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转型期,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合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在转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改变,通过实践证明,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了,希望为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企业迫切需要能在工程现场生产、施工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技能型工程人才,而此类人才的短缺、工程能力培养的欠缺,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以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为引领,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石,重新梳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素与关键技能,对接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工程教育过程层层递进螺旋提升,从而真正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 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代表构思(c。ne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eParte),这种教育模式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这正好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
2基于工程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以 CDIO 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融合“教学做”优点,确定CDIO 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培养大批具有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及应用人才。
2.1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使学生学以致用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项目设计为导向,将项目设计与相关课程进行有机联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直接体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全过程,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从而激发更大的兴趣,投入更多精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2以不同级别的项目,激发学生的挑战能力
设立综合性的集成项目,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参加,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同时,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成就感更大,从而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具备更强的实际能力。
2.3积极开展竞赛活动
学生参加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进而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2.4 实施学生创新社团训练计划
学生自己寻找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立项的项目提供资助,开放实验室提供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学生自己完成项目,充分锻炼自己的工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他们的创新愿望。
3基于工程理念改课程,围绕实践教学建体系
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省首批品牌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方法和结果等方面积极探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三个维度要求与 CDIO 工程教学高度一致,因此项目以该专业为实施研究对象,树立 CDIO 工程教育“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新理念,对现有电子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项目为抓手,以岗位能力为载体,通过专业理论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设计工程实训项目,开展技术技能实践,让学生真正“做中学”,使学生把学科知识与真实产品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今后从事工作的专业技术知识、实践能力、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团队工作和交流能力等。为使学生工程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将原有课程体系模式和架构进行再次重构,将工程教育与原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组合对接,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模型。
4围绕CDIO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4.1专业课程的优化
将传统的电子信息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结合电类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等内容,形成新的学科体系,以突出工科应用技术为重点。传统的专业课程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工程类的课程很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脱轨,根据CDIO优化后的专业课程以工程类课程为主,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
4.2教学方式的转变
依托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研究所+实训基地+竞赛机制”办学特色,借助雄厚的安徽三联科研平台—安徽三联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联交通事故预防研究所、“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几十家企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学生分阶段、分年级提前进人工程实训,使理论学习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中直接消化;从应用型本科教学特点出发,将《matlab》、《嵌人式ARM》、《DsP》、《数字图像处理》等一批核心课程逐步采用PBL、案例型、课题型、科研型的教学模式。
4.3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大
学生从大一刚人学时就开设了工程类的课程《电子信息工程导论》,在大二时有1个月的了解企业文化和研究所的实训过程,大二下学期和大三开始就有一批学生加人到电子设计大赛的行列,到大四有4个月的研究所研究和企业项目训练过程,这就构建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现代卓越人才的培养。当然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深人到企业和研究所,信息通信技术系先后建立了11个专业实验室,有传感器检测技术、数字通信原理、EDA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PLC技术、自动控制原理、DSP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机控制与电力电子、电工电子实训室,并制定了完备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一系列管理实施细则,有效保障了对学生开放,对学生开展创新性实习实训与毕业设计提供便利条件,促进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良好的试验条件,专业的试验项目,健全的管理制度,既能够满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也能让学生为到企业和研究所实训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CDIO理念在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了试点,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每年有100多名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训,有20多名学生参与研究所项目的研发,有20多名学生参与各类电子心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过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电子信息工程毕业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普遍较高,工作中能够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高,工作效率高和工作业绩突出;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强,吃苦性强、学以致用、勇于开拓创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较强。
参考文献:
[1]CDIO模式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的教学探讨[J]. 廖小芳.??科技视界.?2017(12)
[2]基于CDIO的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蔡小庆,云彩霞.??科技创新导报.?2018(07)
[3]CDIO理念下课程资源整合的改革与探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例分析[J]. 徐伟业,耿苏燕,周正,周珩.??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12)
[4]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 赵龙.??中国电子教育.?2018(01)
[5]CD 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多维评价方式的探索及研究[J]. 李立早,季秀霞.??教育教学论坛.?2019(50)
[6]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J]. 梁俊强,夏宏.??中国建设教育.?2005(03)
[7]中高职工程教育特征及衔接模式研究[J]. 付瑾.??学园.?2018(06)
[8]以工程教育为主线的高职专科衔接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机制研究[J]. 李智超.??现代职业教育.?2016(22)
课题:2020年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课题
编号:2020CSLKT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