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刘洋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刘洋
[导读]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
        营盘街道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和国外相比,农业经济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于农艺技术进行的推广应用存在不足。在种植土地面积较为固定的情况下,想要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就需要充分的运用农艺技术。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强化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作用,分析了在基层强化推广和应用农艺技术的途径,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应用;强化途径;分析
        农艺技术主要是指将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农作物从选种到收获、加工的全过程。在对于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当地的现实情况,科学合理的应用这一技术。加大力度进行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能够使农作物更加的高产、优质,降低农业种植者的工作负担,这将是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强化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作用
        第一,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将先进的农艺技术应用到农作物的生长之中,能够对于光照、水分和土壤构成以及温度等进行调控,使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都能够得到满足。除此之外,增加农作物接受光照的时长,能够使农作物充分的进行光合作用,实现高产。
        第二,在对于农作物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农业工作者一般是凭借着经验来对于作物的株距、行距等进行确定,这并不科学合理。而借助于农艺技术,能够通过计算得出农作物的最佳间距,合理密植[1]。这既能够避免因为间距过大,导致的不必要浪费,使土地资源被充分的使用,又能够防止因为杂草数量过多导致农作物的授粉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出现,确保农作物的产量能够符合预期;也可以降低因为农作物的间距过小,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产量降低的情况出现概率。在对于农作物进行种植时,应该从农作物的类型出发,考虑到农作物对于光照和温度等因素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进行种植,使农作物更加的优质高产。
        第三,使施肥更加的合理,降低成本消耗。农业工作者在对于农作物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农作物的产量,降低虫害、病害出现的概率,一般会选择进行施肥。这虽然使产量得到了一定的增加,但是也对于土壤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容易出现板结。为此,可以使用农艺技术,从农作物的现实情况和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构成,合理的对于肥料进行配比,使肥料发挥最大化的作用,避免过度施肥对于土壤造成的损害。除此之外,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农作物的现实情况对于施肥的方法进行选择。
        第四,能够推动农业的绿色、环保发展。科学合理的进行种植,简化农作物种植流程,能够使农作物的生产工作更加高效的种植。减少由于施肥不合理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达成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2]。这需要相关部门积极的研发新型的农艺技术,并对其进行推广应用,改善当地的环境。
        二、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
        (一)推动农艺和农机的协同发展
        农机和农艺技术两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能够相互作用,推动彼此的发展。将农机和农艺技术相结合,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农作物更加的高产。在对于两者进行运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农作物的类型、对于生长条件的要求以及现实种植状况。除此之外,在对于农业机械进行研究时,因为资金不足或者是所使用的技术比较落后,很可能导致农艺技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在对于基础农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时,应该重视农业机械的发展,推动两者的协同发展。
        (二)增强农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为了使农艺技术达成推广目标,就应该做好对于基层农业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对于农艺技术有足够的了解,能够熟练的进行使用[3]。

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部分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为严重,不愿意改变自己原本的种植方式使用农艺技术;部分学习了相关技能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工作,从事农艺技术推广的人员比较少,这都阻碍了农艺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对于大学生进行培训,通过物质或者是精神上的激励,鼓励大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农村,开展农艺技术的推广工作。除此之外,还要组织现有的农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能够了解最新的农艺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对于基层进行的农艺推广是与时俱进的。除此之外,要加大力度对于农艺技术进行宣传,比如说借助于互联网或者是其它平台,多样化的宣传农艺技术,让广大的农业工作者正确的认识农艺技术,并愿意主动的对其进行应用。
        (三)使农业技术的各方面实现最优组合
        农艺技术并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其涉及到诸多方面。比如说,对于农作物种子的选择、施肥和灌溉等。也就是说在对于农作物种苗进行培育之前,必须要考虑到当地的气温和降水以及土壤情况选择最优的品种,并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考虑到农作物的现状合理的选择施肥措施。除此之外,在对于病虫害进行预防治理的过程中,不但要借助化学手段,还可以使用天敌灭杀、以虫治虫以及物理手段来开展综合防治,尽最大的努力降低病虫害出现概率,减少病虫害对于农作物造成的损害。
        (四)重视和相关企业、机构的合作
        为了使农艺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农艺推广部门应该和相关单位和机构进行合作,并将农艺技术进行实践,改良其中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技术,确保农艺技术能够真正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4]。除此之外,要加大力度对于农艺技术进行研发,发展更多能够为农业机械的使用提供支持的农艺技术,使我国的农业能够面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更加的高产、智能。特别是要重视所进行的田间管理工作,提升农艺技术的应用水平。
        (五)建立完善的体系来提供服务
        在对于农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要确保农艺技术能够被稳定的使用。对于基层农艺工作人员而言,农艺技术和其有着密切的关联,为此必须要对于农艺技术负责,建立完善的体系为人们提供满足,满足其对于农艺技术的需求。从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我国现有的农艺服务体系和国外相比,还有着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改善,为此在对于农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起农艺服务观念,使农艺技术被更加高效的使用,并且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示范,对于农业工作者进行指导,使农艺技术操作更加规范。
        (六)对于信息化技术进行运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之中,能够构建信息平台,使农艺技术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能够在信息平台中管理农艺技术,延长产业链,使同时操控多个农艺技术成为可能,推动农业技术的综合发展,使农业逐步走向智能化[5]。
        三、总结
        根据上文来进行分析,对于农艺技术进行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应该从当地的现实情况出发,对于农艺技术进行选择,不断的研发新技术,提高农艺技术的水平,使农艺技术被更多基层农业工作者所使用,在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前提下,提高产量、更加优质,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使我国农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为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变成为农业强国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鲁,王电喜,孔祥磊,邵珠山.农机农艺融合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农机,2020(02):23-24.
        [2]常淑玲.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及强化途径[J].种子科技,2019,37(18):146+148.
        [3]潘利平.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机与农艺以及二者的有机融合[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1):16.
        [4]倪彪.农技推广机构与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效结合的机制探索[J].基层农技推广,2016,4(04):9-10.
        [5]殷占文,徐玉莲.浅谈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35(11):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