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张苗
[导读] 摘要: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出现了重大改变,纪检监察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身份证号码:13068219871017XXXX
        摘要: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出现了重大改变,纪检监察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要基于企业发展情况来调整经营思想,积极为国有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优化策略
        1导言
        新时代背景下的国企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全面深化改革,使国有企业全方位、成体系的制度改革也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推进、开展。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是保障企业稳定经营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也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的动力支撑。因此,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2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问题分析
        第一,没有全面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的良性运营发展,客观要求企业从多方面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多年来,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得到了重视,它被看作保障企业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而在纪检监察工作的具体细节中,由于一些领导注重企业经营,而在党建、纪检监察方面的力度不够大,没有将从严管党治党与企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有时比较片面,有时还存在一些排斥的心理。一些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在设置上没有完善,具体的工作执行中存在表面化的现象,这就会影响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高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才能更高效地落实相关的工作措施。而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队伍建设的现状显示,整体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能力水平相对薄弱,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重要性,对业务工作掌握不精确,工作的态度不严正,从而会影响实际工作的开展质量效果。此外,纪检监察人员配备不齐全,纪检监察人员少,不仅担任本职工作,还要兼任其他业务工作,不能够全身心、满精力投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工作落实不够到位的情况。第三,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开展,要有相应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只有这样,才有有助于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职责。但有的国企纪检监察制度体系在建设上还没有完善,有的制度体系操作性不是很强,没有和党中央的要求形成紧密契合,这就必然地会影响具体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优化策略
        3.1优化与健全纪检监察体系
        国企党组和纪检监察机构必须坚决落实抓监督的主体责任,要构建党组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自我监督体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到监督全过程、各环节,致力于建立权责清晰、衔接顺畅、协同高效的联动机制,确保监督工作真正落地见效。还要注意国企纪检监察体系的长期性、前瞻性等特点,即国企纪检监察体系建设必须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发展要求相顺应。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着力解决监督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等问题,不断提高纪检监察机构治理能力。还必须从纪检监察班子自身抓起,带头加强政治建设,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提升境界、提高本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队伍。
        3.2抓监督检查,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强化监督职能,扎实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强化核环保领域以及重点领域监督。
        首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日常指导,检查。纪检监察部门严肃认真主动履行日常监督职责,形成监督与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和良好习惯,做到日常监督从严,常在,常态。其次,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是运用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针对干部职工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运用好第一种形态理念,加强对干部职工日常提醒谈话工作。二是处置要注重宽严相济,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处置。三是问责要防止宽松与泛化两种错误倾向。最后,抓好权力运行监督。一是抓好核环保领域,保证权力正确行使。二是加强选人用人、物资采购、招投标、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用权的监督,促进职能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三是合理开展监督,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3.3调研论证增强体制改革创新水平
        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体制的改革创新发展,要充分做好系统性的调研论证工作,积极强化体制改革创新的水平,增强创新预见性。结合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体制创新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就要注重积极组织专门团队,深入各阶层实证调查研究,了解各阶层意见以及建议,将集体的智慧发挥出来,对待不同领域中国企反腐工作形势以及工作困境系统分析,探索科学适用的纪检监察工作方式,纠正改革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增强可操作性,从而才能为国有企业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4强化组织建设,实施民主监督
        首先,完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与岗位设立。必须促使国有企业进一步提高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配备一支专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让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能够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干好主业、担实主责。必须督促国有企业尽快完成“三转”,督促纪委书记不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外的其他事务,尽快把工作重心真正聚焦到纪检监察主业上去,真正履行好赋予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其次,探究制定干部监督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规定,要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把党内监督融进业务运营与常规管理中,为干部行使建议、倡议与监督权利提供平台,突出党员作用、增强党内民主氛围,形成对各大党组织及党员的立体监督机制。
        3.5充分调动积极性,全面参与纪检监察工作
        一是充分调动纪委委员、党支部纪检委员更多地参与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定期开展“四种形态”谈话工作、走访基层等工作,盘活纪检监察力量“存量”,为深入落实从严治党、严格执纪问责编织好纪检监察组织网络。二是健全考核机制,激励队伍忠诚履职。纪委委员、纪检委员大多是兼职,要发挥好作用,关键是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制定印发纪检委员考核细则,既要对兼职纪检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绩效奖励措施,同时也要避免兼职纪检人员一选上来就给待遇,要鼓励一些会干、敢干、想干的同志,干长一点,干好一点。对那些在群众中有威望、在支部中党员认可,工作生活表现好,干了一定年限的兼职纪检人员给予精神上鼓励,如表扬、评为身边的榜样、事迹上墙,并通过年终评选优秀兼职纪检人员后给予一定奖励。三是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开展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履职情况调查摸底,严格执行上级单位对纪检监察人员考核评价的相关管理办法,对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不作为、不敢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及时进行调整。
        3.6由点到面的试点推广创新
        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体制的创新,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体制创新要注重从点到面的开展,先试点再推广,这样才能保障工作体制改革创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新时代背景下国企纪检监察体制创新也要能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结合,有序稳定地推进,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创新,选择有条件及成熟的国有企业进行试点,结合试点反馈状况针对性整改,只有立足于现实逐渐的将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和不同企业类型相结合,以及行业的特征相结合,多元化创新策略的实施,逐步扩大试点的范围,才能真正有助于纪检监察工作体制的创新发展。
        4结束语
        总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发展中不断健全,国有企业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成为重要的节点,通过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体制,就能为国企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常见问题及优化[J].现代国企研究,2019(10):217.
        [2]李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和注意事项的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9(10):244.
        [3]刘聪恋.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9(12):105.
        [4]王际阳.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