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大量使用,已经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如果不大力发展食品检测技术,不加大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那么将会激起人们的恐慌情绪,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影响。所以,为了提升食品安全,必须要利用恰当的技术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精准的检测。本文基于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食品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研究
引言
农产品农药残留是农药污染的一种常见形态,指的是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残存在农产品的表层,随着食物链逐渐进入人体,给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危害。我国在相关法律条例当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害的农药品种,如硫、磷、氧乐果等。人体在食用了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之后,会出现腹泻、呕吐、恶心、头晕等急性中毒情况,同时也会加剧一些慢性中毒病症出现的概率,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会加剧患恶性肿瘤的概率。农药在农产品生产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价值,
1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现状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通过分析发现此类安全问题与食物原料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蔬中化肥、农药、重金属污染严重;畜禽水产品中过量使用兽药、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及养殖环境被污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尤为关键,加强检测技术创新已成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2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可靠的重要前提。我国地大物博,农产品丰富多样,各类农产品生产企业发展迅速。但某些农产品生产企业因法律意识淡薄、自律性不足,且销售渠道过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来看,除环境因素和客观生产条件外,多因滥用除草剂、农药和添加剂等造成。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加重视,在食品安全领域,如何运用简单、便捷、快速及准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以保障食品安全是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是拥有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了保证食品的正常供应,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必须要使用一定的农药。但是由于农药过量使用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即食品的质量却越来越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目前,氨基甲酸脂、有机磷以及拟除虫菊酯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三种化学杀虫剂,也是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的重点。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使得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十分依赖于各种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抗生素等物质使用。但是如果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抗生素等物质的使用存在着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食品中就会出现农药残留超标问题,那么食用这些食品的人们的身体健康就会面临极大的威胁。而且,农药残留过量,也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影响。只有加强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才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保证。
3多农药残留与人体健康
多种农药残留带来的综合影响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全球农产品农药残留数据显示,在超过70%的样本中同时检测出两种及以上农药。其他一些研究报告也提到了这一现象。从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机制角度来看,具有相同代谢及作用机制的药物可能会在人体摄入并代谢的过程中产生药物叠加、协同增效或相互抵抗的效果。有机磷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毒性机制均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虽然单一药物剂量并未达到其毒性阈值甚至不产生毒性影响,但是当几种药物同时存在时,便有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此即为药物叠加效应。更加严重的是,当部分农药混合物共同存在时,毒性作用甚至比单纯的剂量叠加的更大。Moser等人曾报道:有机磷杀虫剂混合物对大鼠产生了强于叠加毒性的效果;乐果、甲拌磷、敌敌畏及高灭磷有机磷混合物对大鼠产生了肾毒性;不同结构种类的农药具有协同增效毒性的可能性。
Ma等人的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农药残留组合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增效毒性,而不同的食品被同时食用的可能性极高,应当对由此带来的农药残留安全性隐患提高警惕。农药与重金属发生反应也可能会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铬、铜、锌等重金属化合物在体内会干扰部分药物代谢酶的反应。低剂量农药不同程度地危害人体健康的假设,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得到部分证实。为期两年的以草甘膦为主的除草剂混合物制剂的慢性暴露造成了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以四种常见有机磷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及低于最大无作用剂量的使用量(均低于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检出限量)混合饲喂雄性Wistar大鼠24周后,发现极低的剂量仍然会导致肝肾毒性及DNA损伤。
4食品检测中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
4.1电化学检测技术
与其他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相比,电化学检测技术更加稳定、迅速、灵敏、准确,应用价值更高。需要注意的是,电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需要检测人员正确的选择电极与电位,并对溶液中物质的浓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另外,检测人员需要正确的选择并使用传感器,确保食品中农药残留成分被准确的检测出来。
4.2生物分析技术
与其他仪器分析技术相比,生物分析技术更加具有识别功能,具有检测效率高的优势。在具体应用中,主要通过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利用PCR技术能对隐藏的残留物质进行检测,如奶粉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食源性病原菌等;酶联免疫吸附法属于免疫性技术,具体是酶与抗体或抗原融合,通过结合物的特性进行检测,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高,精准度高的特点,同时携带方便,应用范畴比较广泛,主要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及农药残留物等方面,同时可对部分特定转基因物质进行检测。
4.3气相色谱技术
在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之前,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是一种有效减轻农药残留危害的方式。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仅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更要实现快速、多品类的检测。现阶段气相色谱技术是我国市场上最为常见的检测技术之一,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一般依靠SIM模式实现农药的检测。该技术可以通过对特征离子与离子之间的比例分析来确定是否存在农药残留情况,且准确度较高,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使用。
4.4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在农药残留物质的快速检测过程中,主要检测食品中的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将分光光度计原理与酶抑制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基于光度计颜色的深度计算抑制率[6]。在运用酶抑制法进行农残物检测时,待测样品中碳水化合物及水分不会对农残物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酶抑制检测法的检出极限为0.30~3.50mg·kg-1,农药残留的最大剂量在这个检出范围内,因此,使用该方法进行农残物检测较为科学合理。
结束语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日益加快,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提升食品检测质量,保证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显智.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检测相关技术探讨[J].检验检疫学刊,2019,29(02):122-123.
[2]彭毅.气相色谱技术在粮油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02):51-53.
[3]李淑泉.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9(02):12-13.
[4]宁振鑫.刍议食品检测分析中仪器分析法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9(03):106.
[5]刘丽丽,刘巍.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0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