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背景下对电力系统保护新技术的分析 刘少波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孙海宁 刘少波 王建 于世超 杨天佳
[导读]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电网的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尤其是智能性逐渐增强。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对于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电网的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尤其是智能性逐渐增强。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对于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呈现了新的发展面貌。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力系统保护新技术的发展,并对电力系统保护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保护;智能电网;新技术
        1电力系统保护新技术的发展
        1.1发电
        发电机是电力系统进在发电过程中所应用的设备。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积极地把电子电力技术应用到发电工作之中。比如,把静止励磁控制技术应用在大型发电机上,进而提高电力运作水平;把变速恒频励磁技术应用在水力、风力发电机上,以此保证发电工作的科学进行。为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转水平,要在发电过程中应用横联差动保护、励磁回路接地保护等多项技术。总而言之,电子电力技术对于保护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大该技术力度,进而推动自身健康发展。
        1.2输电
        在发电之后,电力企业开展输电工作,进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属于输电方面的新技术,通过应用这些输电方面的新技术,能够很好地确保输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在输电的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进行电流、距离、线路等方面的保护工作。在电流保护方面,电力企业可以应用不同的速断保护、方向电流保护等,以此提高保证电力输送工作的顺利推进。在距离保护方面,电力企业可以应用阻抗继电器、过渡电阻等进行距离方面的保护。在线路保护方面,电力企业可以应用运用线路的纵联差动、导引线等保护线路。
        1.3配电
        由于各大要素会影响配电水平,电力企业需要把这些要素考虑在配电工作之中。其中,电压、频率、谐波、瞬态的波动等会对配电工作产生一定的干扰,所以电力企业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配电水平。电力技术和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对于保证配电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是把这两项技术进融合应用,就会产生更好的应用效果,因此要根据配电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地融合这两项技术。在配电的过程中,还要应用信息技术检测配电网,了解配电的状态。由于电流、电压、传感器、线路是在配电工作中保护的重点,电力企业需要应用电力技术对其实施保护。
        1.4用电
        通过进行用电保护,有利于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提高用户对电力企业服务满意度。基于此,电力企业需要在用电方面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其中,电力变压器的纵差保护、电力线载波高频保护、光纤纵联差动保护等技术都需要应用在用电保护之中。由于电力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在用电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电力企业需要把这些技术科学地用于用电保护工作之中。
        2电力系统保护新技术的应用和分析
        2.1信息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和分析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整体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先进的信息技术被逐渐地应用到电力系统保护中,进而保证了电力系统平稳运转。小波转换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技术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为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发展动力。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加快了电力信息传递速度,有利于强化电力系统保护效果。小波变换能够表现电力系统多种运转信息,具有分析图像和信号的性能,也就是说,应用小波转换技术有利于获知电力系统的运转状态,进而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转状态做出科学有效地反应,从而实现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目的。
        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生产中被当做特殊的计算机,通过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可以更好完成工业生产操作工作。

在设备占地较大的情况之下,不仅会影响生产运作活动,而且容易增加运转成本,因此要减少设备占地,比如应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软件编程,凭借辅助继电器替代机械触点继电器保护电力系统。这样就可以提高工作水平以及电力系统运转水平。
        2.2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和分析
        电力系统在运转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自适应控制技术则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变化发展而产生变化,进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电力系统,从而促进电力系统健康运转。在这种情况之下,电力企业能够较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电力的需求。在电力系统运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故障,比如发生单相接地短路问题,但是应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高效地解决故障,降低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为强化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效果,还要认真地研究电力系统,掌握电力系统各项运转信息以及升级发展自适应控制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能够提升电力资源的共享和远程控制水平,进而更好地保护电力系统。若是把综合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微机化设备中,不仅可以减少人员操作投入,保证操作控制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转水平。所以,要重视在电力系统保护中应用综合自动技术。
        2.3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和分析
        在现代社会下,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价值不断地提高。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具备学习、记忆等能力,该技术能够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对其进行管理与保护。现今,我国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逐渐地应用到各大生产运作工作之中。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作用下,电力系统可以像人脑一样根据实际情况,解决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这样电力系统就可以平稳地开展电力输送工作。记忆、联想、学习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基本功能,经过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功能愈加强大,比如具备了相对较高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灵活地应对电力系统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能够找到电力系统故障位置,进而有效地提高故障问题解决效率。
        2.4光纤传感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和分析
        光纤传感技术具有测量精确、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等特点,因此有必要重视在在电力系统保护中应用光纤传感技术。目前,电力企业主要应用光纤传感技术监测电力系统的温度、电流、应变参数等,进而全面地获知电力系统的运转信息。由于纤在传输频带范围宽,这样应用该技术可以扩大检测范围,提升检测水平。光纤传感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步骤分析,光发射器发出之后,经过光纤引导,转移到敏感元件上,经过光接收器,把处理成电信号,这样就可以推进具体的检测工作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电网即“电网2.0”,是指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的应用,提升电网安全运转水平。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保护技术也在升级优化发展。通过研究电力系统保护新技术,有利于促进电网有效运转,因此本次基于智能电网背景下对电力系统保护新技术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参考文献
        [1]李方圆.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算法的智能电网分布式调度与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2]张忠傲,赵施阳,田野,于新民.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9):206.
        [3]樊晓春,何浩.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的关键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5):212-213.
        [4]王秋洁.智能电网技术背景下电力营销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5]王建华,张国钢,宋政湘,耿英三.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电器——电力设备发展的未来[J].高压电器,2018,54(07):1-9+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