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企业文化塑造的“443”路径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孙婧
[导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归根于文化自信。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归根于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建立在繁荣兴盛的文化之上。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文化都属于顶层治理的范畴。企业文化不仅是一个企业职工普遍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浓缩了事业成长发展的历史缩影,蕴含着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文化亦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和立足之本。对于国有企业基础产业之一的电力企业,企业文化对推动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塑造电力企业文化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企业;企业文化;443;路径
        1.企业文化建设对助推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1.1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在未来企业发展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市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具体表现除了企业规模外,与企业的文化设施、工作环境等外在形象具有很大的关系。人们通过对企业形象的感知,就能感受到企业管理理念、整体经营水平等。另外,企业管理理念、内部制度等不同,形成的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增强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进一步激发员工自豪感,增强凝聚力,有助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内,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员工工作效率;对外,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和对优势资源的吸引力,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1.2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建设能够进一步激活创新引擎
        每一个电力企业,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创造价值就是这个生命体的行为本能,而这种本能的基因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想要发展,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证电力企业处于不断发展中,而创新动力之一来源于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管理鼓励员工追求“匠心”,搭建平台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充分挖掘员工创新思维,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帮助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基于此一直有“百年企业做文化”之说。
        1.3电力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重点
        电力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和其他任何组织一样,都存在“管理”的问题。纵观企业管理发展的历史,依次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其中,经验管理的特征是“人治”,主要是通过在企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少数人,凭借本身的权威、经验发号施令;科学管理的特征是“法治”,是在经验管理的基础上,将少数人的经验上升为规范的、文本化的规章、制度,规定了“做什么”“怎么做”,“违背了如何处理”等一系列刚性约束;文化管理的特征是“文治”,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从企业物质形态、行为形态、观念形态三方面整体设计、着力营造“上下同欲、同心同德”的企业环境,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致力于把企业文化融入发展战略,让“价值主张”指引发展方向,把企业文化融入管理制度,让“价值创造”贯穿生产经营。
        2.塑造电力企业文化的“443”路径
        2.1搭建四个载体,实现文化理念有效落地
        一是凝聚文化创建“共智”,让文化建设有灵魂。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之道,回答的是办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何来办企业、企业从哪来、到哪去等问题的追问。文化形成不是单方面的,一定是“共智”的结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与时俱进形成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对于国企来讲,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有企业发展实际充分结合,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

除愿景、核心价值、公司使命等要素外,还可将文化建设渗入各项业务和管理细节,使其潜移默化地成为员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责任和担当,比如通过发展观、管理观、安全观、人才观、廉洁观等引导员工自觉用文化指导实践。二是打造文化环境,让文化建设有抓手。企业文化提炼出来,要运用各种方式持续宣贯,直至深入人心。互联网时代下,员工接受新事物和知识的路径呈现多元化特点,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宣贯形式要与时代接轨。诸如利用微信平台、文化长廊、电子屏等媒介,以适当、简洁、醒目的表现形式展示企业文化理念及重点工作动态,让企业文化“开口说话”。三是深化文明创建,让文化建设有融合。每年可结合职工思想教育,创新开展“青年说”成长论坛、“朗读者”故事分享会、“奋斗幸福观”事迹宣讲等活动体现企业核心价值;深化“我们的节日”,通过元宵节猜灯谜、“浓情端午”包粽子、国庆节“我给祖国送祝福”等载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四是丰富文体协会,让文化建设有活力。结合员工兴趣,成立新媒体工作室、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多个协会,以网络才艺大赛、读书健步走、书画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员工加入,不断满足精神文化需要。
        2.2打造“四化”团队,以文化引领推动共享共赢
        一是管理人员职业化——领导力建设+文化导入。加强领导力建设,建立“下基层、解难题”调研机制,班子成员分别赴基层班组、场站调研,宣讲文化理念、了解一线心声。二是一线员工精益化——执行力建设+业务侧重。加强企业文化与专业工作融合,图文并茂编发企业文化解读读本、H5电子书等手册,以主题党日、班组学习、季度“联考”等形式学习企业文化理念、安全生产知识、各类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窗口人员规范化——行为规范+形象塑造。对热费收缴、售电销售等人员进行阳光心态、职场礼仪等培训,实行亲情化、个性化、延伸化服务,围绕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公益服务等热点,实施重大履责行动。四是技术员工专业化——理念渗透+认知认同。倡导“专业的事就要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人就要干出专业的水平”,加强《员工守则》倡导,常态化开展优质服务竞赛、员工技术比武等活动打造一批“生产工匠、经营巧匠、市场闯将、管理干将”,让用户感受企业品牌背后蕴含的服务质量。
        2.3实施三项评选,培育践行文化的专业人才队伍
        一是开展“身边的榜样”群众性典型评先。比如开展最美华电人、劳动模范等评选,挖掘不同岗位优秀员工,先进班组,制作个人事迹版面、专题片,发挥“草根明星”激励功能,引领员工在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上下功夫。以弘扬好家风为重点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激励员工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将文化建设与职工共享发展紧密结合,让每一名员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受益者。二是开展党员带头创先争优。在党员中实施“四比四下沉”(载体下沉比学习、重心下沉比业绩、责任下沉比担当、服务下沉比作风),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通过主题实践深入推进“四融入四发力”工作实践,推动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党员比群众先行、党员干部比普通党员先行、党员领导干部比党员干部先行”“三个先行”。三是打造关心关爱职工的暖心文化。尊重每一位员工,对外积极应对转瞬即逝的市场竞争,对内关注员工成长需求、营造向上的工作氛围,了解员工对岗位工作的认识及对企业发展的想法,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补齐短板,通过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创新创效、劳动竞赛等搭建员工成长的大众平台,引导员工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中练就过硬本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满。
        3.结束语
        文化引领发展,文化凝聚意志,文化塑造品牌。必须要认识到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开展文化建设,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传播品牌文化,深耕厚植不断增强品牌活力,进一步提升能源品牌辨识度和美誉度,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盛.探究电力企业文化与电力企业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8,(23):75,77.
        [2]王双全.电力企业文化与电力企业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9,(8):90,127.
        [3]辜体仁.电力企业文化与电力企业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11):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