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度不断提高,同时,也对电网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不仅提高了电力设备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
关键词:35kV;变电检修
引言
随着现今企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对于电力能源稳定性的需求也在大幅度的上升,作为钢铁企业,大型设备的广泛应用和生产序列的紧密排布,这必须依靠电能质量的不断提高来予以满足。所以电力行业也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而在整个电力行业之中,变电站的变电运行又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的重要模式,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伴随着变电站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在运行过程中所隐藏的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用电需求,而且也会增加电力行业的成本投入。为此,想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需要做好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1、变电状态检修模式
与传统的检修方式相比,变电状态检修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不过这一检修模式却比较与时俱进,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变电状态检修模式侧重对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搜集其运行信息和数据,在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在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对设备未来的情况进行合理预测。通过变电状态检修模式可以明确检修内容和检修时间,既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还可以节省时间和维修成本。运用变电状态检修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使问题迎刃而解。
2、35kV以下变电运行安全存在的隐患
2.1、操作设备落后
目前众多地方电气企业使用的设备,依然是工厂建立时候的器材,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有很多设备已经达到了工作年限,但依然每天进行着超出负荷的工作,在设备持续工作期间,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查,不能实时掌握变电设备的使用详情,维护保养不充分,变电运行在更换设备的过程中,管理强度和监督力度比较疏漏,会出现项目的相关人员利用自身的职责贪污受贿,大肆敛财,将没有通过质量认证的电力设备作为选购的目标对象,同时将这些没有质量保证的电气设备投入到生产中,使变电运行在整个工作运营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变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2.2、不能全面排除故障
35kV以下变电检修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故障进行有效排查和清除,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不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检修人员并不能全面对故障进行排除,这样就会导致变电系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变电检修的质量,必须要明确检修的目的,才能进行全面的排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
2.3、运行中的故障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基于状态检修模式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变电系统的保护作用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尤其是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不能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对变电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查,对变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不到位,给电力系统的有效应用埋下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在运行当中由于电压互感器接触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使得电力设备长期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随时都面临着瘫痪的危险。除此之外,电力系统的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电力装置的检测,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工作人员很容易忽视这一问题,导致故障出现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消除。长期堆积下来,使得问题达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3、35kV以下变电检修问题的改进对策
3.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顺利进行35kV以下变电检修,就要制定完善可靠的管理制度,使检修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提高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变电检修工作,对检修人员的素质提出十分严格的要求,研究人员就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要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变电检修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为保证培训落到实处,就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使培训定期化、常态化,为奠定检修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先进人才的引进,提高人才的入选门槛。保证相关人员有专业的电力检修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变电检修工作[2]。
3.2、建立规范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电力设备维护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进行管理和检查,并要随时检查电力设备是否出现脏污情况并及时进行清理和维护,让电力运行发电效率能更好推动变电系统持续稳定工作,避免电力设备出现较多的问题,提升电力设备的使用效率,高质量完成变电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电力设备维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按时对机构箱、断路器和端子箱进行清理检查;根据规定润滑箱门轴,将防腐蚀涂料刷在接地线和变压器的蛇皮管上;做好合闸回路电源的检测工作,在设备停止运行的状态下做好预防措施,要保证其电源的干燥性,防止电力设备出现因受潮导致受损严重的问题。
3.3、设备维护的现代化进程
在电力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工作的,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取得的效益是显著的,比如说热成像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变压器是变电设备中重要装置,在自动化的背景下,变压器的工作和整个系统并驾齐驱的,一旦变压器出现某些故障,如果整个故障不严重、不明显,维修人员就很难发现,像变压器内部的金属线圈之类的出现轻度腐蚀,虽然变压器没停住工作,但会导致电阻无限增大,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虽然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对电力系统的维护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热成像设备无以比拟的高效对比度,完全把变压器温度升高的情况清晰地显示出来,这就是热成像技术的核心内涵。一般情况下,物质之间的能量是千差万别的,变压器一旦内部金属圈被腐蚀,就会无限升高电阻,电流就会适应电阻的升高从而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严重损害变压器,而热成像技术却能清晰地显示这种异常,让维修人员清楚变压器内部存在的险情,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发生更大的故障[3]。
3.4、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作为状态检修下变电技术应用的基础性工作者,变电检修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化素养,以及灵活应对问题的思维逻辑能力。进一步稳固自身电力系统运行和维修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都能够做到有效的控制,掌握各个环节对电力资源的运输质量和进度。此外,工作单位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要求内部员工要定期的接受工作审核测试,在实际工作当中进一步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量,从而提高整个变电检修工作部门的综合能力素养[4]。
结束语
虽然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已经开始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难点和问题,本文对目前的现状和实施的重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但真正的融合和落实还需要广大电力系统的从业人员进行更深度的探索。本文解释了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的内涵,总结了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创新中的诸多问题,分析总结了在设备维护过程中的一些有效措施,希望能对电力企业提供实践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海先.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2):84-85.
[2]房海鹏.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与安全控制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216.
[3]吴辉煌.变电检修中的危险点及安全预控方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145-146.
[4]宋桂华,刁宏磊.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技术要点[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