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由于传统的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方法对电气设备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时常导致事故的发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PLC技术,根据电气设备预测仪表故障原因,实现对电气仪表的有效且精确的自动化控制。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仪表;自动化
引言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最大的改变,其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种全新技术,可以进行编程和储存。我们将事先编排好的程序放入之后可以按照具体的规律来完成整个程序运算过程,以此来有效地对数据程序进行控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可以通过PLC技术来对技术定时和计算等工序进行有效的运用,而其所具有的良好数据分析能力还能够帮助我们分类控制机械设备。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能够对该技术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其主要关键在于有效运用控制技术,而一般通过四个主要部分来完成相应的控制,分别是电源处理器输入端口和存储介质。在具体的应用中,PLC技术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设计过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提高PLC技术的应用效果来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
1PLC技术优势
PLC是一种全新的控制技术,和传统技术相比其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PLC技术的接线方式简单。而且其作为一个整体,我们只需要将相应的传输线和电源进行相连,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的发生[2]。PLC技术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通常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这一特点对于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而通过PLC技术的使用,我们也发现其具有功耗较低的特点,而且其所需要使用到的组成单位十分简单,因此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现状下十分适用。此外,PLC技术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可以很好地融入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系统当中,有效地开展工作。最后该技术还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对相关操作人员的编程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甚至不需要相关人员专门学习和计算机有关的知识,便可以利用PLC系统来有效地开展工作,其操作十分简单易懂,因此也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难度。而且其所具有的自动识别功能,还可以通过扫描来自主分析系统的输出数据,从而能够有效识别数据的传输过程是否存在缺陷。
2参数设定
我国很多电气企业进行产品生产时为了确保生产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工作人员加入基于PLC技术的高科技电器仪表进行数据实时监测,从而实现电气仪表的有效自动化控制。在本次自动化对电气仪表控制试验中,要求技术人员通过科学合理设置电气仪表相关参数,对仪表自动化功能进行有效改善。这里所利用的PLC技术主要负责采集电气仪表各项数据。试验需要对主要电气仪表模拟参数压力和温度进行转换,转化如下:Q=IN*0.1其中,Q代表环境实际检测物理量,IN表示仪表环境检测点实际值。通过转换公式进行转换以后,技术人员将预先设定的参数通过计算机上传到PLC控制站,进行运行趋势图绘制,从而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精确评判。主要电器仪表运行参数为:网压表量程为50kV,实际测量数值为170VAC;电机电压表量程为3100V,实际测量数值为15VDC;电机电流表量程为3000V,实际测量数值为15VDC;供电电压表量程为3000V,实际测量数值为15VDC;控制电压表量程为2000V,实际测量数值为10VDCM;控制电流表量程为200V,实际测量数值为200VDC;制动电流表量程为200V,实际测量数值为20ADC。
3故障预测
基于PLC的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进行应用时系统会有较高的故障概率,原因是技术人员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对电源进行长时间的使用,中途不能停用,长时间的电源使用就导致了电源散热功能大大降低,电源散热功能降低会引起大面积的系统故障。对于这种情况,建议设计人员在电源总线上做一些优化改动,可以有效避免线路因电源散热功能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PLC技术方法下,需要技术人员在控制室中亲自进行仪器操作,电气仪表控制较难,需要技术人员有很高的专业性。技术人员对电气仪表故障进行预测后,要保证数据传输的精确度,采用校正的原理进行数据线性校正,方程如下:(Dm-Dn)=m(Cm-Cn)式子中,电气仪表各项数据输入偏移值为D,电路短路输入比为m,仪表校正常数为C,n表示标准电源电压,一般为220V。电气自动化仪表参数设计的科学性能够保证电气仪表对数据进行精确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员在进行各项数据校正时需要提前对现场电气仪表进行数据安全性测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科学性。在电气仪表控制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技术人员做好电气仪表设备的运行以及后期维护工作,保证仪表的正常工作。基于PLC技术的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对工作环境有很高的要求,环境中某一指标出现偏差或者错误都会导致电气仪表设备的故障,从而致使试验失败。因此,不管是仪器运行时还是运行后期,工作人员都要做好电气仪表的维护工作,要保证仪表的正常性能,避免运行时出现数据监测差错,造成数据丢失,导致试验的失败。PLC技术不是万能的,有一定的数据预测范围,超出了指定的范围,预测就会失效,不利于试验的进行。因此,要避免技术人员夸大PLC的监测范围,合理使用PLC技术进行电气的自动化监测。
4实现电气仪表自动化PLC控制
通过技术人员校正的电气仪表数据会自动存储于计算机中,系统将相关数据运输至对于工作站中最后会通过Web服务端传输到计算机局域网,存储于局域网的数据会更有利于自动化电气设备的接收检查。非电子元器是PLC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人员应当科学合理的选择自动化元器,保证其能在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长期稳定地使用。另外,技术人员要实时监测元器件的耐用性和持久性,保证自动化电气仪表的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通过Windows计算机特定监控界面以及电子音响等方法可以实现电气仪表的有效自动化控制,这种方法能够实时收到监测现场传送的数据。PLC技术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实现电气自动化仪表的远程控制调节。整个电气仪表设备相关模拟参数运行图表会通过与电气仪表互联的计算机分析并显示出来,从而技术人员可以有效判断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计算机在处理控制器产生的连续数据时,只接收一个设定域的各种数值变化数据模拟量,当某一模拟量超出限位值时系统就会进行拉响警报。在电气自动化通信的设计上,技术人员将采集而来的相应数据存储与存储器中并发送至计算机系统,利用TCP地址解析协议,可以保证信息发送的精确性。此过程使用了已有的网络功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至此,PLC技术应用完成。
结语
总结上文可知,基于PLC技术的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提高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性。此方法简单高效,值的大范围推广使用,可以有效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晟,刘涛.基于PLC技术的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J].自动化应用,2019(07):6-7.
[2]黄玉宾.电气仪表自动化控制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