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应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李腾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李腾
[导读] 摘要:风能是一种新兴可再生能源,相比其他能源具有更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已在全球范围能规模化应用,截止2017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接近达5亿千瓦,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风力发电的发展行列。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河北秦皇岛  063000)
        摘要:风能是一种新兴可再生能源,相比其他能源具有更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已在全球范围能规模化应用,截止2017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接近达5亿千瓦,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风力发电的发展行列。2008年,国家财政部提出将对风力发电开发商给予直接的现金补贴,同时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税务总局等部门也先后出台了各项风力发电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动了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发展,风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之一。但是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所以有必要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削弱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风力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1风力发电现状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且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我国离地10m高的风能储量约有32.26亿kW,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风能约2.53亿,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满足我国对能源动力的需求;此外,我国高于10m的风能存储量约比10m存储量多一倍,因此,风力发电是我国需要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在多地建设了风力发电场,其工程总面积已达18km2之多,这些发电场占用了我国大量的土地资源,包括林地面积、耕地面积以及荒地面积,对这些土地资源的永久占用,造成土地功能发生转变,水土流失等各种自然破坏现象也时有发生,威胁了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当前我国风力发电工程建设中暴露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改善,进一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2风力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现状
        2.1项目施工的环境影响
        风电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带来多方面的污染,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这些都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不良影响。(1)空气污染。施工材料运输会产生灰尘、暴土,作业车辆启动与运行中会出现大量的油气。(2)噪音污染。风电项目施工过程中难免产生来自于施工设备、作业车辆等的噪音,特别是施工机械将持续产生高分贝的噪音。(3)废水污染。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一般为机械清洗污水与生活污水,以及泥浆调配废水、混凝土养护等带来的废水,其中隔油池中的油渍需要特殊处理,其他的废水经过沉淀可以再利用。(4)固体废弃物污染。风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必然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和垃圾,需要特殊处理,一旦遭受雨水冲刷将对附近环境带来不良影响。(5)生态威胁。陆上风电施工中必然要占用耕地或其他公共用地来安装一些设备和装置,同时,架设线路施工也有大量人类活动,对此可能影响到附近的农田、耕地安全,会破坏地表绿色植被,威胁生态系统。此外,施工中所产生的废物以及垃圾等会影响自然景观的破坏,当绿色植被被破坏时意味着鸟类的栖息地也会受到影响,施工的噪音与强光等会对鸟类的生存与栖息带来威胁,进一步破坏了生态平衡。
        2.2项目运行的环境影响
        (1)废气:运营期废气主要为餐厅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2.0mg/m3排放浓度限值要求。(2)废水:升压站值守员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附近村民拉走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3)噪声:主要为风电机组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治理措施:选用低噪声风电机组设备,采用隔音防振型电机、减速叶片和阻尼材料减振隔声等控制风电机噪声,并做好维护,保持设备良好运转。(4)固废:升压站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至垃圾中转站处理。升压站内变压器突发事故与检修时产生的维修垃圾,属于危险固废,暂存于项目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5)光影:光影投射在居民区内,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干扰和影响,可能使人感觉不适。项目区域要与环境敏感区保持适当的防护距离。(6)生态:运营期对植物的影响;运营期对鸟类和其他动物的影响;对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对区域景观的影响;项目建设对区域生物量方面的影响;项目施工活动对评价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为预防和治理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要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使工程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运行安全,使扰动的地表得到及时恢复。
        3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应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3.1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1)植被保护措施。规划风电场的前期,应对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现场踏勘调查,总结项目生态环境特点,从规划阶段做到合理布局并优化工程选址。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让植被区,对于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当地树种,确保树种的成活率。(2)鸟类保护措施。项目建设应从规划选址开始尽量避开鸟类集中迁徙通道,对已建成处于鸟类通道的风电场,需根据鸟类迁徙的特点,适时关闭通道周边风机以减少对鸟类的影响。此外,还需对风电场区的鸟类进行长期的观测,最大程度地将风电建设对鸟类的影响降到最低。(3)水土流失保护措施。风电建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扰动土壤,因此,应将施工开挖的表层土壤充分用于施工区的迹地恢复。施工期,风机建设平台、线路工程区、升压站、道路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都会对建设区地表造成破坏,永久占地将使该类型土地功能改变,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通过植被恢复措施可有效降低其造成的影响。风电建设应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应避免在雨季施工,这样可明显降低风电建设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3.2施工期进行严格的污染控制
        科学施工,统筹安排,合理安排施工期和施工时间,优化施工方案,缩短临时占地时间,将有助于降低工程对动植物的影响。风电场的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主要以施工期为主,风电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根据不同的分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分别加以实施。风电场场址以绿化为主,同时考虑与工程措施的协调,水土保持措施要围绕风电场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保护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施工临时防护措施和植物措施3个方面予以考虑。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扰动土地面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尽可能恢复因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破坏的林草植被,恢复土地生长力。对开挖、排弃、堆垫等场地进行防护、整治,并采取必要的护坡、截排水措施,防止在强降雨或大风天气下发生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以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施工结束后辅以人工措施,立即进行生态恢复治理,使植被短期内得到恢复和增加。
        3.3强化风力发电建设项目的日常监管工作
        规划编制单位应编制全省风电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风力发电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环评的要求进行选址和建设,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工作,严格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风力发电项目的日常监管,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因环评文件编制不实、环评结论不正确造成生态破坏的,严格依法追究相关单位的法律责任;严肃查处不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严重的风力发电项目单位。
        4结束语
        对风能的开发应用不但可以降低我国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而且可以加快我国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进程。为了降低风电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要对选址现场认真调查,根据现场条件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从源头控制污染范围及程度;在建设中,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建设,尽量降低对周围植被及生物的影响;在风电项目的运行期,提高风电项目日常管理水平,将其造成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白芝兵,任改.海上风电场项目水土流失分区及防治特点浅析[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8,30(1):38-41.
        [2]陈志强.风力发电项目环评中的生态环境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7(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