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制思维助推企业管理提升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谢佳星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秉持依法治国的理念,企业在经营管理下也应该融合法制思维,全面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鸭溪发电有限公司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0)
        摘要:目前,我国秉持依法治国的理念,企业在经营管理下也应该融合法制思维,全面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对法治思维下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依法治企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法治思维下企业管理提升对策。
        关键词:法治思维;依法治企;企业管理;管理问题
        引言
        法治思维就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标准,在企业中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在当前社会的经济思维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多样多变,其中免不了各种经济利益的冲突,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张力、化解各种矛盾冲突,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将法治思维有效的运用在企业管理中,以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进度,维护稳定的企业道路。
        1依法治企的必要性
        我们首先要明确依法治企工作的紧迫性和迫切性。从大局上讲依法治国是国家的上层建筑,是治国方略。从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一系列文件,集中整治突出问题,从严从快惩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反腐力度、强度和成效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对依法治国、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实现对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新形势下的今天,国有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家法律,更要严格遵循自身制定的企业制度,这既是国企基业长青的需要,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从企业自身发展上来讲,诚信也是生产力。“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不稳,国家无信不强”。打造诚信企业不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国家对企业的根本要求所在。从企业形象上来讲国家电网公司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注定要受到社会的关注,政府的监管,百姓的关切。如果发生违法违规事件,就有可能会被不断放大,特别是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哪怕是管理中存在的个性、特例问题,解决不好也会被叠加、渲染、放大,甚至推动成为社会公共事件,给企业形象和发展带来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所以说风险防控、危机处置意识、舆情把控能力在当下极端重要。
        2依法治企面临的问题分析
        2.1法治工作体系还不够健全
        健全法治工作体系的意义在于通过有效开展法治工作为企业顺利开展生产经营、做优做大做强保驾护航。目前,部分中国企业仍然存在内部管理权责不清,机制体制建设速度与公司发展速度不匹配等情况。法治建设工作缺少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保障,法律管理制度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没有认真落实,法律工作机构组成人员要么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临时拼凑而来,要么由没有法律教育背景或法律从业背景的人员兼任,真正落实法治建设工作的人员极度缺乏,导致法治建设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2重业务轻廉政建设
        一些企业对依法治企的认识不足或存在偏差。他们认为生产经营和绩效考核是“硬指标”,廉政建设是“软任务”。少数主管“一岗双责”意识不强,“重业务”“轻廉政”倾向较为明显。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实行严格的程序及流程管控,加大了廉政风险。
        2.3法律与业务结合还不够紧密
        法治建设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落实不够彻底,法律工作人员缺乏或者履职能力不足等都会导致法律与业务的融合度不够。很多中国企业的法律工作仅停留在事前合同审核与事后法律纠纷处置层面,很少能参与到企业重要决策、重大项目及日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部分中国企业法律审核的环节也没有按照要求嵌入相应的工作流程,导致企业领导层无法做到依法决策,法律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和识别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只有坚持将法治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各业务流程中,实现法律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方能发挥法律的专业服务效果。


        3以法制思维助推企业管理提升的有效对策
        3.1提高企业人员的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的落实能够不断提升管理阶层和员工个人的法治意识。在企业管理中,需要重视法治思维观念的实际价值和运用,长期自觉的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从具体的事情做起,才能养成守法的习惯。因此,需要企业领导首先要有强烈的法治意识,从高层推动法治,才能带动其他员工具有法律意识,增加其法治观念。在处理问题时考虑事情的合法性,并且使用法律为去也创收增效,维护企业的集体利益。在这样良好的企业环境中才能有效提高和增强法治观念。
        3.2实施建章立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企业规章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的延伸,能够有效地规范企业运作和员工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实行法治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企业应该不断健全完善公司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将公司各个环节纳入法治化管理体系,制定“三重一大”工作制度,明确了“三重一大”事项坚持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做到决策的民主科学、合法合规。同时,通过颁布《法治建设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对各子公司建章立制、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等法治建设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考核,促进各子公司建立规范、完整的制度体系,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3.3做好业务合规预警和报告
        一是防范落实安全环保政策、工程建设合规性文件办理等方面的违规风险;二是做好工程建设造价管理,防范设计变更与签证项目、工程预结算方面的依法合规风险;三是加强合同签署及履行管控,及时处理合同执行中的争议,协商采取补救措施化解合同履行风险;四是做好基于物联网等大数据和网络安全的保护,防范信息泄露导致的监管处罚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加强合规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对典型性、普遍性和可能产生较为严重后果的风险,专业部门要及时通报牵头部门,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布预警。如发生(发现)较大合规风险,合规管理牵头部门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向合规负责人报告。
        3.4进一步加强法律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企业法治建设工作不仅要强化对企业合同、规章制度、重要决策和授权委托的审核,还要鼓励和引导法律工作人员通过尽职调查、合同谈判、合同签约、合同履行检查等方式深度参与企业投资融资、改制重组、对外担保、产权流转、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业务,通过参与内部审批、执行等关键环节管理等方式,强化法律工作人员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相关业务的监督。
        3.5法德兼举,加强法律规章制度学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企业治理同样适用,不仅要依制度治企,更要注重与理念治企相结合。针对员工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不强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开展法规制度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常态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法规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打牢依法办事的思想基础。我们要把学习法律法规、规程制度作为长期必须坚持的工作,持之以恒的推动法治教育。同时,组织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案件进行讨论研究,让职工本着对自己、对家庭、对企业负责的态度,算好“四笔账”,即政治账、荣誉账、家庭账和经济账。通过自我约束珍惜职业机会,自觉维护企业的整体形象,真正做到自觉、自醒、自励,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法纪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中运用法治思维,能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在法律的有效范围内,正确的处理好企业中的难题,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规范企业发展行为,促进企业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化解,将企业的管理行为更加合法化,避免了违法经营生产的法律后果,保障企业能够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全.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努力提升铁路依法治企水平[N].人民铁道,2019-11-26(002).
        [2]姜贝贝.电网企业依法治企的重点定位及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0):22-23.
        [3]丁艳红.法治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前沿,2014(Z4):11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