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时庄街道办事处 山东曲阜 273160)
摘要:立足新时期,为帮助农民增收,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应关注对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从而,调整农民的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区域规模化与机械化及助力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展开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对策探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1、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1简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产业发展关系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便是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这其中,置于首位的就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道路,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石。生态宜居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农村产业发展不能走过去以环境代价谋取经济发展的老路,秉持绿色发展观,在保护生态大前提下促进产业发展、使乡村面貌换新颜。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又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效果作了要求,农村产业发展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间统筹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既要关注生产发展,又要重视生产效率。由此可见,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便需积极推进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1.2浅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调整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产业发展指明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此后,返乡创业为农村产业调整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支撑,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而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应看到农村产业调整所面临的困境——首先,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差。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供电、供水等问题依然是农村产业调整面临的难题。虽然农村现在公路网的建设比较完善,供水供电网络也比较完善,但这些基础设施的设计标准较低,仅能够满足村民日常生活。公路修建规格不高、供水供电不稳定,难以满足产业发展所需。农村产业发展起点低,农民收入微薄,农村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相对稀缺。其次,部分农村产业的底子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收入有限,即使有些农村农民收入高也是由于外出务工赚取的“外汇”。农村人才缺乏,很多年轻人念到初中、高中便外出打工,造成农村既没有青壮劳力,也缺乏自有科研人员。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带来的是缺乏适应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一方面农民对市场的认识大多数还停留比较粗浅的认识,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缺乏科学管理,农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也弱。最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农产品的生产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往往存在某一地域内某一些产品的供应超过需求,而另外一些产品的供应不足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农村产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农村生产要素的缺乏导致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发展受限。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对策
2.1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每一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根据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做出全面统筹规划。农业产业发展,尤其是在气候环境类似的一个区域内,假若未做好规划,最容易造成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同时存在的情况。通过做好统筹规划,最大化挖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2]”就是已经得到实践证明的例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当地实际,构建出层次清晰、结构齐全的农村产业链条。注重农林牧副相结合,注重研发、生产、销售相结合,以便走出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2.2加大投入,盘活生产
农业生产需要资金、人才等要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下几个文件就可以轻易解决的,要切实解决农村生产要素的引入和流动问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刺激生产要素如资金、人才等的流入,同时要盘活农村固有的土地等生产要素。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一方面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刺激资金要素流入农村,另一方面,放开农村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要素,都获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应该继续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鼓励农村产业向更加集约的生产方式进步,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农村产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鼓励农村不断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既要利用好耕地资源,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保护耕地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又要开发利用更重荒山荒坡等各种土地资源,发展经济林、旅游等,向土地要效益。
2.3关注科研,提高质量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重视农业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应加大种业科研,过去农业生产靠天时,农村因为天气原因造成颗粒无收的现象常见,通过优良品种的培育,农产品可以具备耐寒、耐旱、耐涝、耐病虫害、不倒伏等特性,保证产量,也可以通过良种培育提高品质,如口感、品相及营养价值等。其次,加强肥业科研,土地肥力的保持和农产品的高质量高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要实现高质高产的可持续性就必须加强肥业科研,研发更多更好的肥料,保证土地肥力[3]。最后,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科研,土地流转带来的必然是生产标准化与规模化,对于农业生产机械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只有促进农业生产机械,才能提升生产效率、帮助农民增收、形成农业产业规划。要摒弃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片区化、低效率的人工生产、作业方式,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向规模要效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只有在农业生产发展到向规模要效益的时候,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2.4培育人才,促进发展
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健、扎实推进,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帮助村民增收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此,一方面应重视对自有人才的培育,加强专业化培训与学习,助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应重视对高新、专业人才的引入,通过政策支持、提升待遇,在农业生产、农业科研等方面引入高端人才,使其在祖国的农村沃土上大展拳脚,给予优秀人才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其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村。
此外,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实现对口人才的培养。既有助于培育教育、专业技能(农业、水利、机械等)型人才,也将使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并且,还应加强与当地龙头、知名企业的工作协同,适当的拉长农业产业链,构建集采摘、观光、旅游、特产、种植、销售、加工及仓储运输等于一体的特色化农业产业模式,使电商、物流等新业态、新行业、新经济等在广袤的农村土壤中生根发芽、大放异彩。最重要的是,应同步促进教育事业的跟进,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村民文化素质提高,使其不仅更加关注子女教育问题,并且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学习种植、嫁接、机械维修等知识,并实现对烹饪、园艺、电工、手工艺品等不同领域的个性化学习,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夯实人才基础。
3、结语
总之,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应重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切实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从而,在激发农业发展潜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基础上,缩减城乡差距、促进村民的安居乐业,使新时代农民充分感受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使其勤劳致富,具有强烈的满足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廖红伟,迟也迪.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性金融支持[J].理论学刊,2020(12):15.
[2]路通,杜若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基于济宁市农业“新六产”发展机制视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5):20.
[3]张胜男.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区域治理,2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