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变电站信息之间的交互方式,即现阶段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适用于继电保护设计、调试、运营维护以及管理工作。基于此,可以适度整合其网络通信、虚拟二次回路、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技术等于一体,以此实施智能变电站保护运维防误措施,通过实时调整和转变防误技术方向,确保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得到良好的管理。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设备维护
引言
国家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智能电网的投入势在必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正是推广与发展智能电网的最佳时机。智能电网在整个的电力运营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变电站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的智能化上,智能变电站不仅在技术上采用了最新的传感器技术、智能组件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还将一些开关等设备也进行了智能化的提升,而且电压电流互感器技术目前也在发展中,很快就能够完善并且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与当代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广泛使用。然而,想要真正实现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智能变电站,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创新,在维护管理方面不断完善,以求发展。
1智能变电站概述
1.1智能变电站
本质上,智能变电站是由传统变电站演变而来的,即通过数字平台,应用IEC61850标准,结合多项参考知识点,如通信规范以及相关变电站理论等,达到智能变电站内外部设备信息的共享与配合。实现信息的自动化收集与处理的方式,可以实时调整和控制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还能合理分配电能。基于智能变电站特有的高度集成特点,实际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借助智能化操作、一体化的信息传输与运维方式,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系统运行。此外,通过核心网络通信技术实时控制智能变电站设备,用更科学合理的操作与管理方式,提升变电站的运维效率,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智能变电站特点
高级智能化应用功能是智能化变电站的重要特征,其主要体现在:1)其将数据和信息的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分析系统融为一体,以联络平台网络化及信息数字化、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保证了各个系统之间各个功能模块快速、高质量的通信;2)其采用的是分布式电源和智能化的监视系统,可实现对网络所有节点进行监视,为电能质量的评估与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并在故障发生时报警;(3)其采用的是高度集成化控制平台,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3)其监测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覆盖整个电能输送系统,甚至可以监测家庭用户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与状态,实现电网的早期预警等。
1.3智能变电站优势
智能变电站采用的设备都为智能设备,与传统设备相比,智能设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以及更高的效率。在运行过程中,智能变电站利用自动化系统来完成监控功能以及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功能等,并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当前的突发问题。智能变电站在信息层面的数字化处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准确性,因此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高效、快速已经成为智能变电站最大的优势和特点,除此之外,智能变电站还能够实时地监控相关设备运行状况,更加有利于管理。
2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中现存问题分析
2.1设备操作风险
变电设备作为电力企业电力供应和运行的基础,在进行相关操作时,企业变电运维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专业规范的进行设备操作,推动设备安全运行,以期提升设备运行质量,但也正是因为变电设备操作对运维人员的高标准要求,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运维人员的工作增加了挑战和难度,致使运维人员在设备的实际操作中频频受阻,出现问题。当然,电力企业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态度和意识也影响着变电运维工作,部分运维人员在进行变电设备操作时,由于自身的工作疏忽和不规范的操控方式,致使设备运行出现问题,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使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此外,变电运维工作的高风险性威胁着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运维人员在进行实地调查、运维工作时,可能会出现误入带电危险隔离区域、为设备接头时漏电等情况,人身安全面临极大的风险。
2.2运维环境风险
作为变电运维工作出现隐患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运维环境隐患风险对变电运维工作的影响较大。由于电力的特殊性和脆弱性特点,运维环境常出现的风、雨、雷、雪等气象状况,很容易为变电运维工作埋下隐患风险,增加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受地形条件的影响,运维人员高空作业进行变电线路维护时,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力企业要科学制定运维方案,降低隐患风险。
3加强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对策分析
3.1安全管理
在任何行业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内容。电力行业关系着我国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因此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安全管理工作更为重要,作为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其重视程度,从细节入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质量:(1)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相比于其他工作来说更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细节,对此要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如果有某一部分和环节出现问题,要对其负责人进行一定的追责处理,同时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那些责任心较强、工作质量较高的工作人员予以适当奖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严格落实“两票三制”。“两票三制”是指操作票、工作票和工作监护制、工作许可制以及工作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各项体制等。对此,第一要确保工作表内容真实性和准确性,严格遵循规定的流程,如果要使用设备要进行操作票的填写,坚决杜绝信息虚假现象。第二,在工作中要切实落实相关制度,不能只做流于形式的表面工作,严格遵循“两票三制”有利于促使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故障发生率,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3.2加强变电运行前的管理和检查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电量运输量的提高,变电运行前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变电运行前的管理和检查,使电力事业的发展在规范化的过程中得以安全运行。如成立监管部门,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安全制度,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排查与检修,并做好变电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登记、故障信息记录等。
结束语
随着变电站的大规模应用,设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发杂,变电站安全运行和运行可靠性措施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化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是基于智能化设备,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信息交互标准化特点,且其管理模式有高度功能集成化、设备管理数字化和人员工作模式化特征,可以保证变电工作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此,在保证智能化变电站迅速发展的同时,可以借助智能化变电站,并不断加强变电运行的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曾争艳.智能变电站在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河南科技,2019(31):123-125.
[2]梁敬铸.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实践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8,35(09):90-92.
[3]王双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智能防误方法的探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8):228-230.
[4]秦汉玮.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农村电气化,2018(04):44-46.
[5]夏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J].电子测试,2018(06):1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