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淡水养殖动物主要致病性水霉菌病原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5期   作者:王冬月
[导读] 淡水动物常发水霉病
        摘要:淡水动物常发水霉病,主要是由于淡水动物在拉网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强烈的相互摩擦或械性损伤,以及在孵化过程中出现坏卵,死卵等情况而受到水霉菌的入侵而导致病症。淡水动物体表或卵上受到水霉菌侵袭后,滋生出大量棉絮状菌丝,将会大大降低淡水动物的生命免疫力,出现异常性游动以及食欲的减退,并且在孵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坏卵和死卵造成低孵化率极低的现场,严重危害着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淡水养殖动物;致病性水霉菌;病原;防治  
        水霉病是我国淡水养殖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水霉病会造成全世界范围内水产养殖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水霉病多发生在受损伤的鱼体表面,并可快速传播至健康鱼中。水霉孢子浓度是水霉病暴发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快速、特异、准确的的水霉孢子定量检测方法是及时预警水霉病暴发、减少经济损失的关键。水霉病最主要的病原是水霉科的水霉和绵霉两个属,大多数水霉菌营腐生生活。水霉菌适应温度范围广(5~26℃),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发病时期为早春、晚秋两个季节;该病分布范围亦很广,对宿主无严格的选择性,除鱼卵外,鱼类水霉病均非原发性疾病,而是继发性疾病。当鱼类皮肤或鳃受到机械损伤及其他病原体的伤害时,水霉孢子在伤口处侵染、萌发。在水产养殖中真菌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仅次于细菌性疾病,且真菌性疾病一般难以治愈,每年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真菌性疾病中危害最大的是水霉病。
        一、概述
        水霉病是淡水养殖鱼、甲壳、两栖类动物最常见的卵菌性疾病。全年都可发生,尤其是在初春和晚冬,水温低时最容易引起水霉病大暴发。随后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成为危害淡水水产养殖的重要疾病,尤其在淡水养殖孵化过程危害严重,已成为影响全世界淡水养殖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水霉病也叫肤霉病或白毛病。目前已发现的致病性水霉菌种已有多种,但是对养殖鱼类危害较大的常见种类不多,主要有多子水霉、同丝水霉、异枝水霉、寄生水霉、澳大利亚水霉和绵霉等。水霉菌可以感染几乎所有的淡水养殖鱼类[1],常感染鱼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一般来说,水霉病发生主要由于水霉孢子大量存在、鱼体表受伤或免疫力下降和温度骤变等因素共同造成的。水霉菌一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以游动孢子形式迅速扩散。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一般受伤的鱼或死卵容易被感染,而一些免疫力低下没有明显伤口的鱼也有可能感染,且在尸体上水霉菌繁殖特别快,所以一般出现水霉病,要及时清除病死鱼。由于水霉菌适应力强,水霉病常年发生,尤其在冬春两季,水温频繁骤变、鱼体免疫力低下、水霉孢子大量增殖造成水霉病暴发频繁,水霉病在我国主要在12 月至次年 4 月暴发频繁。
        二、淡水养殖动物主要致病性水霉菌病原
        引起淡水养殖动物产生水霉病的病原是水霉菌,该生物分布较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真菌,生长于世界各淡水水域中。水霉菌隶属于水霉科、水霉目、卵霉纲。在自然界中水霉菌的属种类很多,不过不是每一种水霉菌都对淡水动物能够造成危害,具有破坏性的种类并不多。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能够对淡水动物产生致病性的水霉菌种类主要有同丝水霉、多子水霉、寄生水霉和异丝水霉。其中多子水霉和寄生水霉是我国主要的致病性水霉病原,而且,水霉菌具有广泛的寄主谱,对宿主没有选择性,同一种致病性水霉菌对鱼体和鱼卵均有致病性。水霉病主要是养殖动物体受到体表损伤发生水霉菌的感染,导致其免疫力下降以及水温骤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病症。例如,在进行选别、排污以及拉网等各种活动时,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淡水养殖动物的体表受到损害,价值温度骤变,从而引起养殖动物出现冻伤,以及水质的恶化、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养殖动物免疫力下降等状况都会产生水霉菌的感染。

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水霉菌会在淡水养殖动物免疫力下降以及体表损伤等不利情况下寄生在其伤口处,通过吸收伤口的营养成分发育繁殖,在此过程中其菌丝将会逐渐侵入到水产动物的肌肉以及真皮等组织内,引起机体组织坏死,诱发淡水养殖动物水霉病,严重威胁着生物机体的健康和生命。然 而,淡水养殖动物在感染水霉菌感初期,用肉眼是难以辨别出明显的病症。当肉眼可发现棉絮状白色或黄色菌丝时,水霉菌已经在伤口处得到了大量的繁殖,并侵入到真皮组织内,这时生物体已收到其严重侵蚀,很难恢复其健康。而且,在内菌丝的作用下,致病体分泌出大量的蛋白分解酶,对养殖动物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进行分解以此供养自身的生长繁殖,因而在水霉菌感染过程中,可发现淡水养殖动物体表会分泌出大量的粘液,出现游动异常、焦躁不安极少摄食以及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溃疡,最终因免疫力下降而继发细菌性和感染寄生虫性疾病而导致其死亡。水霉菌以孢子方式传播,在淡水养殖体中存在较为广泛,其适应性极强,在各种复杂的养殖水体环境下都可存货。水霉菌在水温6℃-31℃以及,pH值4-12的水域环境下均能生长繁殖,并且在pH值6-9以及水温25℃-30℃的条件下生长繁殖最为适宜。因此,水霉菌几乎在整个淡水生物养殖过程中都能够得到生长繁殖,只是在生长繁殖的速度上所有不同,因此,水质问题也是其致病性病原之一,但并起到决定性作用。淡水动物在健康状态下是不宜受到水霉菌的侵袭,在该状况下淡水动物免疫力较高能够对其进行抵制,但是一旦受到体表的损伤就容易造成病原体的入侵,而且病原体可通过伤口吸取动物体内营养,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发生并发症,导致其受到机体的损害甚至是生命受到威胁。因 此,养殖动物体表损伤与水温骤变、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对水霉病的诱发极为重要。尤其在冬春两季,水温骤变频繁,拉网、冰冻等造成养殖动物损伤的几率高,养殖动物免疫力也相对低下,因而水霉病容易高发。除此之外,通常意义上来讲,水霉病是一种慢性病,对淡水养殖不会造成大批生物的大批死亡,健康的养殖水产动物也不会轻易受到感染,但一旦养殖动物患病却不易恢复。
        三、淡水养殖动物水霉病防治
        1、药物性治疗。化学药物对水质及动物体本身具有一定的伤害,因此,可选用高浓度食盐以及中草药制剂对其进行防治。在食盐防治上,具体可在:每立方米养殖水体中使用30kg~50kg食盐进行五分钟到十分钟的浸浴,严重的可进行两到三次连续浸浴。中草药防治,可选用对水霉菌具有良好杀菌效果的黄连、川楝子、乌梅进行防治。具体操作上可在每立方米养殖水体上连续使用4kg乌梅(或黄莲、川楝子)的煎煮液,对其进行25分钟到半小时的浸浴三到四天[2]。
        2、物理性防治。尽量规范拉网、选别等捕捞操作,避免对养殖动物造成体表产生机械性损伤;在冬季气温较低是,应适当强化对淡水养殖生物的优质饲养,加强动物的营养涉猎,增强其对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加其抗病免疫能力,促使生命体健康、安全;每年冬季前做好充分的预寒防冻措施,增加水深,防止水温骤变;而且要进合理孵化,适当孵化密度,防止堆积拥挤造成机体受损。
        多子水霉和寄生水霉是我国淡水养殖动物的主要致病性水霉菌病原体,水霉菌发病的主要病原是由于生物体表面损伤所致,因 此,应加强对水产动物的捕捞和运输操作,控制池内生物数量,避免拥挤摩擦受到机械性的伤害,减少水霉菌对生物体的侵袭,以保证淡水养殖动物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书俊,杨先乐,李聃. 施氏鲟水霉病病原的初步研究[J]. 中国水产科学,2019,16( 1) .
        [2]夏文伟,曹海鹏,王浩. 彭泽鲫卵源致病性水霉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 微生物学通报,2017,38( 1) .
        [3]李爱华,聂品,卢全章.花鲈水霉病及其病原的初步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19,23( 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