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陈誉绅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3期   作者:陈誉绅 杨婷
[导读] 为确保国内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摘要:为确保国内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梳理国内外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发展进程以及近况,阐明国内外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技术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市场发展情况,进一步阐明其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作为装备体系的核心部分,要求研究人员应该重点针对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运行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加强,国内仪表仪器工业已经初步形成以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原有技术基础上,通过不断深化与推进自动化仪器仪表设备的高效发展,确保我国仪表仪器工业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技术不足以及发展不足的问题,需要全体人员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加强,扎实推进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国内外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近况
1.1 行业技术发展近况
        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需求来看,仪器仪表行业在整个市场需求当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通信、市场与广播电视市场等方面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行业需求的推动作用下,国内外针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全方位部署与规划,要求相关生产企业应该充分顾虑当前市场实际需求,创新与优化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内容,扎实推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来看,以数字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技术为主的新兴技术,逐渐成为仪器仪表行业广泛应用的核心技术。可以说,上述技术水平往往会对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进程产生莫大影响。结合国内外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先进国家在上述技术的应用方面表现较为成熟,而我国在仪器仪表制造过程期间,虽已全面应用上述技术内容,但是在应用效果方面尚未达到先进国家技术要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1.2 国内行业市场发展近况
    总体来看,国内数字化产品制造发展过程仍旧受到技术能力的限制而存在较多难题。但是从宏观发展角度上来看,国内数字化产品制造发展过程仍旧可以视为自主解决阶段,且在精度校准、仪表表盘等研究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突破。且从整体发展情况上来看,国内仪器仪表制造水平与国际仪表行业发展差距逐渐缩短,且在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推动作用下,我国仪器仪表市场将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因此可以说,在旺盛市场需求的驱动作用下,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将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我国数字化产品制造发展进程[2]。
2 国内外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技术差距分析
        以下是本人结合相关经验,针对国内外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技术差距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供参考。


2.1 创新能力
    从实际角度上来看,创新能力水平始终是国内外产业发展存在差距问题的主要因素。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市场预估能力比较强,在针对市场多样化需求方面,会确立不同的创新发展规划。以仪器仪表行业发展为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精细化发展与先进发展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至少相差10多年的发展经验。虽然从整体发展情况上来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创新型仪表仪器发展体系当中,但是在核心工艺技术的掌握力度与应用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因此存在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除此之外,国内仪器仪表在控制系统方面并未实现全方位数字化运行要求,整体自动化水平尚未达到一定高度。
2.2 产品化方面
        产品化作为衡量仪表自动化与控制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要求研究人员应该从产品可靠性与安全度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针对产品出厂前的产品质量检测与精度验证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判断自动化仪表的故障检测功能是否满足规范标准。根据大量实验证明,我国所生产的自动化仪表及其控制系统,在故障平均出现次数方面明显比先进国家高一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仪表自动化与控制系统在产品化指标方面尚未完全达到标准化水平,因此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3]。
3 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关于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问题,建议相关研究人员应该立足于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角度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重点针对自动化应用水平问题进行衡量与考虑。明确整个仪表产品的制作需求,针对电流电压、压力压强等因素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待明确基本要素之后,构建科学、合理的产品智能化目标。目的在于通过缓解仪表主机的运行压力,确保装置系统自动化运行效果得以达到预期。
        在此期间,建议研究人员可以适当植入PID模块,实现现场作业的自主调节过程,尽可能地在确保仪表产品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运行期间存在的误差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当前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问题,建议研究人员应该立足于国际化生产标准进行合理改进。重点从安全性能与稳定性能方面入手,通过多方面衡量与对比,明确国内自动化仪表及其控制系统国外先进技术存在的差别。必要时可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补缺,当前生产技术体系存在的不足,以期可以从根本上推动我国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高效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已然成为当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仅要满足企业工程标准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确保每一个产品可以在特定的技术标准中实现质的提升,确保其自身质量可以达到自动化使用要求。除此之外,相关生产企业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内容,不断补缺与优化当前生产体系存在的不足,力求可以从多个方面推动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群,张翔,谢素珍,李辉. 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04):12-16.
[2]陈锦,兰立民. 化工生产中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3(08):234.
[3]朱涛. 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J]. 科技视界,2016(16):288+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