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现状初探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5期   作者:麻耀君
[导读]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摘要: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一个自古至今的农业大国绵延至今。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哺育华夏儿女生生不息,它不仅满足了基本的温饱,更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农产品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的今天,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安全控制愈发的受人们的重视。本位通过对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现状的初步探讨,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希望推动农产品安全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检测 安全控制现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农业受到更广泛人民的重视。随着农村生产技术的科技化和现代化,农产品开始呈现大批量生产的态势,随之而来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也成为政府、人民、乡村共同关注的问题。一个完善的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对检验农产品是否达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在进步,老百姓对于生活的质量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追求。不仅要吃得好,更要吃的安心、吃的放心、吃的健康。面粉、大米、小米,这些顿顿都出现在国民饭桌上的食品,只有得到安全保障,才会让人民生活过的舒心、放心。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国民安全健康造成危害。下面两个表格分别是农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批次合格率和农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企业占比。
       
        基于以上两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近些年我国质检批次合格率始终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没有跨越式的进步和提升。另外我国质检不合格的企业占比始终没有明显的下降,可见我国在农产品质检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不健全
        首先,在我国很多的基层地区,是没有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大多数农村的农产品生产链不存在监测的环节,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直接面向市场,没有一个质量检测的意识,没有在思想上提起重视。另外有些地方有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环节,但是没有专门的检测机构,检测标准也是企业来定。这样一来,农产品市场受到的监管力度十分薄弱。自己生产自己检测,检测结果可想而知。同时农产品生产到销售这一链条上,很多地方都是监测盲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只能靠销售人员自觉开展,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1.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未和国际接轨、标准不统一
        随着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意识才不断提升。因此我国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具有起步晚、发展慢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我国的检测标准和国际的检测标准产生了很大差距,也是因为这个差距,导致我国的某些农产品在面对出口时,不为外国人所接受,造成了一个出口瓶颈。在国内,很多人也是对国外的农产品产生偏爱。这一现状也不利于我国食品进出口的协调发展。
        1.3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不合理、技术匮乏
        随着食品安全的复杂性不断上升,对于检测技术的要求也不断升高。每天流入市场的食品成千上万,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目前很多监测机构的设备数量不足,或者仪器设备老化严重准确性差的特点,使食品安全检测成为一个难点,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1.4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不专业,不具备专业的素养
        目前我国同时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检测人员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深入的实操能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这些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的实战培训,大多从事管理工作,不利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对策分析
        2.1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创新管理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农村的发展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基于此农村发展也应该跟上现代化和科技化的脚步,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当中去。全面加强对农产品的审核,加大宣传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规范农产品的质检体系,追本溯源,保障农产品质量。
        2.2促进技术改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监测能力
        检测企业要制定合理的策略和措施,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加强监测机构的建设步伐,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有准确的质检结果,就要先有优良的质检环境和设施。
        2.3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政府加大投资
        有效利用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多方的质检机构,分散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压力,优化资源配置。在多方的配合协作之下,形成一个高效、权威的质检体系。针对很多地方因资金不足而不开展农产品质检的情况,政府要因地制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质检工作的宣传,促进地方质检工作的开展,这一措施有效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利国利民。
        2.4组织专业培训,加强人才培养
        检测队伍的专业能力不强、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会使检测过程和结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培训,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核心队伍,有对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的能力,还可以对其余工作进行指导和辅助。其次要有专门的监管队伍,督促质检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检测人员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农产品安全质量得以保证,更为社会培养创造了更多的有用人才,有利于更好的服务社会。
         三、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问题。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导致人们不敢大胆吃、放开吃,反而是对饭桌上的食品增加了很多担忧。一套完善的、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有利于为人们的食物提供一份保障,对人们的餐桌添上一份安心。正是因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更要把监测体系推广到更大的范围、监测能力提高到更高水平。这不仅让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保障农产品安全,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杨亚玲,王忠.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现状初探[J].农家参谋,2020(08):18.
        [2]刘柳.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现状分析与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8(30):111.
        [3]潘娟.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现状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27):114+116.
        [4]金宇东,徐为民.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现状分析与研究[J].当代经济,2017(29):28-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