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防排烟设计施工疑难点解析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寿杰永
[导读] 摘要:防排烟系统作为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烟气在建筑物内蔓延的主要手段,对火灾发展及人员疏散具有重要作用。
        身份证号码:33062119930215XXXX
        摘要:防排烟系统作为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烟气在建筑物内蔓延的主要手段,对火灾发展及人员疏散具有重要作用。但从近年来现场施工及验收实际效果来看,部分设计、施工单位对防排烟技术关键点及相关标准规范把握不准确,实际防排烟效果远没有达到最初设计。论文通过归纳总结多年来消防防排烟工程验收实践,紧密结合规范,对一些存在的问题和容易忽视的关键点进行了提炼分析,对防排烟技术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建筑机械;防排烟设计;疑难点
        1建筑防排烟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对建筑防排烟系统的重视程度依旧不够,在前期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缺乏暖通专业的介入,直至施工图阶段才意识到排烟竖井与加压送风井的数量达不到实际要求,风井位置、面积和排烟机房等都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不足。如当建筑高度超过32层时,就需要对送风系统进行分段设计,如果前期没有充分考虑这种情况就会使防排烟设计工作的开展面临各种问题,非常容易导致返工情况的发生。假如风井面积达不到要求,就会导致风俗超出规定范围,增加阻力损失,从而无法有效满足送风需求。
        1.2专业配合不紧密
        建筑排烟一般包括两种形式即机械排烟与自然排烟。其中机械排烟是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排烟,而自然排烟则无需机械设备,是利用阳台外窗或走廊进行排烟的一种方式。相对而言,自然排烟是一种简单而节能的排烟方式而且十分安全可靠。但是此种方式需要多专业相互配合,并准确计算外窗及排烟面积,只有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自然排烟,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优先选择自然排烟方式进行排烟。
        1.3系统设计问题
        第一,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同时消防安全资金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总结以往经验可知,没有充分重视消防安全设计、规划工作是引起消防问题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认为火灾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就忽视了建筑消防设计的合理性,这也成为了火灾发生的重要隐患。第二,不能严格依照相关规定与标准进行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第三,消防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消防监督工作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监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往往是在工程验收阶段会发现各种问题,但是也已经于事无补。
        1.4机械防烟系统问题
        首先,风机选择不合理。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准确计算各机械加压的风量,在计算值无法满足规定值要求时,应当使用较大值。但是,目前有一些工作人员在设计时直接使用规定值,非常容易导致风机风量不足,无法满足排烟的实际需求。当然,还存在一些单位,没有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双速风机,而是将机械排风与机械排烟相结合。此外,还存在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疏忽大意而导致购买的风机功率无法达到要求,导致风量不足,不利于建筑排烟。
        其次,风口和风阀的选择不当、管道漏风。由于风口和风阀选择不当,而导致风口面积过小,增加整个系统的阻力,从而使得风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如果盲目增加风口面积则会导致风速过低。
        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方法和策略
        2.1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方法
        首先,合理确定防排烟部位。

在进行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合理明确防火类型,并合理确定防排烟部位。在进行高层住宅防排风系统设计时,必须高度重视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等内容,并且还要详细核对无创房间、排烟走廊等内容。
        其次,合理划分防烟分区。在进行高层公共建筑或者商业场所设计时,必须要合理划分防烟分区以便于达到机械排烟相关规定要求。划分防烟分区可以有效防止六米以内建筑火灾烟气的流动、蔓延,一般情况下隔墙挡烟垂壁是十分常见的措施。当防烟分区过小的情况下,如果增多控制点、排烟口等就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但是如果防烟分区面积过大,则又会增加排烟口管径与排烟量,从而导致受灾面积的增加。在防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划分防烟分区,通常情况下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应超过500㎡,且不可跨越防火分区。
        2.2防排烟系统设计策略
        首先,防烟系统设计。目前,加压送风模式在我国很多高层建筑防烟系统中得以应用。在设计防烟系统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准确计算送风量。由于机械送风量直接影响着建筑防烟系统的安全性,但是送风量的计算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简化送风过程,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此外,还应当从建筑整体结构出发,不断完善建筑的烟气控制区。第二,对送风量和送风范围进行有效控制。因为防烟区域存在很多的空气泄露洞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烟系统输送的风量,同时防火门也会影响送风量。因此,必须要从防烟区域送风量、加压空间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高层建筑防烟分区的送风量。第三,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当建筑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需要即刻开启着火层的送风口。
        其次,排烟系统设计。第一,自然排烟是依靠烟气自身浮力进行排烟的一种方式。如果火灾发生在排烟窗的迎风面,就容易导致烟气倒灌。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通常而言在设计排烟窗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设计为平移窗等,从而避免烟气倒灌的发生,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排烟效率,但是这种设计也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要从建筑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设计排烟方式。一般而言,建筑物室内外的温差相对较大,因此受热压作用影响建筑上下层之间的空气会存在一定压力差,设计人员可以据此合理设计建筑物的自然排烟口,防止烟气倒灌。第二,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会导致温度的快速提升,由于烟气内可燃性气体很多,当其与空气接触时不仅会起到助燃作用,还会导致火焰的产生。为了安全疏散人员,建筑的自然排风窗应当高于蓄烟高度,并且在1/2高度上方应当设置自然烟窗。总而言之,防排烟系统设计方法与策略都是为了减少烟气对人员的伤害,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
        3防排烟技术未来展望
        近年来,随着消防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防排烟技术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也在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机械防烟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展望未来,推动防排烟技术发展,一方面在于推进防排烟设施发展,如提升防排烟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探索火灾中建筑结构智能自塑(以更加有利于防排烟);同时,也应对烟气源头进行管控,探索和研究物质产烟特性并进行改造,通过简单易行的方式减少产烟量,从根本上解决烟气问题。
        结束语:
        防排烟系统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且相对复杂的内容,相对于其他环节而言,防排烟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所以对建筑的安全性而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的设置防烟系统与排烟系统,尤其要合理布置排烟口的位置。此外,建筑企业应当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确保建筑安全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努力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国威.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常见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8).
        [2]肖娥.地下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浅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5,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