电力调度工作的开展关乎着国家电网的安全和经济效益,随着国家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调度工作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调度工作重要性逐渐凸显,必须要做好电力调度安全操作和事故处理工作。
关键词:电网调控;风险管控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对电力能源有了更高的需求,电力企业也在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中获得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项目已经投入建设,这将是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需要在电力网络工程建设完成后进行一系列的调控工作,而实际的电网调控工作中往往存在很多的运行安全风险。因此,为了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安全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规避掉这些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为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转提供安全保障。
1、电网调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电网应急处理能力不足
电网运行中会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突发自然灾害尤其对电网运行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这就需要电网运维人员要注意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管,要具备预判问题及快速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电网调度运维人员,存在工作松懈,技能欠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有待加强,使得在日常工作中对电网事故的处理效率不高。
1.2、集约化风险
当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进行电网调控运行都是采用集约化管控模式进行的,集约化的管理模式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据,通过对网络平台进行整理以及集中对电网调控运行中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管控,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为电网想着智能化以及系统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这种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也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一些不法分子会非法入侵电力网络管理系统,对电网调控运行过程进行破坏,电网调控过程受到破坏将无法达到管控效果,对电力网络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1.3、电网调控系统问题
电网调控系统是电网调控的关键,它是电网调控中心枢纽,如果调控系统出现死机或崩溃的情况,就会对整个电网调控工作带来致命性影响。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电网调控系统安全性较低,关键软件不够先进,系统承载量过大,存在调控系统缺陷,具有较大的运行风险[1]。
2、加强电网调控运行中安全风险管控的措施
2.1、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
调度人员是电力调度工作的主体,其工作经验和操作规范具有重要意义,调度人员不仅要明确调度工作流程和规范,同时还要掌握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工作原理与整定方案,保障调度工作质量和效果。一方面电力企业要注重强化对调度人员培训和教育,为调度人员普及系统相关基本知识以及继电保护知识,使其能够准确掌握继电保护以及各种装置的工作原理,明确相应装置和设备的保护范围和整定方案。另一方面企业应制定整定工作的参考方案,强化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果,为调度人员相应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2、设置标准化模板库
标准化模板库的建设分为项目、质量、安全、技术和造价管理几个功能节点。构建包括业主、施工项目部、监理在内的标准化目录与台账,构建出标准化模板库,对各类报审文件、资料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严格设置报审流程,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准确率。
同时,为了使信息化管理深入人心,致力于提高全体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与安全意识,定期开展与信息化管理相关的培训宣传活动,使企业上上下下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对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形成正确的安全理念和思想。一方面要提高人员的规则意识,即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施工;要求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的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及时沟通上下,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学习水平;要求技术人员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主动涉猎全新的管理知识和技术,严格按照规范指导施工。每一层员工,在工作上必须重视细节,认真对待各个工作项目,只有通过大家的齐心合力,才可提高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此外,要对分包单位开展宣传,使其支持、理解、配合信息化管理运作模式,并与材料供应商、劳务派遣公司、监理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消除合作单位由于信息化管理出现的矛盾和误会,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开展营造环境[2]。
2.3、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电力企业应当充分重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做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上应当充分考虑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结合设备检修计划进行。以安全管理目标为指导,并为目标的达成而制定完善的实施办法,细化实施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目标实施进展和落实情况的分析,总结反思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便于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实施方法,从而促进安全管理目标的达成。
2.4、做好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应急事故演练
电网运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为保障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电网部门必须加强对事故风险的防范和应急能力培训,以此为构建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奠定基础。首先,实际工作中,电网公司要依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加强事故演练工作,让工作人员掌握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次,须对用电高峰期电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对用电高峰时段进行清晰分化,掌握高峰变化值,并针对高峰期可能存在的用电风险,进行事故预防演练,以加强对于高峰用电事故的风险防控,从而让电网调控一体化更有保障[3]。
2.5、提升管控人员的能力
作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中的主体,整个管控的效果会受到管控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直接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应当重点提高管控人员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积极地对管控人员进行及时培训,使管控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在培训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一些更加专业的电网调控知识以及先进的管控理念和方法,为管控人员的实际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企业内外部有潜力的人才进行培养同样是电力企业应该做的,进而将电力企业的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队伍壮大,给这些人员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安排工作人员到大规模的电力企业中去实地学习相关的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专业知识和管控方法。在这些人才完成进修之后,使其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先进的知识理念合理的应用到实际的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中,对原有的漏洞进行补足,使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水平得到提升[4]。
结束语
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电能服务都直接取决于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果,而当前我国电网调控工作中确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安全风险就是影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最重枷锁。因此,为了提升我国电网调控国内工作的质量,就必须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电网调控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程度地规避掉这些安全风险对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电网基建施工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及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9(32):116.
[2]王博.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分析[J].电子测试,2019(22):95-96.
[3]李明超.浅谈电网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9,26(11):183-184.
[4]鞠晨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